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30年內,糧食中的蛋白質、鐵、鋅等營養都會大幅減少

30年內,糧食中的蛋白質、鐵、鋅等營養都會大幅減少

《柳葉刀—星球健康》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在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的影響下,未來30年內全球糧食作物的營養價值將顯著下降。

30年內,糧食中的蛋白質、鐵、鋅等營養都會大幅減少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南亞、非洲、中東國家等本就面臨饑荒或糧食短缺的居民受到的影響最大,儘管他們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處於全球最低水平。

該研究預測,如果全球碳排放保持現在的增速,在30年內,小麥、水稻、玉米、大豆、土豆等主要糧食作物中包含的核心營養元素如蛋白質、鐵和鋅將大幅下降。從全球人均水平看,蛋白質、鐵和鋅的可供應量將分別降低19.5%、14.4%和14.6%。

30年內,糧食中的蛋白質、鐵、鋅等營養都會大幅減少

健康的飲食不僅要保證卡路里(熱量)的攝入,還要保證獲得足夠的核心營養元素。這份研究指出,在科技和市場的驅動下,2050年,全球糧食總產量會超過現有水平,但由於作物營養價值下降,產量增加並不能彌補營養價值下降的負面影響。

較之生活在富裕國家的居民,生活在中低收入國家的人受到的負面影響更大。他們較依賴植物性食物來源,原本營養攝入水平就很低,再加上這些國家人口總量增長很快,預期在未來會面臨嚴重的營養供應不足。

30年內,糧食中的蛋白質、鐵、鋅等營養都會大幅減少

聯合國上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在氣候變化危機面前,貧富差距很可能會導致一種「氣候隔離」的局面,世界上最貧困人口不僅逃不開氣候變化引發的災害,還會因為缺乏必要的恢復資源變得更加貧窮,從而陷入一種惡性循環。(馮麗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科學》(20190531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大科學時代,單幹還有出路嗎?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