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希特勒全殲敦刻爾克的英軍,能否順利入侵英國?後果相當可怕

如果希特勒全殲敦刻爾克的英軍,能否順利入侵英國?後果相當可怕

1940年5月末,在法比邊境被德軍擊潰的「英國遠征軍」和部分法軍,被迫撤往法國西北部的小港口敦刻爾克,在戰場態勢上這支軍隊是完全絕望的,德國軍隊已經從西、南、東三個方向合圍了敦刻爾克,其裝甲部隊的前鋒距離這個港口僅10英里,近40萬英法聯軍似乎在劫難逃,面臨全軍覆滅的絕境。

二戰史上奇怪的一幕出現了,希特勒突然下達了裝甲部隊停止前進的命令,雖然三天後撤銷了這道命令,但英法軍隊利用這個寶貴的喘息之機加固了防線,同時從英國本土調集各類船隻參與救援,最終成功撤離了33萬餘人,史稱「敦刻爾克大撤退」。而英國軍事歷史學家莫爾指出,歐洲的光復和德國的失敗就是從敦刻爾克開始的!

那麼,如果沒有希特勒這道奇怪的命令,讓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橫掃海灘,之後德國人登陸英國的行動能否成功呢?只能說,有非常大的可能。登陸英國的「海獅計劃」之所以流產,從表面上看是因為德國海軍實力不濟,其實根本原因在於,德軍總參謀部對英國陸軍的抵抗能力有所高估,這就意味著第一波登陸部隊數量不能太少,否則就要被趕下英吉利海峽餵魚,這是軍事常識,希特勒再狂妄也得認同。

按照德國情報部門的估計,英軍至少還有15個到20個有戰鬥力的陸軍師,因此德軍首批登陸部隊需要動用13個師的精銳,第一波9萬人,第二波17萬人,保證前三天內要登陸26萬人。隨後還要進行第三波次的後援,總計要上岸41個師,其中包括六個裝甲師、三個裝甲師和兩個空運師。

而如此龐大的人員、物資、裝備的運輸任務,幾乎是德國海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它們還要留出足夠的力量對付力量強大的皇家海軍和皇家空軍,所以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元帥很是悲觀,推阻說入侵最好在第二年(1941年)5月進行,以便德國海軍積蓄足夠的力量。

而實際上喘息未定的英國陸軍有多少戰鬥力呢?它當時雖有29個師的番號,但是能夠投入作戰「有戰鬥價值」部隊只有六個師!尚不足8萬人,德軍情報部門至少高估了兩倍半。即便是這六個師,也嚴重缺編坦克、裝甲車和火炮,而這些都是反登陸作戰的必需裝備。

有人會問,在敦刻爾克不是逃走了33萬人嗎?沒錯,但是這幾十萬潰軍丟棄了所有重裝備,帶著步槍回英國的都算好兵。丟盔棄甲逃回英吉利的這338000人,已經是驚慌失措的潰兵,光數人頭是沒有用的,海峽對面,多達200萬法國士兵走進了戰俘營。

同時,這30多萬部隊的建制已經完全被打亂,軍官手下沒有兵,士兵找不到長官,英國人急需時間整頓和裝備他們,而一支沒有重武器和缺乏組織的軍隊,在現代戰爭中就是「游擊隊」,毫無整體戰鬥力可言。英國人只來得及編組了六個勉強完整的師,重武器也沒有補齊(美國人的援助還未開始)。以1940年納粹德軍的士氣和戰鬥力,兩到三個精銳師就足以擊敗他們的反衝擊,從而為後續部隊源源開來守住一塊可觀的登陸場,而一旦有六師以上的德軍站穩腳跟,英國的陷落只是時間問題。

而如果被追擊至敦刻爾克的40萬盟軍被全殲,英國人甚至連這六個有戰鬥力的師都湊不出來,前往法國參戰的「英國遠征軍」是英國陸軍的全部精銳,要知道遠征軍是從非戰時狀態下集結的,英國人的動員尚未大規模開始,鬼知道43天法國就能投降!英法都還沉浸在一戰的模式裡面。

所以丘吉爾的話說得很明白:沒有敦刻爾克的成功,那我們就得用童子軍應戰了。而如果這33萬人逃不回去,德軍情報部門也就不可能高估英國陸軍實力,運送一支小型部隊渡過海峽,雷德爾就會很有些信心,哪怕是戈林首先空降二個傘兵師,都不擔心遭到合圍,德國人就會充滿即便付出一定代價也要強行登陸的信心,這種心理反差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希特勒命令古德里安裝甲部隊停止前進,無論出於什麼樣的原因,都是德國在二戰中所犯下的最大錯誤之一,它使英國人保存了陸軍的元氣,以及繼續抵抗的信心。卡納里斯經過計算認為,一旦英國有八到十個月的時間進行整補,就會有35到40個恢復戰鬥力的師完成部署,入侵將變得不再可能。這35個師的主力,仍然還是從敦刻爾克逃回去的官兵!而如果希特勒在法國投降後第一時間入侵英倫,他們還是一群散兵游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度度狼哥哥 的精彩文章:

二戰日軍的「甲級師團」,就是常備師團嗎?軍史研究理應認真負責
侵華日軍一共有幾個「總司令」?其實只有五個,其他的都不夠格

TAG:度度狼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