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宇宙的演變可揭示其運作機制,地球上的我們是否是孤獨的存在?

宇宙的演變可揭示其運作機制,地球上的我們是否是孤獨的存在?

當世間萬物匯聚在一起便成了宇宙,它包括時間、空間、物質及所有事物。這個廣闊且多變的世界,具有多區域和多重表現等可被思維認知的聚集體,同時它還被自身的運動所左右。幾千年以來,一直存在一個讓所有人困惑的問題,它和人類的進化史一樣古老:是否有其他行星和我們生活的地球一樣,也可以支持生命在該行星繁衍變遷?在太陽系、甚至是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中,是否也有和人類一樣擁有先進技術的生命類別存在,而此時,他們正在另一個世界主導著該星球上的一切!但這些問題的答案,都需要科學家們用較長的時間來分析和觀察,那麼,現在的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宇宙,以及我們在其中的位置。

宇宙的演變過程可揭示運作機制

如果我們要了解宇宙是如何工作的,那麼就必須知道物理定律如何在空間和時間的極端、黑洞或中子星附近表現,並且,這也是我們必須解答的難題的重要部分。關於宇宙運作方式的探索,科學家們選擇首先研究宇宙中存在的基本構件,它們包括物質、能量、空間和時間,以及在「嬰兒時期」和宇宙進化的極端物理條件下,它們有哪些行為發生,直接解決有關複雜天體物理現象的性質,及其核心問題,比如黑洞、中子星、暗能量和引力波。了解宇宙起源於什麼和它的終極命運,是揭示其運作機制最必要的第一步,而這一切都是從了解宇宙歷史中的大爆炸開始。通過COBE(宇宙微波背景探測器)和WMAP(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進行的調查,它們已經測量了宇宙只有30萬年前的輻射,從而證實了它早期演化的理論模型。

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其他觀測站的觀測表明,宇宙正在擴張,並且其擴張的速度還在不斷地增長,這意味著在遙遠的未來,終有一天任何看夜空的人,都只能看到我們的銀河系及其恆星。在這些未來的觀察者們面前,數十億其他星系都已經退去。而關於推動宇宙分離的力量的起源,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謎,天文科學家將其稱為「暗能量」,它能夠決定宇宙中所有物質的最終命運,因為這個新的、未知的成分,可以占宇宙物質總能量的68%左右。確定暗能量的性質,或許是未來十年天文學領域最重要的探索,它可能是宇宙時間的歷史,它更是位於宇宙學、天體物理學和基礎物理學的交匯點。目前,在X射線和伽馬射線能量下運行的天文台,如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NuSTAR,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和歐洲航天局的XMM-Newton,都正在生成關於緊湊物質條件的大量信息。

地球上的我們是否是孤獨的存在

就宇宙的組成成分而言,主要是由氦和氫這兩種物質組成,當然,你可能會覺得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包含了很多物質,比如,生命本身。但儘管如此,在宇宙的可見物質中,這兩個元素構成了其中的98%。宇宙從最初的簡單狀態到大爆炸後的宏觀宇宙,如果我們想要對這個過程有更多的了解。那麼,我們就必須先知道宇宙中的行星、恆星,以及星系是如何形成的。比如,第一代恆星,如果用我們現在地球上看到的重元素「種植」宇宙需要多長時間?當在宇宙的歷史中有足夠的重元素供應,以允許形成「益生元分子」和類似陸地的行星,這些分子結合在一起有可能會形成生命嗎?

