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以為古代戰錘是這樣的?實則真實到顛覆你的「大鎚觀」

你以為古代戰錘是這樣的?實則真實到顛覆你的「大鎚觀」

你們印象中,中國古代的戰錘是什麼樣的?是不是這樣?

或者是這樣?

影視劇中,這樣的戰錘屢見不鮮,比拳頭大多了,一般比人頭還要大,是不是?

然而,真實的古代戰錘其實非常小,小到足矣顛覆你的真實觀。

這麼小,看上去很Q很萌的鎚子,有什麼用?即便是讓人拿著都覺得奇葩,還能實戰?

回答是不僅能實戰,還是儀仗必不可少之物!

這是尺寸非常標準的古代戰錘,而且這種銅錘是屬於份量比較重的,鐵鎚要輕些,沒有銅錘重。

所以,隋唐四猛八大鎚和李元霸掄的那種大鎚,以及大鬧朱仙鎮的岳雲掄的鎚子,就太誇大了。

下面是一些隋唐至宋元時期的鎚子圖:

我國古代的鎚子使用起源很早,應該自有兵器起,就有了這種武器。鎚子這個東西有個非常好的地方,就是製造方便,不需要太高的技術。什麼鋼材、什麼熱處理啊的之類問題,完全不考慮,生冷不忌,只要造出夠份量的金屬疙瘩可以砸人,就 OK 了。

而在南北朝和隋唐時期,鎚子的使用非常普遍,無論是軍陣還是儀仗,都大量出現。

鎚子早期,多是木柄的,自隋唐宋遼起,出現了大量金屬桿的鎚子。從唐開始也出現了專門的有關鎚子的文獻記載。

博物館藏的遼金錘:

到了明清,鎚子依然很普遍。

明代的《出警入蹕圖》中的細節圖:

這是比較標準的明代錘:

明萬曆年間,努爾哈赤還專門組建了一支「鐵鎚軍」。而在後來乾隆年完成的《皇朝禮器圖式》里,綠營雙錘依然是一種制式兵器。

當然,這個款式比較簡單,實際清代鎚子款式非常多,而且大多和這個長得不一樣。清代鎚子大多是前面發的那個蓮花錘的相貌,有個手柄,有個擋或者龍吞。

看到這個綠營雙椎,對比《長安十二時辰》中崔器肩抗的雙錘武器,雖然鎚頭還是比Q版大的多,但以唐朝士兵素質足以掄得動,所以還是讓人欣然接受。

從上面圖片來看,長柄錘適合作儀仗之用,短柄錘則更加適用實戰。那這種小頭鎚子實戰如何呢?

這種戰錘的質量幾乎全部在鎚頭,重心非常靠前,跟一般刀劍的重心完全不一樣。重心太靠前,使用起來比刀劍更難的多。掄出去,再想收回來就沒那麼簡單了,正因如此這種武器基本都是短柄,一尺多兩尺長到頭了,再長則影響實戰功能,基本就沒法用了。因此鎚子大量是近距離貼身肉搏用,正常距離的白刃戰,還是要使用槍、矛和刀劍。

實戰用的短錘幾乎全是成對出現,這樣避免一擊不中就落得下風的局面,好歹我另一隻鎚子還有進攻和防禦性。而依仗用的長柄錘一般都是單個舉著。

俗話說「一錘定音」也是這個道理。這一鎚頭下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揭秘 的精彩文章:

龍泉寶劍鍛制技藝非遺傳承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出現過的冷兵器,你知道幾種?

TAG:冷兵器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