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最有意義的行為——《入行論》174課 下

最有意義的行為——《入行論》174課 下

入行論

一七四課下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士!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思考題

3. 怎樣從因的角度遮破感受實有存在?請從根境、識境兩方面進行剖析。

4. 合掌時左手與右手相碰,究竟而言,這是否叫做接觸?為什麼?明白這一點後,對你有哪些啟發?

5. 《俱舍論》中說:「根、境、識三者聚合時,可以看到外在的色法。」這種說法正確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根境若間隔,彼二怎會遇?

無隔皆成一,誰復遇於誰?

壬二(受之因觸)分三:一、破根境相遇;二、破與識相遇;三、攝義。

癸一(破根境相遇)分二:一、總破相遇;二、破微塵相遇。

子一、總破相遇:

根境若間隔,彼二怎會遇?

無隔皆成一,誰復遇於誰?

人們都認為穿上柔軟的衣服、觀看精彩的節目,會讓自己獲得快樂(受),但實際上這種想法不合理。假如真實存在快樂,則一定會有生起它的因,它的因若不成立,快樂顯然不能無因而生。快樂的因是什麼呢?就是接觸。下面分析接觸是否有自性。(如果你把這一段學好了,就不會沉溺在感情或名聞利養當中了,這些執著的根源會全部滅除。)

此處的觀察方法很容易:在感受快樂時,根與境之間有沒有間隔?如果有間隔,怎麼會相遇?如果沒有間隔,二者融入一體,那誰又遇到誰?最終可得出結論:感受只是一種虛妄分別而已。

下面進行具體分析。(先觀察眼耳鼻舌身五根,下面會單獨剖析意根。)色聲香味觸五境與五根接觸時,二者之間有沒有間隔?如果有間隔,就像東山和西山一樣,中間存在很多微塵,那根與境怎麼相遇?若有間隔還可稱之為相遇,豈不是在美國的人和在中國的人也可接觸了?這是誰也不敢承認的。如果說根與境沒有間隔,二者顯然就成了一體,(我們穿衣服的話,衣服和身體融為一體,身體變成衣服,衣服變成身體,)既然是一體法,又怎麼存在相觸生受的現象呢?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自己接觸自己,這在名言中也不成立。

表面上看來,我們的根可與外境接觸,但實際上眼睛沒有見過色法,耳朵沒有聽過聲音,身體也沒有觸過任何對境。聖天論師說:「若見瓶色時,非能見一切,見真者誰說,瓶為可現見?」由眼識見瓶子時,無法見到瓶子的一切支分,所以已見真性的智者誰會說,瓶子是可以現量見到的?這樣的觀察方法十分深奧,一直沉溺於迷亂顯現中的人,恐怕無法一下子接受這種道理。從前良介禪師從小出家,天天跟師父一塊讀《心經》,有一次念到「無眼耳鼻舌身意」時,他突然問:「我明明有眼耳鼻舌身意,為什麼《心經》說沒有呢?」師父猛然一驚,無從解答,說:「我回答不了你的問題,當不了你的師父,我介紹你去一個地方,請某某禪師度化你……」可見,受無自性的道理,一般人接受起來比較困難。

總之,在名言中「根」取「境」而產生「受」,並非事物的本來面目,完全是一種虛妄分別。貪慾大的人對色法、聲音、味道等很執著,但依靠觀察根與境(或者說感官跟外界)相遇不相遇的方法,無論從世間法的角度看,還是從佛教的角度看,都不能成立受為真實存在。正因為如此,《三摩地王經》中言:「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若彼等為量,聖道復益誰?」

這個道理,大家一定要深入觀察,不要只是膚淺地了知:「眼睛跟外境碰了沒有?沒有間隔也不行,有間隔也不行,這是一種矛盾而已。」如此敷衍了事是沒有用的。對中觀的甚深道理,通過觀察你應該有一種體會,每個頌詞不但要明白字面意思,還要學會推理。若能再三去思維,你就會明白佛教所講的千真萬確,這些觀察方法非常尖銳,任何一個科學家也沒辦法推翻,不管你學不學佛都不得不承認。

塵塵不相入,無間等大故。

不入則無合,無合則不遇。

子二、破微塵相遇:

有些人可能想:「根與境為何不能接觸呢?比如說,合掌時左手與右手可以接觸,擁抱時身體與身體也可以接觸。還有,按有部宗的說法,外境的塵與根塵都是色法,這兩個也有接觸的時候,所以接觸應該存在。」

以下作者遮破這種觀點不合理:

