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啟功:不要被那些胡造出來的一種書法謬論「坑」了

啟功:不要被那些胡造出來的一種書法謬論「坑」了

總第一五八三期;歡迎關注。

本文由新書

《啟功給青少年的十三堂書法課》

責任編輯@池威 先生授權許可首發

文末有#免費贈書#彩蛋福利

第二章 入門練習

學寫字有次序,怎樣入門,從前有許多的說法。有些個說法,我覺得是最耽誤事情的。首先說是筆得怎麼拿,怎麼拿就對了,怎麼拿就錯了;腕子和肘又怎麼安放,又怎麼懸起來。再說是臨什麼帖,學什麼體,用什麼紙,用什麼格,等等的說法都是非常的束縛人。寫字為什麼?我把字寫出來,我寫的字我認得,給人看人家認得,讓旁人看說寫得好看,這不就得了嗎!你還要怎麼樣才算合「法」呢?

關於用筆的說法,我們下一章再解剖、再分析。

現在我們先從入門得用什麼紙說起。從前有一種粗紙,竹料多,叫元書紙,又叫金羔紙。小時候用這種紙寫字非常毀筆。寫了沒幾天,那筆就禿了、壞了,是紙上的渣子磨壞的。還有一種,是會寫字的人,把字寫在木板上,書店的人按照這字樣子,把它刻成版,用紅顏色印出來,讓小孩子按著紅顏色的筆道描成墨字,這樣小孩子就可以容易記住這個字都是什麼筆劃,什麼偏旁,都用幾筆幾劃。這種東西打從宋朝就有。這些字樣大都是「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我小時候還描過這種紅模子。

還有的寫著「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這類的詞語。都是用紅顏色印在白紙上,讓孩子用墨筆描。詞兒是先選那些個筆劃少的,再逐漸筆劃加多。這除了讓小孩子練習寫字之外,還幫助小孩熟記這些字都共有哪些個筆劃,這是一種。再大一點的小孩就用黑顏色印出來的白底墨字,把它擱在一種薄紙底下,也就是用薄紙蒙在上頭,拓著寫。這是比描紅高一點的範本。

這種辦法無可非議,因為小孩不但要練習筆劃,練習書寫的方法,還要幫助他認識這個字,鞏固對這個字的記憶。

再進一步就是給他一個字帖,把有名的人寫的,或者是老師寫的,或者家長寫的,或者是當代某些個名人寫出的字樣子,也有木版刻印出來的,也有從古代的碑上拓下來的。比方說歐陽詢《九成宮碑》、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又比如像顏真卿《顏家廟碑》呀,《多寶塔碑》呀,柳公權《玄秘塔碑》呀等等,這種字多半不能仿影,因為比較高級、珍貴,如果用紙蒙著描,容易把墨漏下去,把帖弄髒了,多半是對著帖看著它描,仿著它的字樣子來寫。這辦法人人都用。

我們現在隨便來練字,也都離不開臨帖。比如我們得到一本好帖,或某一個人寫的我很喜歡,不妨把它擺在旁邊,仿效他的筆法來寫,可以提高我們的書法水平。但是這種辦法有一個毛病,總不能寫得太像,因為眼睛看的時候,感覺上覺得是這樣,比如「天」兩橫,我覺得這兩橫的距離是多寬,頭一筆短一點兒,第二筆橫長一點兒,第三筆這個撇兒撇出去從哪兒到哪個地方才拐彎,這個捺的捺腳又怎麼樣了,擺在什麼地方,這都是看起來容易,寫起來難。趕到都寫完了,拿起來一比,甚至於把我寫的這個字與帖上那個字摞起來,對著光亮一照,那毛病就露出來了,相差太多了,幾乎完全不一樣了。這樣就有些人越寫越灰心,沒有興趣了。說我怎麼寫得老不像呢?它總是不能夠那麼逼真的。因此就有許多的說法。

清朝有一個人特別主張讀帖,他說「臨帖不如讀帖」。臨帖是用眼睛看著效仿它的樣子來學,讀帖是拿眼睛看這個帖,理解這個帖,心裡想著這個帖,然後拿筆不一定照這個帖就能夠寫出來。也許說這個話的人出這個招的人他能做到,但是他做到的時候是多大歲數,是他到什麼程度的時候才做到這樣的,這個誰也不知道。也許已經寫了多少年,自己成熟了,然後就說我就是這麼看一看就理解了這個字,那就是程度不同了。

我們也有這個時候,比如說,我是在街上看到某一個牌匾,某個名人寫的一個牌匾,看著很好看,自己心裡也很想仿效他用筆的那個意味來寫,可是他那個匾掛在鋪子上頭,我不能說給人家摘下來,那個時候照相又不那麼方便,像現在拿個小照相機,老遠你都可以把它照下來,那時候不容易。那麼這個時候仿效,就等於讀帖之後背著來臨這個帖。這是不得已的事情,還要看什麼程度。

你想小學生你就讓他去讀那個帖,這話都是不實際的。說這個話的人叫梁同書,是清朝乾隆時候的人。他寫的字你看不出來是有意臨哪一家哪一派,他就那麼寫。他有一個論書的文章,有兩句話,說「帖是讓你看的,不是讓你臨的」。這句話我給他改一個字,這個帖是讓「他」看的。他要看我管不了,他已經死了,他愛看不看我管不著,但是我只憑著看腦子記不住,我不拿手實踐一下,沒法子印證這帖是怎麼回事情。