在宇宙探索中,科學家們最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是:宇宙起源是什麼,它又是如何演變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這些星系,恆星和行星蘊藏著怎樣的奧秘!從第一顆系外行星得到確認,到數以千計的行星、乃至成千上萬的行星候選者,我們開始對地球之外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當然,這一切還遠遠不夠,因為在數量如此龐大的星星中,尚未找到一顆星球具備支持生命的環境,關於在發展行星系統中如何形成「陸地級」行星的有利條件,也還沒有明確的答案,這一切都需要尋找和表徵太陽系以外的行星系統探索來解答。想要發現一個能夠支持生命的行星系統,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找到它們。

宇宙主要成分的創造和演變過程

宇宙是如何創造出它的第一顆恆星和星系的?這天文學家必須解決的一個基本問題,因為跟宇宙主要成分的創造和演變相關的許多問題,都與此有關。一旦這些實體被創建,它們將會如何影響後續的恆星、行星,乃至星系的形成?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這些後來的對象只能由第一代恆星創建的元素組成。黑洞代表的是時空中最極端的物理條件,並且在大爆炸之後,產生了一些最具能量的現象,而它們正是測試宇宙理論的最終物理實驗室。目前,科學家們尚不清楚,宇宙是否與第一代恆星產生黑洞、或這些奇異物體是否是由第一代恆星所創造。儘管天文學家們已經研究了數千年的恆星,但是在過去的35年左右的時間裡,他們才能夠從無線電波到伽馬射線進入塵埃狀態。

恆星誕生於我們自己銀河系中的塵埃雲中,我們必須使用更強大的望遠鏡,才能更好的研究宇宙是如何製造出現在圍繞它們運行的恆星和行星。現在,我們所了解的是宇宙具有「泡沫」般的結構。而那些構成可見宇宙的星系和星系團,則集中在一個複雜的支架上,它們圍繞著巨大的宇宙空洞網路。然而,在宇宙中除了有可見部分的「正常」物質以外,科學家還發現其中存在大量看不見的其他物質。而這種所謂的「暗物質」佔到宇宙物質能量總量的27%左右,可見碎片卻僅佔總量的約5%。顯然,如果科學家們要更好的了解宇宙的結構及其形成和演化的過程,那麼,必須首先理解這個重要、但卻看不見的暗物質的分布,以及它與正常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方式。

高能宇宙射線的神秘本質是什麼

科學家們在地面上測量了宇宙射線粒子,其能量高達1020電子伏特,這比我們在最強大的人造粒子加速器中所獲得的能量還要更多。這也是天體物理學中最大的謎團之一,這些粒子是如何通過自然宇宙射線加速器獲取到如此多的能量?很多人都認為,大多數的宇宙射線來自超新星爆炸,當大質量的恆星爆炸發生時,它們會將大部分爆炸物質送入太空,而膨脹的衝擊波,則可以破壞星際原子,並將碎片加速到難以想像的高能量。並且,對於最有活力的宇宙射線而言,其他未知的災難性現象也可能起作用。科學家們將他們的研究上升到了更高的高度,以直接測量太空中的粒子,被稱為CREAM(宇宙射線能量學和質量研究)的宇宙射線探測器也已經發射到南極上空的平流層,以長時間充滿氦氣球。

宇宙射線在與探測器上方空氣中的原子核碰撞之前是什麼樣子的?研究人員可以通過將探測器放置在地球大氣層的99%以上,從而得到更好地信息進行分析。每個入射宇宙射線粒子的能量和方向,都能被CREAM測量到,並且還能通過測量其電荷來識別粒子的類型,從而為粒子的起源和加速機制提供線索。國際空間站為高能宇宙射線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監測平台,該站允許長期監測代替多個有限持續時間的氣球飛行,可提供直接、無阻礙的進入宇宙射線而無大氣干擾。從海拔高達120000英尺的地方,CREAM已經在南極上空飛行了七次,累積了超過191天的數據,空間站上較長的曝光時間允許測量更高的能量。通過宇宙射線的神秘本質,也提醒了我們對已知宇宙知之甚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貓 的精彩文章:

地球熱島效應!全球最熱的6月出現,46度,50度,還會熱嗎?
105公里/小時!風暴巴里將變颶風,而東太平洋新低壓又出現了

TAG:環球科學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