塵塵不相入,無間等大故。

不入則無合,無合則不遇。

外境色、聲、香、味、觸的微塵,與眼根、耳根、鼻根等的微塵接觸時,二者有沒有融為一體?如果沒有,而只是少部分微塵相遇,那怎麼能稱之為二者接觸呢?比如說在合掌時,兩隻手接觸的話,左手的微塵與右手的微塵應該一一碰上,只要一合掌,兩隻手就應粘在一起,再也分不開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正因為兩隻手沒有真正接觸的緣故,所以隨時都可以分開。

再進一步分析,根與境要相遇也不可能,因為根塵與境塵不可能無間隔地接觸對方。假如二者是有分微塵,根塵與境塵各占自位,就像兩個饅頭放在一起,這個饅頭不可能占那個饅頭的位置一樣,根塵與境塵不能相互進入對方;假如二者是無分微塵,則無法避免須彌山變成一個微塵的過失,所以,不論有分微塵還是無分微塵,根塵與境塵都不能互入。既然不能互入,二者就無法會合,無法會合也就沒有辦法相遇,這樣一來,根境相觸的因不存在,又怎麼產生感受的果呢?因此,我們穿上厚衣服,身體覺得很溫暖,完全是一種迷亂錯誤的妄念。

然而,眾生不了知這一點,顛倒地認為男女擁抱接觸、耳朵聽到妙樂可以帶來快樂,其實這些只是因緣聚合的假象,誠如《三摩地王經》所云:「如人在山谷,歌哭言笑響,聞聲不可得,諸法亦復然。」你對著空谷大聲叫喊,不管是哭也好、笑也好,都會有一種回聲,但若真正去尋找,回聲在對境上找不到,你身上也找不到,它只是因緣聚合的產物。同樣,我們特別執著的各種感受,也是在錯誤觀念支配下所起的顛倒分別,若認識不到這一點,而隨分別念去瘋狂執著,這是相當可悲的行為。

大家一定要明白,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也好,根與外境之間的接觸也罷,都是在未經觀察下安立的名言假象,實際中不可能存在。這個道理十分殊勝,不管哈佛還是清華、北大,任何一所高等學校都學不到。我始終覺得,世間對人生和宇宙的評價只是一個平面,而佛教是立體的、全方位的詮釋。你看,僅僅是一個感受,佛教對它的因、果、後果、作用、因緣,暫時顯現是什麼樣,最終變成什麼樣,它的真相是什麼樣……全部分析得面面俱到,這就是佛教的偉大之處。

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說,佛教涵蓋形形色色的世間知識,而世間知識卻無法囊括佛教。現代物理學能不能涵蓋佛教呢?絕對不能,雖然量子學比較接近真理,但如果進一步去觀察,物理學與佛教的距離極其懸殊,因此,大家對佛教要有堅定的信心。我個人而言,雖然學得不是很好,卻能對佛教的理念堅信不移,哪怕成千上萬個智者說佛教不合理,也不可能動搖我的見解。為什麼呢?因為我經過多年的努力,確實發現佛教的智慧無與倫比,能夠解釋世間上的所有學說。儘管我並不是精通世間的所有學問,但基本上的了解還可以,物理、化學、工業、商業、其他宗教等各方面的書,大概也看過很多,然這些與佛教比起來,可以說有天壤之別,所以希望大家不要隨隨便便認為佛教不合理。

當然,現在很多人一天到晚忙生活,目光只是盯在金錢上骨碌碌轉,不一定關心這些問題。也許他們會認為:「根與境之間碰也可以、不碰也可以,這些跟我沒關係。只要我每個月工資能保證就可以,只要生活費足夠就可以,管他三七二十一!」有了吃的穿的就什麼都不想,薩迦班智達說,這種人跟氂牛沒什麼差別。我們作為一個人,應該想到未來的解脫,想到真理以什麼方式來掌握,這才是最有意義的!

無分而能遇,云何此有理?

若見請示我,無分相遇塵。

無分而能遇,云何此有理?

若見請示我,無分相遇塵。

有些人又說:「無分微塵應該可以互相接觸。有分微塵不可能接觸,因為微塵既有方分,一端接觸,另一端必然無法接觸,故不叫真正的相遇。因此,若承認有接觸,則應是無分微塵的接觸。」

作者駁斥道:互相接觸的無分微塵,絕對不可能有,因為所謂的無分微塵不存在,說它接不接觸就更不合理了。物理學家雖認為有最小的單位,但其存在的理由並不充分。如果有人能找到一個無分微塵,寂天菩薩以諷刺的語氣說——那你最好給我看一看,讓我也見識見識。

關於無分微塵(極微),內外道有不同說法,《中觀莊嚴論》云:「許粘或環繞,無間住亦爾。」外道認為極微相互接觸聚合一起組成粗塵,有部宗認為其餘微塵帶有間隔而圍繞一個微塵,經部宗認為極微並不粘連在一起,是以無間隔的方式而安住。他們均認為極微實有存在,但這些觀點都不成立,所以靜命論師說:「極微如何成,無分唯一性?」

