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病害,有3種原因,要對症下藥,不可盲目治療
文/小精緻生活
蘭花生病了,別只會用「多菌靈」,有3種病因,要對症下藥
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基本都逃脫不掉「生、老、病、死」四個字,蘭花也不例外。如果說蘭花的退草屬於「老」的話,那麼蘭花的「腐草」則應該屬於「病」的範疇。有的朋友只要蘭花一生病,都是多菌靈伺候,這是不正確的。生病總要有個病因,而導致蘭花病害源頭主要有3種,需要分辨清楚,才能對症下藥。
1、真菌病害
平時咱們說的蘭花的共生菌主要就是說的真菌。而真菌又分為對蘭花有害的真菌和對蘭花有益的真菌。像大名鼎鼎的蘭花兩腐之一的「莖腐病」就是由一種名叫「尖孢鐮刀菌」的真菌引起,此外還有炭疽病、白絹病、黑腐病、疫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這些病害不但會導致蘭花死亡,同時還具有傳染性,稍不注意就會傳染給其它健康的蘭花。
這些對蘭花有害的真菌大部分都是「厭氧菌」,就是不喜歡氧氣的真菌,而那些對蘭花有益的真菌大部分都是好氧菌,所以我們平時需要注意給蘭花一個良好的通風環境,通風好了蘭株和植料的氧氣自然會增多,這樣就會抑制厭氧菌的滋生,同時幫助有益真菌產生,能在很大程度上預防真菌病害的發生。
一般蘭花在感染真菌病害之後,會出現蘭葉變色、潰瘍、腐爛、病斑、灰白色霉層等癥狀;真菌病害除了咱們開始說的「多菌靈」等廣譜殺真菌藥物之外,建議在切除發病部位後使用「惡霉靈」、「敵克松」等針對真菌的藥物按說明施用,但是並沒有什麼針對性的特效藥。
2、細菌病害
蘭花常見的細菌病害主要就是與莖腐病齊名的「軟腐病」,主要由歐式桿菌屬導致。細菌病害大都是急性病,一旦感染,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導致蘭株發病死亡。
這些細菌平時藏身於植料或者漂浮在空氣中,遇到濕熱等適宜的環境它們會變得活躍,可以通過潮濕的空氣或者飛濺的雨水傳播,蘭花身上任何細微的傷口都可能成為它們的突破口,從而進入蘭花體內大肆破壞導致病變。所以在給蘭花上盆之前最好把植料通過微波爐加熱來殺死這些細菌,平時盡量避免導致蘭花留下傷口,同時加強通風以避免空氣悶濕,這些都是預防蘭花發生細菌性病害的有效手段。
蘭花感染細菌病害之後,葉片會出現像開水燙過一樣的斑點,同時會伴隨滲液、發臭等腐爛癥狀;而文章開始提到的多菌靈對這類細菌病害是沒有作用的,建議在切除發病部位後使用農用鏈黴素、青黴素、氯黴素等殺細菌藥物按說明施用,同樣的這類細菌病害也沒有專殺的特效藥。
3、病毒病害
病毒導致的蘭花病害雖然比真菌病害和細菌病害較為少見,但是病毒更加難防難治,它比細菌還要小,蘭友們談之色變的「拜拉絲」也叫拉絲病就是病毒所致。
蘭花病毒可以遺傳,同時蟲子咬食過帶病的蘭苗之後再去咬食健康的蘭苗、或者在分株、修剪等操作過程中帶病蘭株傷口的病毒沾染到植料或工具,再用這些沾染病毒的植料給健康蘭株上盆或用帶病毒工具給健康植株修剪的時候,都有可能造成病毒的傳染。所以首先要盡量從根源上來預防,盡量不要種植帶有病毒的蘭苗,同時不管是植料還是工具等,在二次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消毒,以免防止交叉感染。
蘭花感染病毒後,一般會出現不規則斑駁黃化、枯死畸形等癥狀,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根治蘭花病毒病害的藥物及有效的方法,安全起見建議不要留存攜毒草,即便不舍留存,也一定要隔離。
以上是蘭花病害的3大原因,在蘭花不幸感染病害後,我們需要準確判斷病因,對症下藥,切不可胡亂治療,一定要知道多菌靈並不是萬能的,最重要的是要以預防為主。由於小精緻水平有限,文中難免有錯誤疏漏之處,還請前輩大神予以批評指正!


※多肉乾養長不大,濕養容易掛,弄懂這5條,心裡才有底
※養蘭花,古有「4戒」,今有「12字要領」,要靈活掌握
TAG:小精緻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