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老人常說,聰明的寶寶說話晚!醫生:碰上這些情況正好相反

老人常說,聰明的寶寶說話晚!醫生:碰上這些情況正好相反

糖寶媽媽發現自己家孩子都一歲半了還不會說話,可是看看別人家一歲多的孩子,不僅會說話,還能背誦一些簡單的唐詩,自家孩子簡直差太多。

自己焦急,心裡羨慕那些「小話嘮」,可是每次這樣想的時候,家裡的老人就會說貴人遲語,不用管,等長大了自己就會說話了。

難道真這樣放任不管嗎?糖寶媽媽拿不定注意。

其實寶寶說話這件事,雖然確實是因人而異,但是說話晚什麼都不管也是不行的。

一、寶寶為什麼不開口?

1、聽力障礙、發音器官異常

家長如果在新生兒出生後及時去醫院進行聽力篩查,就可以提前進行干預。家長也可以通過觀察寶寶舌頭,看一看舌系帶是否過短,及時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治療。

2、智力發育落後

寶寶說話晚,平時家長也要多觀察寶寶是否行動遲緩、表情獃滯、發育明顯落後於同齡人,如果有這些情況的話,可能是寶寶發育遲緩,應及時向醫生尋求幫助。

3、自閉症

患有這個疾病的寶寶會有語言和溝通障礙,無法與他人正常交流,容易迴避他人的目光,封閉在自己的世界。在嬰幼兒時期會通過哭鬧或尖叫表示不滿;再稍大一點,不能正確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不理解他人的話,興趣和活動有限,還喜歡做一些重複性的動作,如轉手、拍手等。

如果寶寶語言發育遲緩、有異常行為時,家長記得帶寶寶去看醫生,確診後越早治療越好。

4、環境因素

排除上面那些因素外,寶寶的語言發育會受到周圍環境很大程度的影響。

比如:父母沉默寡言、沒有跟寶寶「交流」,所以寶寶不想說話了;

父母沒有做正確地引導,要麼太心急,要麼不給寶寶說話的機會,事情包辦,好嘛,寶寶「一氣之下」乾脆不說了;

還有就是家長說話讓寶寶模仿起來太困難,家長說話太快、太長,家裡人說不同種類的方言,寶寶學不會啊。

……

如果是因為這些原因造成的,那家長是大可不必太著急,只需要好好引導就可以了。

二、怎麼幫助寶寶開口呢?

0~3歲是寶寶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家長一定不要忘了進行正確的引導。

1、及時給寶寶反饋,寶寶在大概2~4個月的時候,就會發出咕咕聲了,你可以跟他對話,模仿他的說話,同時在4~6個月加入一些大人的話,讓他學習,之後在逐步引導

2、在平時的生活中,將物品與語言結合,讓寶寶認識這些東西,鼓勵他去說,就算是寶寶剛開始說不清楚,也不要太著急,慢慢來引導。

3、帶寶寶多跟同齡的小夥伴一起玩耍,同齡寶寶的話最容易模仿了,絕對是一個很好的老師,這樣還可以幫助孩子交朋友,發展社交能力。

4、多給寶寶讀一些繪本故事、對寶寶唱兒歌念童謠,通過這些能讓寶寶感興趣的事情,鼓勵寶寶學習說話。

總之啊,家長要給寶寶學習說話的機會呀,如果你都沒有讓寶寶學過、練習過,怎麼就能指望寶寶能一步登天,成為「小話嘮」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月呵護 的精彩文章:

「我也想好好照顧孩子,可實在是力不從心!」有一種痛叫產後腰痛
讓寶寶忍受痛苦的不是疾病,而是寶媽的錯誤做法

TAG:十月呵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