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地核已經「泄露」了數十億年

地核已經「泄露」了數十億年

地核的物質通過導致火山爆發的活動而泄露到地幔中,同樣的活動促使了夏威夷群島的形成。圖片來源:EPA/BRUCE OMORI/PARADISE HELICOPTERS

地球磁場能夠阻止來自太空的高能粒子,從而保護地球,並使我們的星球變得適宜居住。這個磁場的來源,便是地核。

但地核是很難研究的,因為它的深度約為2900公里,這樣的深度導致無法直接進行調查。

然而,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了獲取地核信息的方法,並在近期發表在了《地球化學透視快報》上。

那裡很熱

地核是地球上最熱的地方,外核溫度超過5000℃。這必定會影響到上面覆蓋著的地幔,據估計,50%的火山熱量來自地核。

地球結構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VRVector

火山活動是地球的主要冷卻機制。火山活動能通過地幔柱與地核相關聯,由地幔柱將熱量從地核傳遞到地球表面。

然而,地核和地幔之間是否存在物理物質的交換,是數十年來一直爭論的話題。

該研究小組的發現表明,一些地核物質確實轉移到了這些地幔柱的底部,而在過去的25億年里,地核一直在泄漏這些物質。

他們通過觀察鎢元素同位素比例的微小變化(同位素基本上是同一種元素的不同版本,只是中子數不同),發現了這一點。

為了研究地核,研究小組需要在深地幔火山岩中尋找地核物質的化學示蹤劑。

地核有著非常獨特的化學成分,以鐵、鎳、鎢、鉑和金等元素為主,這些元素會溶解在鐵鎳合金中。因此,金屬合金元素是研究地核蹤跡的最好選擇。

尋找鎢同位素

鎢,化學符號為W,作為基本元素,它有74個質子。鎢有幾個同位素,包括 182W(108個質子)和184W(110個質子)。

鎢的這些同位素最有可能成為地核材料最具決定性的示蹤劑,因為地幔中182W/184W的含量要遠高於地核。

這是由於另一個元素鉿(Hf)在起作用,它不溶於鐵鎳合金,在地幔中富集,並且有一種已經滅絕的同位素——182Hf衰變到了182W。這使得地幔相對於地核中的鎢額外增加了182W。

但是,檢測鎢同位素變化所需的分析是極具挑戰性的,因為正在研究的是182W/184W百萬分之一的比例變化,而岩石中鎢濃度低至十億分之幾十。世界上只有不到五個實驗室能夠進行這種分析。

泄露的證據

研究表明,在地球生命周期內,地幔的 182W/184W比值有顯著變化,與現代地球的大多數岩石相比,古老時期岩石的 182W/184W要高得多。

地幔的 182W/184W變化表明,鎢從地核泄露到地幔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有趣的是,在地球最古老的火山岩中,地幔的鎢同位素沒有顯著變化。這表明,從43億到27億年前,很少或根本沒有物質從地核轉移到上地幔。

但在後來的25億年里,地幔的鎢同位素組成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研究人員推斷,大約26億年前,在太古宙末期,板塊構造的變化觸發了地幔中足夠大的對流,因此改變了所有現代岩石的鎢同位素。

為什麼會泄露?

如果地幔柱從地核-地幔邊界上升到地表,那麼由此推斷,地球表面的物質也必然下降到深地幔中。

俯衝作用(Subduction)是地球表面岩石下降到地幔的一個專有術語,它將地表富氧物質作為板塊構造的一個組成部分帶入深部地幔。

實驗表明,地核-地幔邊界處氧氣濃度的增加可能致使鎢從地核中分離出來,進入地幔。

另外,內核凝固也會增加外核的氧濃度。在這種情況下,新結果可以告訴我們一些關於地核演化的過程,包括地球磁場的起源。

圖像顯示了地核和地幔之間的鎢同位素比值的差異,以及地核是如何將物質泄漏到地幔柱中。圖片來源:Neil Bennett

地核最初是完全液態的金屬,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冷卻並部分凝固。磁場由內固體核心的自旋產生。內核結晶的時間是地球和行星科學中最難回答的問題之一。

該研究提供了一個示蹤劑,可用於研究地核-地幔層相互合作和地球內部動力學的變化,並可以增進我們對磁場產生方式和產生時間的理解。

蝌蚪五線譜編譯自cosmosmagazine,譯者 李彤馨,轉載須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只需和貓狗玩上10分鐘,就能減少你的壓力
水果到底該什麼時候吃?關於水果的8大真相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