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項羽的死亡之謎,未到烏江,自刎或是虛構

項羽的死亡之謎,未到烏江,自刎或是虛構

秦朝末年,天下出現了起義軍,由於秦二世的暴政,結果導致了秦朝各個地區出現了農民起義軍。在這些起義軍中,以陳勝吳廣的勢力為最,只不過最終的陳勝吳廣沒有成就大事,想不到的是劉邦成為了秦朝之後漢朝的建立者。

秦末時期,秦二世在位期間,劉邦只是一個小小的亭長,換句話說這個官職就是可有可無的。不過當時的劉邦雖然是亭長,可他有一個忠實的粉絲,就是蕭何。這時候的蕭何可是秦朝的官員,他在當時是秦朝的沛縣縣吏。這個官職可不低。

後來劉邦選擇了起義,在這之中出現了劉邦斬白蛇起義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劉邦斬的白蛇根本不是現如今常見的蛇,不過在西漢末年,出現了王莽篡位的情況。這個莽字與蛇是同義的,這就難免讓人浮想聯翩了。不得不說這屬於歷史巧合之一。

西漢建立之前,出現了一個重要的爭奪戰,就是楚漢之爭。劉邦與項羽共同爭奪天下,這時候的劉邦手中已經有了蕭何、韓信和張良,漢初三傑已經俱全了。項羽已經成為了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已經屬於盡人皆知的了。

鮮為人知的是,項羽是歷史上唯一的霸王。他稱西楚霸王,也就是在西楚的政權下,項羽開始與劉邦爭天下。項羽用了短短三年,就消滅了歷史上的大秦帝國,這樣的項羽肯定是戰鬥力非凡,其次項羽的智謀也不可小覷。

只不過最終的項羽是失敗者。公元前203年8月,這時候的劉邦剛剛經歷了彭城戰敗,於是劉邦在滎陽招兵買馬。項羽也不甘示弱,於是雙方進行了耗戰,這一耗就是兩年多的時間。後來項羽俘虜了劉邦的父親以及呂雉等等劉氏一家老小。

這樣的情況下劉邦不得不出來應戰,可是當時的劉邦已經人過中年了,論單打獨鬥,絕對打不過項羽。西楚霸王的名聲可不是白叫的。可是劉邦並不傻,絕不會獨自應戰的,後來劉邦定下鴻溝之約,項羽奉還劉邦家小。

可是萬萬想不到,韓信帶人突擊了彭城,而劉邦也由固陵直撲而來。這樣的情況下項羽只好退到了垓下。劉邦和韓信對項羽進行了包圍,之後項羽突出了包圍圈,項羽麾下隨從大部戰死,僅僅還剩28個人。結果項羽逃到了烏江岸,最終自刎。

這就是項羽在大部分人心中的印象,也就是說,項羽在烏江自刎了。可是在一篇報紙的史學專版中,出現了一篇名為《項羽究竟死於何地》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認為項羽的死亡地點不是烏江,而是東城。這就讓人感到詫異了。

這是第一次有史學家提出了項羽沒有在烏江自刎的看法,後人根據這個看法,在《史記·灌嬰傳》《漢書》以及《郡縣圖志》中仍然沒有得到有用的東西。就是說這些史籍中,都沒有記載項羽是在烏江自刎的。這些史籍證明了項羽沒有在烏江自刎。

這個看法除了文章《項羽究竟死於何地》的作者之外,還有在這些史籍資料中,都只是記載了「灌嬰等追羽,赤泉侯楊喜斬羽於東城」,「項藉敗垓下而去,嬰以追項藉至東城,破之,將卒五人共斬項藉」。這就是說,項羽被漢將斬殺在東城,東城距離烏江有150公里的距離,這樣的誤差未免是太大了,顯然有一個說法是錯誤的。

只不過項羽在烏江自刎,流傳了上千年的歷史,後人對此已經是銘記在心了。通過史籍的記載來看,項羽肯定是沒有在烏江自刎的,至於項羽有沒有自刎,大概率是不可能的。項羽最後下馬走著與劉邦的將卒對陣,身上有很多傷,「叢戟攢擊」而死。

無論是史書記載,還是學者進行的研究來看,項羽根本沒有機會到烏江自刎。客觀條件不允許,此時數千漢將重重包圍項羽,項羽根本無法再突破,故而楚霸王死前,沒有到達烏江岸。其次項羽在這時候已經身負重傷,別說自刎了,能夠活著就已經是不錯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古論今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匈奴王陵被發現,內容顛覆歷史,學者:漢武帝非常偉大
年羹堯與雍正本是知己,為什麼雍正殺害了曾經的知己?

TAG:談古論今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