還有些外道認為,極微一定實有存在,因為有天眼的瑜伽師可以現見。對此,月稱論師在《四百論大疏》中言:「極微本身並不成立,若說瑜伽師見到了極微,唯是一種顛倒識,如同有眼病者見到空中有毛髮一樣,這些所見的極微如同毛髮,皆非名言正量。」

那麼,如果無分微塵不成立,就無法安立根境相觸,一切苦樂也就變成了迷亂欺惑的行相。人們沒有觀察時,覺得穿衣服很舒服,而一旦經過詳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完全是顛倒執著。比如,可觀察衣服的微塵與身體的微塵是不是融為一體?如果是,衣服就變成了身體,身體就變成衣服,這很明顯不合理;如果不是,衣服與身體之間有間隔,那說明身體無法感受到衣服的舒服。同理,世人以無明習氣所牽,貪著男女情感、色聲香味,完全是一種迷亂錯覺。

那天我遇到一個法師,他以前特別喜歡因明,但現在對密法信心特別大。他跟我說:「你不應該講因明,應該講大圓滿。」我就有點納悶,問他:「你不是天天都喜歡聽因明嗎?」他說:「那個時候,我正在迷亂、正在犯錯誤,但我現在很後悔,當時應該學密法!」其實學因明倒不算是什麼錯誤,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對外境執著,並依此而生種種苦樂,這是每個眾生都有的,所以一定要記住此處的破析。

意識無色身,遇境不應理。

聚亦無實故,如前應觀察。

癸二、破與識相遇:

意識無色身,遇境不應理。

聚亦無實故,如前應觀察。

剛才講了五根與五境不能相遇,因為根是極微,境也是極微,依上述觀察方法,這兩個極微不能接觸,不能接觸就不能相入,不能相入就不能生苦樂。現在對方又說:「五根是無法跟外境接觸,但意識應該可以與境接觸,而生苦樂之感。」

這種說法也不合理。意識沒有顏色形狀,也沒有眼耳鼻舌身,既然沒有任何形體,那怎麼與外境接觸呢?如果說無形體也可以接觸,則應成手能抓住虛空、拳頭能打在石女兒臉上等,有極大的過失。

對方分辯道:「意識不是單獨跟外境接觸,有些論典中說,根、外境、意識這三者聚合時,才可以產生快樂或痛苦的感受。」

這個說法也不對,因為聚合無有實體。前面分析過「手復指聚故,理當成何物……如空無微塵」的道理,同理可推知,根境識三者的聚合也非自性成立,唯是因緣假合而已。承認是因緣,就不可能為實有,龍猛菩薩也說過:「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聖天論師還有一種觀察方法,如頌云:「眼中無有識,識中也無見,色中二俱無,彼何能見色?」在三緣和合之中,眼根不可能見色[1];識也沒有單獨見色的功能;對境既無眼根,也無取境的識,更不可能有見色作用,根境識三者各自都不能見色,那它們聚合起來,也無法成立有見色作用。比如說三個人各自都沒有一分錢,那他們合起來,也不可能有錢買一斤白菜。

因此,因緣聚合的法絕對無有自性,正因為皆是空性,世俗中才有種種顯現。這是非常稀有的規律,然許多眾生沒有了悟到這一點,每天為了瑣事忙忙碌碌,造作惡業而沉溺苦海。如果真能了達的話,正如前面所說,就可以享受禪定的美食,世俗中住於如夢如幻的快樂境界,勝義中不執著任何樂苦之相,如此一來,對男女的執著、名聞利養的執著,也就會慢慢消失了。

如今很多人沒學過大乘佛法,不了解空性,所以對許多事情特別執著,一直處於錯誤的觀念中。尤其是現代人,極度渴望身心的快樂,可結果往往適得其反,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抓住根本。學習了《智慧品》以後,大家應該要明白,快樂只不過是一種幻象,名言中可以希求如幻的快樂,但勝義中一切萬法都是空性,不要被各種迷亂束縛住自己,而應有意義地度過人生、利益眾生!

好,今天講到這裡。

[1] 因為眼是色根,無有作意,不會發生見色作用。

推薦閱讀:

修行空性法門的基本次第——《入行論》174課 上

那個快樂的窮光蛋連件衣服也沒有——《入行論》173課

藏傳佛教的現狀如何?

怎樣看待死亡 ——第五屆世青會演講

回 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嘆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迴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174課圓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索達吉堪布教言彙集 的精彩文章:

你想得到什麼?——海南大學演講
藏傳佛教的現狀如何?

TAG:索達吉堪布教言彙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