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指的啥?有道理嗎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指的啥?有道理嗎

我國經過五千年的歷史發展,我們的老祖宗留下了豐厚的歷史財富,不僅僅是那些物質財富,更讓我們感到驕傲的是文化,他是我們歷史發展的助推劑,記錄了我國歷史的發展進程,讓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懂得了很多道理。而民間俗語,作為我國民間文化的一種,別具一格,它是古代勞動人民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智慧,表達形式簡單精鍊。

很多俗語我們都耳熟能詳,成為了經典名句,廣為流傳。俗語來源於生活,因此講述的都是老百姓身邊的事情,很貼近我們的生活,語言有很接地氣,非常簡單易懂,不想古典文學那麼深奧難懂,但是簡單之中卻闡述出了很多人生哲理。我們從中也能了解到當時的民俗民風,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就拿這句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指的啥?有道理嗎?

三不問

我們多知道,我們分為三大教,分別是:道教,儒教和佛教,而今天我們所說的三不問,其實是道教中的一些講究,那究竟指的什麼呢?一、不問年齡,現在我們都知道,尤其是女人的年齡是不能問的,這是不禮貌的行為,尤其是在國外。而道教對生死看得很淡,他們追求的是長生,能成為神仙,因此對年齡很是忌諱。二、不問俗世,塵世間有太多的繁雜之事,正事還忙不過來呢,哪有時間管這些閑事呢?三、不問出處,意思就是說不問你的出身,或者你的籍貫,也就避免了套近乎,有些勢利之人就是喜歡這一套。

四不吃

一、狗肉不吃,我們都知道,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他也是最通靈性的,非常聰明,還是看家護院的能手,因此不吃狗肉。二、牛肉,牛在古代農耕社會,地位非常高,他可以幫助人類進行田間勞作,給人類帶來了很大幫助,在以前,私自宰殺耕牛,那可是犯法的,因此牛肉也不能吃。三、烏魚不吃,烏魚是最孝順的,小烏魚寧願犧牲自己,游入烏魚媽媽的嘴裡,讓他們充饑,這樣有孝心的烏魚,誰捨得吃啊。四、大雁不吃,大雁一旦失去配偶,就不在尋找配偶,都會孤獨老死,他這忠貞不渝的精神,打動了每一個人,因此也不能吃。

五不摸

分別指的是木匠的斧子、裁縫的剪刀、剃頭師傅的刀、光棍的行李和大姑娘的腰。前三個我們都很好理解,因為這些工具都是他們吃飯的飯碗,他們就是靠著這手藝,來養家糊口的。首先這些工具都很鋒利,如果你不經允許摸了的話,小心傷到自己,這也是對他們的不尊重。還有一點,如果給他們不小心弄壞了,這個不是咋了他們的飯碗,他們還怎麼掙錢養家,這不等於斷了他們的財路了嗎。

光棍的行李為啥不能摸呢?我們都知道,光棍都是獨身一人生活,沒有什麼牽掛,如果外出的話,幾乎把所有家當都帶走,這裡面難免有他之前的財物,或者他的個人隱私,因此他都會保管的很好,輕易不讓讓別人碰的。如果你摸了,萬一他的財物丟失,你怎麼講得清楚啊,還有知道了別人的隱私,這也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啊。

大姑娘的腰

這個不用說,大家都明白,腰是女人的禁地,不能隨隨便便就能摸的,有其實在古時候,人們的觀念都很傳統,摸了女人的腰,就等於玷污了他們的清白,毀壞了他們的名聲,那時候女人把名聲看的很重要,你的一個小小的舉動,可能就毀了她們一生的幸福,即便是放到今天,這樣的行為也是不可取得,是非常不尊重人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俗語:「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啥意思?准嗎
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重點在下半句,句句在理!

TAG:老張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