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圖文詳解:國畫山水入門,山石的畫法

圖文詳解:國畫山水入門,山石的畫法

1.山石的結構及組合

山石的結構為一個不規則的立體形狀,有的山石渾然一體、有的山石層次 清晰,有堅硬、滄桑的視覺效果。山石的結構比較簡單,尤其是一塊山石,它 只包括塊面、外形以及質地幾個部分。山石的塊面一般不是十分規則的,有類似於圓形、有類似於多邊形等等諸多造型。山石的外形也各種各樣,有邊緣齊 整的、有邊緣毛刺的,總之,山石沒有一個固定的形狀和結構,山石的質地又 軟又硬,軟的甚至於用手能夠捏碎,硬的則用大鎚都不易破開。

2.山石的畫法

自古以來山石的畫法無非是勒,皴、擦、點、染。皴法是表現各種石質紋絡的主要手段;是中國畫特有的繪畫技巧和符號化的形式語言;它既具象,又抽象;它可以表現具象的山川地貌,畫家也可以通過它表現自己特有的審美取向和精神氣質;也是國畫區別其他畫種表現自然景觀的主要特徵之一。五代以前,在表現山石時已經出現了皴法,發展到宋代各種皴法日臻成熟,又經元、明、清不斷完善。

皴法大體可分為:披麻皴、斧劈皴、雲頭皴、雨點皴、米點皴、解鎖皴、牛毛皴、折帶皴、鬼臉皴、亂柴皴、梯田皴、石卵皴、骷髏皴、荷葉皴、磐頭皴等~~不同時期、不同畫派、不同畫家在運用以上繪畫技法時也各有特點,各有變化。有的先勾後皴;有的皴、擦、點、染一氣呵成。因此在學習各種技法時不能照本宣科一成不變,否則就會缺乏變化,呆板不生動。

披麻皴——是國畫山石的畫法之一,王維、董巨是其畫法的鼻祖,也是歷 代文人畫所常用的畫法。此法在表現江南丘陵山巒有其獨到之處,元代黃公望, 清代四王多用此法。其畫法要領:多用「中」「偏」鋒(筆含水份要少),行 筆時用筆肚走出飛白來,盡量做到空靈透氣,筆筆清晰,切忌粘黏。也有高手 用中峰畫出「毛」而空靈之感,如元四家的黃公望,他的披麻皴多用中鋒畫成, 難度甚大。

斧劈皴——是國畫山石的畫法之一,五代衛賢已初見苗端,成熟盛行於宋代。李成、李唐是其畫法的大師,南宋時期的馬遠、夏硅也是其畫法的傑出代表,明 代的唐寅又有所變化和發展。新中國成立後,此國畫山石的畫法又有所興盛。此 法之所以在北宋時期大為興盛,主要是因為, 統治者要求畫家著力表現國家的興 盛山川的秀麗。國畫山石的畫法斧劈皴法有利於表現北方大山大水的大國氣度, 比較應和北宋國情的需要,這一時期是我國繪畫史上最輝煌的篇章,國立畫院的 設立,院體畫風的興盛,畫家可以登堂入室,聲名顯赫,受朝廷俸祿,諸多力作多出於這一時期。

在這裡所介紹的國畫山石的畫法,它的表現方法為半寫意表現,半寫意一 般是指畫出的內容既有原物的大的形狀和結構,也有一些畫著主觀的因素在里 面,也就是說要經過畫著人為地處理,才能形成較好的視覺效果。

國畫山石的半寫意畫法具體步驟為:首先在動筆之前要準備好使用的工具、材料,在這裡 也就是要準備好毛筆、墨以及生宣紙等。其次在用具材料準備齊整的情況下開 始進行繪畫表現。繪畫表現具體為:先調好墨色(根據畫面要求是深是淺), 然後目測以及用手指在畫面上簡單的定一下山石所在的位置,在定好位置後開 始進行表現。在定好位置的基礎上開始進行繪畫,畫時先用毛筆的中鋒、拖筆、 半側鋒以及逆鋒勾畫出山石的外輪廓,然後再用短的中鋒線皴畫山石結構,最後用毛筆的側鋒擦出山石的厚重感。至此,一幅表現山石的畫面就已經完成。

轉自:中國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坑文化藝術 的精彩文章:

賞不遍,遼闊萬里的九州四海;品不夠,源遠流長的千古風韻
吃碗泡麵的功夫就火了!一個舉動,超800萬網友給他點贊

TAG:老坑文化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