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聯打造巨型直升機,極限可裝40噸貨物,一般運輸機都比不上

蘇聯打造巨型直升機,極限可裝40噸貨物,一般運輸機都比不上

運輸能力一直是各國綜合實力水平的重要指標,在海陸空三種運輸方式中,空中運輸無疑是最快捷的,目前各國空中運輸能力的差距,是三種運輸模式里最明顯的,越是發達的國家飛機數量一般就越多,飛機也最先進。像是我國的直-20直升機,其研發製造能力才剛剛成熟,與之差不多的黑鷹直升機,則已經服役了30多年,這30年的技術差距,絕對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可以追上的。

美國的西科斯基、貝爾等直升機公司,掌握著世界上最先進的直升機生產技術,壓法能力無人能及,也因此美國的直升機滿天飛,廣泛用於救援、醫療、農業甚至旅遊業。如今的美國直升機中最大的一款,是海上種馬系列直升機,其運輸能力比黑鷹要強大不知幾倍。不過要說到最大的一款直升機,還要以蘇聯的米-12為最。這架蘇聯手中的奇蹟,至今仍未被超越。

事實上,早在米-12的誕生環境中,蘇聯的米里設計局便是一個世界紀錄的頻發創造者。世界上量產最大的直升機米-6、專用吊運直升機米-10,以及最重的量產武裝運輸直升機米-24,這些以「米」為名的直升機,各個都擁有著屬於自己的輝煌,在當時的那個年代,蘇聯的武器研發能力在某些領域,即便是美國也要避其鋒芒,米-12便是其中之一。

1965年開始研製工作、1968年完成首飛,米-12的研發工作,更是先後由米里和李森科兩位頂級設計師挂帥負責。當時的米-12直升機,想要追求更大的起飛重量,不得不面對單旋翼或者是雙旋翼的選擇,而兩種布局方式各有優點,卻又都難以實現,最終米12選用並列雙旋翼布局,這還是借鑒了固定翼飛機的設計理念,兩副主旋翼安裝在主翼的兩側,並加裝了兩台D25VF渦輪發動機,與美國的V-22魚鷹有幾分神似,但發動機是固定的。

由於是兩副主旋翼,如何縮小直升機的寬度成了首要問題,蘇聯設計師選擇讓兩幅主旋翼彼此交疊的方案。所以在設計時,還特意研究了如何實現兩個主旋翼之間的規避,防止兩者之間的干擾。其左旋翼採用順時針的旋轉方式,而右旋翼採用了相反的旋轉方式,並且發動機在驅動機翼旋轉時,也是先將動力傳輸給了減震器,再傳送給機翼,這樣一來機翼的穩定性得到了提升,並且實現了同步化,一旦有了意外,兩側的機翼都能夠同時減速,如此一來,便能最大限度的保證直升機的穩定性。

當然米-12最大優點還是「大肚能容」,從體積上來看,米-12已經與某些型號的運輸機相差無幾,寬大的機身,為其提供了巨大的艙內空間,可同時運輸50名士兵再外加一些貨物。當時的測量數據表明:米-12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105噸,而運輸重量是在20噸,在極限情況下更是達到了40噸,超過一般的運輸機。米-12與普通的運輸直升機不同之處還在於,其採用了滑跑的起飛方式。這架當時最大的一款直升機,其實還是有著一定程度的缺點,僅僅是機組人員便需要6名,其中還要包括電氣技師、機械師。當然,米-12並沒有再推出延伸型號,當年的巨無霸也隨著蘇聯的落幕,而逐漸的喪失了往日的光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諫 的精彩文章:

以色列空襲敘利亞,俄軍S-400坐視不管,似乎早已達成默契
一款潛艇生產了84艘,賣到埃及至今都在服役,中國軍工的驕傲!

TAG:圖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