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皈依的時候,這一點,所有人都應該知道宣化上人原聲開示

皈依的時候,這一點,所有人都應該知道宣化上人原聲開示

點擊聆聽

菩薩初發心要皈依三寶、求受五戒

宣化上人

菩薩初發心,也就是才開始信佛,發菩薩心,想要行菩薩道的人。菩薩初發心的時候,應該先皈依三寶,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旁生,不做畜生。這三皈依,是開始信佛的條件。

然後又要受五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受了五戒,若能嚴持五戒,就是不犯戒。在這五戒裡邊,每一戒都有五位護戒善神,所以共有二十五位善神來保護著你,令你逢凶化吉,遇難成祥。但是可要守戒,要時時刻刻不犯戒,這五五二十五個護法善神,才會常常保護著你。

在受三皈依的時候,不是在誰的面前都可以受的,必須要在僧人的面前求受三皈;僧人就是出家人,不是在家人可以授三皈的。皈依佛,就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皈依法,就是皈依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一切尊法;皈依僧,就是皈依所有的賢聖僧,也就是出家人。不能皈依在家人,因為在家人不是三寶。所以這一點,所有的人都應該知道。

在這個國家,有很多不懂佛法的人去皈依在家人,這是不合法的。皈依三寶後,就是佛的弟子;若沒有皈依三寶,就不是佛的弟子。佛教里,並不是剃了頭,沒有頭髮了,這就是出家人了,不是的!誰都可以剃頭,但必須要受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這些都受了之後才算。不是受了五戒就是出家人了,必須要受十戒才是個沙彌,受了二百五十條戒是個比丘,再受十重四十八輕戒,這是初發心的菩薩。絕對不可以拿著魚的眼睛,就當珍珠來用,所謂「魚目混珠」,這是錯誤的。

菩薩初發心,也不一定就是菩薩了,他是才往菩薩那條路上走。初發心就好像種子種到地下,剛剛生出一個芽來一樣。生出一個菩提芽,並不是說這就是菩薩了,這是沒有長成的菩薩,沒有修成的菩薩。我們人不但是菩薩,而且人人都可以成佛,沒有一個人不能成佛的,只要你修行,哪一個人都會成佛。所以菩薩初發心,有的發發心,又不發了,這就是讓菩提芽又幹了,變成焦芽敗種──芽壞了、幹了,種子也壞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真實的故事宣化上人追思紀念專集
管理川河、海洋、水、火、風的神華嚴經淺釋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