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哪吒之魔童降世》:國漫之光,又亮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國漫之光,又亮了

國漫炸了!國漫炸了!國漫炸了!

上一次聽到這樣的呼聲,還是在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而這次,是《哪吒之魔童降世》

單從系列海報來看,畫風就已經燃炸了。

尤其是海報上的文案——

「不信 所謂命中注定」

「生而為魔 那又如何」

「打破 一切是非定義」

確認過眼神,是讓億萬國民熱血沸騰的「中國超級英雄」。

誒誒誒?!

那麼這個土式齊劉海、自帶煙熏妝、神情搞怪俏皮極為不嚴肅、嘴裡還哼哼哈嘿 「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的小老弟又是怎麼回事兒?!

好像跟我們記憶中的「哪吒」形象不太一樣誒?!

61版本的福娃哪吒應該是最早出現在影視作品中的哪吒,來自電影《大鬧天宮》;

2003版的《哪吒傳奇》,毫無美感可言,形象設計平常、整體美術充滿著當時流行的軟體flash風格;

14年《十萬個冷笑話》中的金剛芭比哪吒是最鬼畜的一版;還有王者農藥版哪吒等等等等......

但要說起給國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哪吒,還要數1979年上海電影製片廠這一版的《哪吒鬧海》了——

這部動畫集合了中國最頂尖的動畫創作班底,邀請著名畫家張仃擔任美術總設計,60分鐘,共計58000多幅圖片。

《大鬧天宮》並稱為:

中國手繪動畫電影雙壁

更為重要的是,《哪吒鬧海》作為第一部亮相戛納的華語動畫,被戛納電影節選為正式參展影片。

但由於缺乏經驗,錯過了提交材料的截止日期,成為戛納遺珠...

不過,戛納依為《哪吒鬧海》安排了放映會,放映結束,掌聲雷動,濃烈的古典風情和蕩氣迴腸的神話故事震撼了整個戛納。

誰都不會想到,戛納甚至為這個白衣少年設置了一個臨時獎項——

特別放映獎。

在場的影視創作者甚至因此而改變了對中國動畫,中國影視行業的成見。

在這版《哪吒鬧海》之後,可以說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至今仍是無數人心中的神作

所以這次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憑什麼爆?

再爆,能就此超越之前的神作嗎?

其實超不超越前作並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時隔多年,彷彿又看到了「國漫之光」在熊熊燃燒

不信?

讓你看看點映之後大範圍大規模大口氣的熱烈好評——

總的來說,點映場過後,沒有一個觀眾是帶著不滿意的情緒離場的。

反而是一個個猶如「又哭又笑」的傻子般,屁顛屁顛地通過各大平台強烈推薦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我們不妨再回到一開始討論的「哪吒形象設計」

導演餃子如是說——

哪吒的人物形象設計做了一百多版,最終確定了現在的形象。

「最初有很多爭議,很多人覺得他『丑』,但這也是我們做這樣的設計的用意:哪吒需要用自己的力量打破自己的成見,也通過他的心路歷程鼓勵每一個人!」

導演還順便透露了該片的創作歷程——

「劇本花了2年,製作用了3年時間。」

「這是一個大工程,工作人員都不計回報,廢寢忘食地投入。」

「影片特效佔了80%,國內20多家公司一起完成的。」

「我們是國產動畫團隊投入人最多的,1600多人,大家通宵達旦投入......」

談起創作初衷,導演還表示——

「一開始就是扎紮實實,死磕出來。也遇到了對的人,大家都在真心付出,去得到觀眾的認可。其實國產動畫與好萊塢沒有根本區別,觀眾認可才是最重要的,國漫就是要做我們自己的東西。」

電影中一個打鬥鏡頭,他和總監用了兩個月時間來完成——

「天天磨,最微小的細節一個也不放過,所以說好東西是沒有捷徑的,這是所有人努力的結果,不枉付出。」

談完幕後,我們再來談談幕前,也就是影片本身。

大概是這麼一個故事——

天地靈氣孕育出了一顆巨能「混元珠」,元始天尊將其分化提煉為「靈珠」和「魔丸」,元始天尊之徒太乙真人受命將靈珠托生於李靖之子哪吒身上,然而陰差陽錯下,靈珠和魔丸被掉包,本應是靈珠英雄的哪吒卻成了混世大魔王……

可以說,除了基本框架和部分原始設定外,《魔童降世》是一個全新的反英雄、反主流的玄幻故事

而其最終落點又不是單純的「離經叛道」。

這恰恰是當下市場所需要的「新鮮故事」

從預告片可以看出,哪吒是個孤獨、需要關愛、陪伴的孩子。

看起來不羈無畏的哪吒,其實是極盡全力渴望得到世人認可的偽裝。

但他是魔丸(邪惡的代表)所化。

沒有親人陪伴,沒有朋友玩耍,更被眾人所唾棄和遠離......

而最終大戰來臨,曾經被眾人唾棄的小屁孩卻要承擔起拯救眾人的責任。

正與邪的黑白顛倒、悲壯與救贖,也許,這才是最真實的哪吒。

除了哪吒這個主要人物之外,片中其他配角的形象塑造成功與否,也是影片能否大放光彩的關鍵。

首先是太乙真人申公豹這對師兄弟。

一出場,這兩位就奠定了「沒頭腦和不高興」、「一胖一瘦」式的經典搭配基礎。

隨後的矛盾衝突與劇情發展也都以此為原點進行推動,處理地自然生動且不失趣味。

而太乙真人的川話配音和申公豹的口吃設計,也為兩者的人物形象加分良多,不光增添了許多笑料,在特定節點甚至還有觸發劇情的效果,這妥妥地已經是高級手法了。

其次是李靖殷夫人,哪吒的父母。

身為「問題兒童」哪吒的父母,這兩人的發揮空間其實很有限,觀眾們都能預想到他們的「關愛」和「不易」。

然而,影片十分有心地在此基礎上添加了一些小細節——

殷夫人是個英姿颯爽、雷厲風行的女將軍,情急之下還會「口吐芬芳」,這也使得她「溺愛哪吒」的母親形象更為豐富立體;

李靖的可操作範圍更小,但憑藉某個小插曲,父親形象瞬間立了起來。

至於小插曲是什麼,這裡就不劇透了。

只能悄悄告訴你,全片最大的「情緒爆點」,就在這。

至於英姿颯爽待人溫柔的龍族後代敖丙

彷彿已經看到女粉絲紅著臉尖叫舔屏的畫面了......

因為他實在是太帥了!!!

所以...說了那麼多。

就在這個周末。

就在7月26日。

電影院。

《哪吒之魔童降世》等著你哦。

文 / 米開朗琪婕

-內容原創,圖片來自網路,轉載請聯繫公眾號

仲尼電影∣電影,我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仲尼電影 的精彩文章:

TAG:仲尼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