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代女皇的書法情結——是愛還是責任?

一代女皇的書法情結——是愛還是責任?

提起武則天,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正統女皇帝,歷史上對她的評價褒貶不一,因為她在位時,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但是她又能察善斷,多權略,改革吏治,選拔人才,使得唐朝賢才輩出。然而今天在這裡談的卻不是她的這些光輝事迹,而是關於她的書法——

一代女皇的書法情結——是愛還是責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武則天

武則天和書法,主要有三點值得一說。第一,她特別喜愛飛白書;第二,她設置了相關制度以推動書法教育;第三,她為了粉飾治具,提拔任用了不少貧寒書法家。而恰恰是她的這些作為,為推動唐代書法發展貢獻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武則天&飛白書

《通典》云:「太后頗涉文史,好雕蟲之藝」。雕蟲之藝,書法應該也是包括在其中的。《宣和書譜》說她:「喜作字,初得晉王十世孫方慶者家其祖父二十八人書跡,摩拓把玩,自此筆力益進。」

武則天對飛白書的創作,是情有獨鐘的。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武則天天授元年改大獻福寺為薦福寺,以飛白書為寺內凈士院書匾額。《升仙太子之碑》碑額六字也是飛白書。

一代女皇的書法情結——是愛還是責任?

武則天飛白書「仙」字

第二,武則天曾經用飛白書寫大臣姓名並且賜予大臣。第三,在習藝館內,設置了宮教博士十八人,其中專門設飛白書一人教習。

為什麼武則天會這麼喜愛飛白書呢?不少筆者認為,這與唐太宗、唐高宗的喜好分不開關係。

武則天七歲能詩,十四歲入宮,《舊唐書*則天皇后本紀》稱她「素多智計,兼涉文史」。她前後侍奉的唐太宗和唐高宗這兩個皇帝偏偏也是極擅長飛白書的。咸亨三年,唐高宗和武則天駕臨少林寺,唐高宗用飛白體寫下了「金剛波若波羅蜜經」八字,並施捨幡幢、佛像等物品。據《少林寺碑》記載,永淳中,唐高宗兩次幸臨嵩山之下的奉天宮,作飛白書「飛」字賜少林寺,寺僧將其摹寫在寺壁上。武則天親見唐高宗用飛白書創作,應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唐太宗、唐高宗喜好飛白書,武則天耳濡目染,相比也是受了他們倆很大的影響。

一代女皇的書法情結——是愛還是責任?

書法在古代政治上往往也扮演著特殊的角色,賜臣下飛白書有「分賜宰弼,渙揚古風」的用意,它可以使君臣關係更為融洽。甚至傳聞中唐太宗飛白書贈大臣,引發大臣爭搶,更有甚者登上御床搶奪,而唐太宗並不在意,由此可見飛白書粉飾的功能。

二、武則天&官僚體制

唐朝百姓對武則天的評價是「武后君臨,藻翰時欽」。她對宮人的書法教育,尤為注重。

據《新唐書》卷四十七《百官志》記載:掖庭局「掌宮人簿帳、女工。凡宮人名籍,司其除附;公桑養蠶,會其課業;供奉物皆取焉。……有書令史四人,書史八人,計史二人,典事十人,掌固四人。計史掌料功程。設宮教博士二人,從九品下。掌教習宮人書、算、眾藝。初,內文學館隸中書省,以儒學者一人為學士,掌教宮人。武后如意元年,改曰習藝館,又改曰萬林內教坊,尋復舊。有內教博士十八人,經學五人,史、子、集綴文三人,楷書二人,《庄老》、太一、篆書、律令、吟詠、飛白書、算、棋各一人。開元末,館廢,以內教博士以下隸內侍省,中官為之」。

一代女皇的書法情結——是愛還是責任?

這種教育課程,書法設置專科,比如篆書、飛白書、楷書,設專門的老師負責教學,專設飛白,恐怕也是和武則天當時的個人喜好有關。

第二點,鳳閣選用善書者。鳳閣,光宅元年由中書省改置,神龍元年復原名。「書直」在唐政府的很多部門都有設置,《唐六典》卷二《尚書吏部》云:「凡諸司置直,皆有定數。諸司諸色有品直官。」中書省設置「書直」與處理文書有關。武則天看中其書法特長,加以使用。

後來張昌宗搜訪天下文書,以紹京妙識古今,奏請直秘書,在秘書鑒別書畫。除此以外,集賢院與秘書省也是圖書、書畫收藏機構。

一代女皇的書法情結——是愛還是責任?

