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臨死前,五字遺言有何含義?為何要在嘴裡放七粒米?

諸葛亮臨死前,五字遺言有何含義?為何要在嘴裡放七粒米?

如果要大家說一個三國時期的傳奇人物,諸葛亮必定會被提名。27歲之後,他出山輔佐劉備,憑藉自己的超級謀略和聰明才智,幫助什麼都沒有的劉備佔領了川蜀之地,繼而又建立了蜀國這個政權。後來,為了完成統一天下的夢想,諸葛亮六次討伐魏國,做到了鞠躬盡瘁,只不過他的結局著實悲慘,54歲的那年就病死在了五丈原,夢想尚未完成。諸葛亮臨死之前做了兩件讓人詫異的舉動,一是說了五個字的遺言,二是在嘴裡放了七粒米,這到底有何用意?

五字遺言是「龐德公救我」。龐德公是一個超級隱士,能力深不可測,儘管諸葛亮與他有23歲的年齡差距,但是兩個人關係甚好,既是師徒也是朋友,諸葛亮的大多數才能都是龐德公所傳授。在臨死之前之所以要提到龐德公,是因為諸葛亮面對死亡和尚未復興的漢室而感到不甘。此時生命堪憂的他明白,只有龐德公能夠讓自己活得久一點,因為他精通陰陽續命。只可惜魏延是個粗人,並沒有參透諸葛亮遺言的真正意思,至於姜維,他根本就不知道龐德公是何人,所以兩個人錯過了救諸葛亮的最好時機。

要在嘴裡含七粒米也是有理由的,諸葛亮知道,這龐德公暫時請不來了,自己沒救了。但在這個關鍵時刻,他依舊不放心蜀軍的安危。他表示:只要將七粒米放在自己的嘴裡,然後將自己腳下點上一盞明燈,天上將星不墜,司馬懿見狀就不會輕舉妄動,到時候蜀軍就可以安全撤離。

諸葛亮自然知道自己死後後果有多嚴重,所以他才會有如此舉動,以免生性多疑的司馬懿夜觀天象的時候發現將星已隕落。這樣的話,蜀國大軍就沒有機會撤退了。

至於諸葛亮為什麼要求嘴裡含米,而不是其他的東西。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古人對人死後嘴裡含著的東西非常講究,天子含玉諸侯含珠,大夫含米。諸葛亮既不是天子,職位也因為街亭失守而自貶三等,只能是大夫,所以含米比較符合他的身份。放七粒也有一定的道理,在古人的觀念當中,月亮周期的一個輪迴是七天,所以在口中放七粒米。

儘管諸葛亮沒有能夠續命,但是也做到了將星不墜,這已經十分難得了。諸葛亮去世之後。龐德等人按照計划行事,司馬懿果然沒有察覺,不敢貿然追出來,蜀軍這才從容撤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方之門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有沒有「烽火戲諸侯」?戰國竹簡揭秘周幽王的真面目
大鵬不把如來放在眼裡,一隻鳳凰卻把他嚇倒,何方妖怪?

TAG:四方之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