還有一個臨碑臨帖存在的問題。在從前印刷術還沒有現在這麼普及的時候,不管多大的名家的筆跡,都仗著把它刻在木版或石頭上,然後椎拓下來,這就變成了黑底白筆劃的字,這時不管刻工刻得多麼逼真,一絲都不走、一絲都不損失、不差樣子,但是多高明的刻工、多講究的拓本,它也只有那個字的外部輪廓,裡邊墨色的濃淡,也就是用筆的輕重,墨的乾濕就無法看到了

拿筆一寫,拉下來之後筆就破開了。開始墨還多的時候,筆毛還攏在一起,到了筆劃末端筆頭就散開了,這種地方特有名稱管它叫「飛白」,因為它不全是黑顏色了。干筆破鋒所謂飛白的地方是最容易表現出(被學的人看出)寫字的人用力的輕重、墨蘸的多少(這一筆蘸的墨寫到什麼地方墨就沒有了、少了)。這種地方是很有關係的。你要是照相製版,看起來就明白得多了。這一筆所用的力,是哪一點最重、哪一點輕,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在刻本上,你多大本領的人,你也沒法子看出這些過程來。

米芾《吳江舟中詩卷》局部

不同的碑、帖,筆劃有刻得精緻,有刻得粗糙的。我們看唐朝刻的碑,就非常地仔細,後來石頭磨光了、筆劃磨淺了,這樣的不在少數。看唐朝的碑最早的拓本,刻出不久時候的拓本,那是比較精緻的。

魏碑,北魏的碑特別像龍門造像,那些造像記,在牆上在石洞裡頭刻的時候,是用力氣在上錘、鑿,這樣就費事很大。結果刻出來的筆道,現在我們看龍門造像,每一筆都是方方正正的,兩頭齊,都是很方很方的,一個一個筆劃都是方槽。這樣寫字的人就糊塗了,怎麼回事呢?他不知這個下筆究竟怎麼就能那麼方呢?我們用的筆都是毛錐(筆有個別名叫毛錐子,像個錐形,是毛做的),用毛錐寫不管怎樣,總不同於用板刷。用排筆、板刷寫字下筆之後就是齊的,打前到後這一橫,打上到下這一豎,全是方的。但是寫小字,一寸大的字,他不可能用那麼點兒的板刷,像畫油畫的那種小的油畫筆來寫,若都用那種筆來寫,也太累得慌,太費事。

所以就有人瞎猜,於是用圓錐寫方筆字又有說了,說是筆必須練得非常的方。我已經見過好幾個人,他們認為這些個字必須寫得方了又方,像刀子刻的那麼齊。我心裡說,你愛那麼方著寫我也管不了,與我也沒關係。別人每分鐘可以寫五個字,他是三分鐘也寫不了一個字,因為他每一筆都得描多少次。這種事情我覺得都是誤解。

魏碑《始平公造像記》

碑上的字,給人幾種誤解,以為墨色會一個樣,完全都是一般黑,沒有乾濕濃淡,也沒有輕重,筆劃從頭到尾都是那麼寫的。還有一種就要求方,追求刀刻的痕迹。清朝有個叫包世臣的,他就創造出一種說法來,說是看古代的碑帖,你把筆劃的兩端(一個橫划下筆的地方與收筆的地方)都摁上,就看它中間那一段,都「中劃堅實」,筆畫走到中間那一段,都是堅硬而實在。

沒有人這樣用筆。凡是寫字,下筆重一點,收筆重一點,中間走得總要快一點,總要輕一點,比兩頭要輕得多,兩頭比中間重一些。在這個中段,你要讓它又堅又實,怎麼辦呢?就得平均用力,下筆時候是多大勁兒,壓力多大,一直到末尾,特別走到中間,你一點不能夠輕,一直給它拉到頭。「中劃堅實」這東西呀,我有時開玩笑跟人談,我說火車的鐵軌,我們的門檻,我們的板凳,我們的門框,長條木頭棍子,沒有一個不是中間堅實的,不堅實中間就折了。這樣子要求寫字,就完全跟說夢話一個樣。

包世臣五言對聯書法

我說這是用筆的問題,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胡造出來的一種謬論、不切實際的說法呢?都是因為看見那刀刻出來的碑帖上的字,拓的石刻上的字,由於這個緣故發生一種誤解。這種誤解就使學寫字的人有無窮的流弊,也就是說所臨的那個帖它本身就不完備。這不完備是什麼呢?就是它不能告訴人們點畫是怎麼寫成的,只給人看見刀刻出來的效果,沒有筆寫出來的效果,或者說筆寫出來的效果被用刀刻出來的效果所掩蓋。

碑和帖是入門學習的必經之路,必定的範本,但是碑帖給人的誤解也在這裡。現在有了影印的方法就好多了。古代的碑帖是不可不參考的,但是我們要有批判的、有分析的去看這個碑帖。入門的時候不能不臨碑帖,而臨碑帖不至於被碑帖所誤,這是很重要的

《啟功給青少年的十三堂書法課》書影

推薦語:

各位書法老師好,向各位誠摯地推薦一本新書《啟功給青少年的十三堂書法課》(青少年藝術素養書系),這本書是我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書法教育類圖書,我擔任責編策劃。

這本書是啟功先生的書法課堂實錄,原汁原味地向讀者呈現,啟功先生語言詼諧幽默、通俗易懂。他的書法教學觀點獨到,敢於挑戰權威。他說古人的有些理論不一定全對,要破除迷信思維,讓學書法變得更簡單!

本書一共13個章節,涵蓋:怎樣用筆、選帖、用紙、字的間架結構、執筆姿勢等諸多常見問題。——@池威

目錄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入門 的精彩文章:

王羲之書法的時代「底色」——媚趣
「韭花」字法解析——提升臨帖效率的新方法

TAG:書法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