三、武則天&書法家

武則天在位時期有不少著名的書家,這與沿襲科舉制度有很大的關係。科舉常設的考試科目有六科,「明書」是其中的一項。雖然書法之才在統治機構中占不了什麼重要的地位,但是卻可以粉飾治具,是文治天下的一個輔助。她使用、提拔了幾位書家,如鍾紹京、王知敬、王紹宗等等,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她用人政策的一個體現。

鍾紹京,「初為司農錄事,以工書直鳳閣,則天時明堂門額、九鼎之銘及諸宮殿門榜,皆紹京所題。」從這段記載不難看出武則天很欣賞他的書法,可以這麼說,鍾紹京成為著名書家堪稱是武則天的功勞。武則天寫的《升仙太子碑》其碑陰題記即命鍾書,據《升仙太子碑》,鍾紹京奉敕「勒御書」。武后時張昌宗搜訪天下圖書,以紹京妙識古今,奏請直秘書,寶匣奇蹟,莫不覽遍。

一代女皇的書法情結——是愛還是責任?

殷仲容《馬周碑》局部

王紹宗,字承烈,官至秘書少監。朱長文《續書斷》記載,王紹宗「少貧窶,嗜學,工草隸,居僧坊為之書,取佣自給,凡三十年。佣足給一月即止,不取贏,人雖厚償,輒拒不受。徐敬業起兵,聞其行,以幣劫之,不肯赴。武后召赴東都,褒慰良厚,擢太子文學,累遷秘書少監。當時以書顯名。」據《書斷》記載,王紹宗書法遠追王獻之,近學陸柬之,「其中年小真書,體象尤異……其行草及章草次於真」。王紹宗對書法還是有些鑽研的,自云:「鄙夫書翰無功者,特有水墨之積習,常清心率意,虛神靜思以取之。……聞眠布被中,恆手畫肚,與余正同也。虞即世南也。蓋其雖不臨寫,而研精覃思,歲月深久,自有所悟耳。」張懷瓘《書斷》將其行草列入能品。王紹宗屈為僧書,可見地位很低,是武則天的提拔選用,才使得他成為當時較為出名的書法家。

除此之外,當時與武則天有關的書家還有許多。

王知敬,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擅長隸書,工草及行書,尤其善章草,在當時可謂是書名盛大。

一代女皇的書法情結——是愛還是責任?

王知敬篆書額《明徽君碑》中的 徽字

由於他比較擅長署書,與殷仲容齊名,武則天詔他們二人署寺額。殷仲容題「資聖」,王知敬題「清禪」,俱為獨絕。經文正文也是由王知敬用楷書所寫,683年所立《大唐天后御制詩書碑》,由王知敬書,上刻武則天隨唐高宗來少林寺所作的詩詞。能夠書御詩,應該是得到了武則天的首肯的,這兩件事都證明了,王知敬當時是被武則天賞識的書家,並且常常伴隨武則天左右。

還有一位書家不得不提了,那就是薛曜。

一代女皇的書法情結——是愛還是責任?

薛曜書《夏日游石淙詩並序》局部

薛曜是武則天女兒太平公主的駙馬薛紹的父親,太平公主是武則天最寵愛的,駙馬也是由武則天親自挑選。她很注重門第,因此不難推知,武則天對薛曜也是很滿意的。在從行的大臣中,薛曜書法相對來說較好一些,所以書丹之事都是由他來完成的,武則天不會只用一個有書法特長的人來為她服務,而是首先親近可靠,然後才是書法。

唐玄宗時期開始出現翰林待詔,其中有「書待詔」,以書法的特長為帝王效力,武則天用這些任人物,也有臨時徵用的意思。可見,武則天喜愛書法,也有相當的書法成就。而她最大的能力就是擅長任用書家,為其助興、服務乃至粉飾,使得寒門才子也有發揮一技之長的機會。

作者:墨池方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字體與書體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