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產後什麼時候來月經有講究,何時說明身體恢復的好?
產後,寶寶脫離媽媽溫暖的子宮,來到這個活色生色的花花世界,媽媽體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也隨之急劇下降,至產後1周時已降至未孕時水平。
月經何時恢復有講究,對於不母乳餵養的媽媽,月經通常在產後6~10周就恢復了,在產後10周左右恢復排卵。母乳餵養的媽媽的月經恢復就不那麼積極了,她們雖然平均在產後4~6個月恢復排卵,但是有的媽媽哺乳期間月經一直不來潮。
分娩以後,對於母乳餵養的媽媽,寶寶定時吸吮乳頭的刺激可導致垂體泌乳素大量並規律地分泌,使血中催乳素水平規律的間斷性提高,從而抑制了下丘腦和垂體相關激素的分泌,並且血中催乳素的升高還可降低卵巢對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使分娩後卵巢功能仍處於抑制狀態,故在分娩以後若定時規律地哺乳一般維持媽媽閉經,這種情況屬於生理性,是正常的,媽媽們不必恐慌。
產後媽媽的月經,最早產後一個月月經復潮,最晚產後一年甚至更長恢復。
如果哺乳不規律或哺乳次數減少時,血中催乳素不足以抑制卵巢功能時,產後的媽媽就可能表現出不規律的月經。
停止喂母乳後,不規律的月經能恢復正常嗎?
通常不哺乳的媽媽在產後1~2個月由於血中催乳素下降,對下丘腦激素GnRH的抑制解除,月經即逐漸恢復正常,若超過3~6個月未見月經來潮,您就需要就醫檢查原因。
需要注意的就是:產後較晚月經復潮的媽媽,首次月經來潮前多有排卵,故哺乳媽媽月經雖未復潮,卻仍有受孕可能。做好避孕至關重要。
月經是發生於女性排卵後的子宮內膜的剝脫,排卵的恢復與是否哺乳及哺乳時間長短有關,而和身體恢復的好壞沒有一毛錢關係。
產後的媽媽如何判斷自己的身體恢復的好不好呢?
不是通過月經的恢復時間,當然也不是母乳的好壞決定。而是通過自己精神狀態、體溫、血壓等生命體征,還有就是產科醫生的查體來判斷。
子宮是一個有腔壁厚的肌性器官,呈前後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約50~70g,長7~8cm,寬4~5cm,厚2~3cm,約5ml。
隨著妊娠進展,胎兒、胎盤及羊水的形成與發育,子宮體逐漸增大變軟。至妊娠足月時子宮體積達35*25*22cm;容量約5000ml,增加約1000倍。重量約1100g,增加近20倍。
寶寶出生以後呢?胎盤娩出後,子宮圓而硬,子宮底位於肚臍下面一橫指。
產後第一天,子宮底的高度會略上升至與肚臍平行,以後每天下降1~2cm,至產後10天子宮降入盆腔內。其大小也會和孕前差不大,或者稍大一些。
產後的媽媽都會有深刻的印象,每天護士都會給媽媽監測體溫、血壓、心率,查房的醫生除了正常的詢問媽媽有無不舒服,查體也會觀察媽媽有沒有下奶,教媽媽正確的哺乳方式,還有一項重要的查體就是「按肚子」和觀察惡露的情況,這就是觀察媽媽的子宮恢復的好不好,宮底在哪裡?有沒有如期下降?以評估子宮的收縮情況。
出了院的媽媽如何觀察子宮收縮的好壞呢?
如果子宮復舊不全或宮腔內殘留胎盤、多量胎膜或合併感染時,媽媽的惡露量會增多,血性惡露持續時間延長並有臭味。產後通過觀察惡露,我們的媽媽也可以評估子宮的復舊,並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
產後42天的母嬰同檢也就華麗麗的登場了!
因為在生完寶寶後,除了乳房外,媽媽的身體其它的器官若恢復到孕前的水平則需要6周左右的時間。所以目前醫生選擇42天對產後的媽媽做一次全面的檢查,包括全身健康狀態、盆腔器官的恢復、嬰兒的生長發育及哺乳的情況等。
產後42天媽媽需要檢查的項目:
1.體重:通過測量體重有助於判斷媽媽在產後是否體重增加過快,否則會影響到奶水質量和身體恢復。
2.血壓:懷孕時孕媽媽的血壓會發生變化,產後需要醫生測量血壓,是不是恢復到孕前水平,這項對於妊娠合併高血壓的媽媽尤其重要。
3.血常規:對於妊娠合併有貧血、產後出血、感染的媽媽來講,複查血常規尤為重要!
4.尿常規:複查尿常規一方面有助於判斷妊娠期合併高血壓的媽媽身體是否恢復,另一方面有助於判斷產後媽媽是否合併尿路感染,以便及時給予治療。
5.切口檢查:對於剖宮產或者側切的媽媽,醫生還需要檢查媽媽的會陰或腹部傷口的癒合情況。
6.盆腔器官檢查:子宮從孕前至生寶寶之前,由雞蛋那麼大小增加到氣球樣大小。複查最重要的是通過盆腔彩超判斷子宮位置是否恢復到孕前水平,有無脫垂、宮腔內有無殘留。
7.婦科檢查:包括醫生使用「鴨嘴」般的窺器檢查,陰道分泌物檢查以及外陰傷口的愈和情況等,除了觀察陰道分泌物也就是白帶的量、顏色、氣味和性質,醫生還會觀察有無陰道和(或)直腸膨出等,並通過雙合診檢查子宮的大小、位置、子宮頸有無裂傷、炎症以及附件和子宮周圍組織有無炎症、包塊等。
8.盆底功能測評:無論是懷孕還是經陰道分娩,都會對盆底肌肉造成一定的損傷。有部分媽媽產後出現尿失禁、腰疼、尾骨疼痛等不適。通過複查可以了解盆底功能有沒有損傷,這樣可以判斷媽媽們的恢復情況,並給出治療和針對性的建議。
9.乳房:主要檢查媽媽們在乳房不適和哺乳上的困難,並給與必要的指導。
10.避孕指導:上面付虹醫生介紹過,即使在哺乳期間或者月經尚未恢復之前,有些媽媽就恢復了排卵,醫生會進行避孕指導,以防媽媽在身體還沒有恢復時再次懷孕,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11.情緒指導:有部分媽媽在產後情緒上會有所波動,但是時間不會持續太長,若超過兩周,那很可能是患上了抑鬱症。醫生會建議看精神心理門診。
值得注意的是,若媽媽妊娠合併其他疾病,還需要對相關疾病進行複查評估!
一鍵關注「付虹醫生」,開啟健康的生活模式!


※闢謠:產後的媽媽月經不來不會懷孕?付虹醫生告訴你正確答案
※婦科真相之:褐色白帶的成因?
TAG:付虹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