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給女兒!媽媽立遺囑幸福留言卻遭拒收!女兒:我也很委屈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這首兒歌想必大多數人都聽過,能朗朗上口的人也不甚其數。
都說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愛自己的人。
俗話說得好,母女之間沒有隔夜仇,就算有什麼矛盾,也能被愛與親情化解。
而下面這對母女,卻因為缺乏溝通與理解,漸行漸遠。
01
被拒絕的「幸福留言卡」
今年1月,廣東72歲的陳阿姨到中華遺囑庫登記保管遺囑,並為女兒鄭小娟(化名)寫下一張幸福留言卡。
如今,半年的提取時間到了,考慮到陳阿姨尚健在,中華遺囑庫的工作人員打算為母女舉辦一場「幸福留言」傳遞儀式。
沒想到這個寓意著美好的傳遞儀式,被母女兩人同時拒絕,而且兩人都滿懷委屈,這著實令人意外。
到底發生了什麼?
02
媽媽留言給女兒盼多探望
陳阿姨和老伴育有一子一女共兩個孩子。兩人經過多年打拚,在廣州市海珠區購買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
2014年,老伴不幸病逝後,房子被過戶陳阿姨名下,但她住在養老院里。
半年後,陳阿姨聽說她的一位遠房侄子不幸婚變,擔心女兒的婚姻也會不夠穩定。
再考慮到身體情況和之前的過戶經歷,陳阿姨下定決心立遺囑。雖然她還有一個兒子,但還是打算將房子留給自己的女兒鄭小娟。
立完遺囑後,陳阿姨給女兒留下「幸福留言卡」,勸說女兒慢慢改一下性格脾氣,並多多善待她、陪伴她。
陳阿姨表示,儘管女兒每周都會帶她喜歡的東西去養老院看望她,但是每次時間都太短,僅僅是吃頓飯或者是半個小時的時間就離開了。
而養老院其他老人的孩子會陪伴他們的父母聊很久。
因此,她最不滿意女兒的一點就是女兒由於上班忙,很少陪伴她。
更令陳阿姨委屈的是,她認為既然自己打算把房子留給女兒,說明她已經對女兒很好了,女兒也應該善待她。
但是在她希望能換家好點的養老院時,女兒卻一直拖著遲遲不辦。
03
女兒:我就是媽媽的仆人
就在中華遺囑為庫工作人員向女兒鄭小娟表達了陳阿姨的想法之後,沒想到鄭小娟竟然忍不住委屈地哭了:
母親陳阿姨是個非常幹練、要強的人,凡是母親認為對的事情,絕不容許別人解釋。在母親眼裡,女兒就是個被花錢僱傭的僕人。
自己並不希望母親天天拿著錢和房子說事兒,彷彿女兒就是鑽錢眼裡了。
而且,對於幫母親換家好一點的養老院一事,鄭小娟表示,自己和弟弟其實已經開始物色條件好的養老院了,因為需要綜合考慮,還要親自去考察才能做最後決定,所以遲遲沒有辦好。
女兒只是想給母親,一個更好的居住環境,不是故意拖延,母親卻太心急恨不得馬上辦好,不願理解她。
因此,鄭小娟婉言拒絕了母親傳遞的「幸福留言卡」:「媽媽的心意我都懂,但她不太能理解我。」
04
心理諮詢師:愛要說出口
中華遺囑庫心理諮詢師在了解該事件後表示:這對母女互相愛著彼此,卻造成了如今的局面,正是因為她們缺乏正確的溝通方式:
鄭小娟雖然很關心母親陳阿姨,但卻不願意當面跟媽媽說一句「我愛你」。
而陳阿姨認為對女兒最大的愛就算給她房產和金錢。刀子嘴豆腐心的她也不願在女兒面前說句軟話。
心理專家表示:陳阿姨和女兒之間的問題,一方面是缺乏溝通;
另一方面,這對母女可能存在「愛無能」,她們缺乏表達愛的能力。
無論是陳阿姨還是女兒鄭小娟都沒有察覺到,某種程度上,她們傳承了家裡那種自己不喜歡的表達愛的方式——即女兒反而成了另一個自己的母親,心理學中稱其為「強迫性重複」。
因此,她們才會一邊深愛著對方,卻一邊傷害著對方,所有做法,總是與所願背道而馳。
愛的前提是尊重和理解,要多與對方溝通,不要因為愛在心底口難開,而與自己最親的人漸行漸遠!
對於這對母女的故事,大家怎麼看?
歡迎留言。


※求求你們不要再用這些名字了!快遞小哥崩潰了哈哈哈
※少吃水果易患癌?一天要吃滿這些品種這點量,快看看你達標了嗎?
TAG:環球速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