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玄宗娶楊玉環,為何沒有大臣反對,楊玉環進道觀含有答案

唐玄宗娶楊玉環,為何沒有大臣反對,楊玉環進道觀含有答案

中國古代是一個禮治社會,對禮儀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人倫關係」又是禮治社會的核心內容。既然如此,為什麼唐玄宗還能佔有自己的兒媳婦呢?這個顯然是違背人倫關係的呀。

還有,我們知道,皇帝在禮儀上要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大臣們必定會喋喋不休地給皇帝進諫。比如漢初劉邦想廢掉太子劉盈,立自己喜歡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於是大臣們就反覆不斷地勸說,最後連已經不問世事的張良也出面幫忙。再比如明朝皇帝朱厚璁想認自己的生父為「皇考」,也因此和大臣們進行了數年的「大禮議」鬥爭。由此可見,古人對禮儀確實是非常重視的。

既然古人對禮儀十分重視,為何當唐玄宗娶兒媳婦楊玉環的時候,卻沒有大臣們站出來,批評唐玄宗做得不對呢?既然沒有大臣站出來批評唐玄宗,那就是認為唐玄宗所作所為,並沒有「失禮」的地方。

唐玄宗娶自己兒媳婦了,卻還說他沒有「失禮」的地方,這如何理解呢?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來看唐玄宗是怎麼操作的。

第一步,讓楊玉環與兒子李瑁分開。

唐玄宗本來很寵愛李瑁的母親武惠妃。但武惠妃去世了,唐玄宗心裡鬱鬱寡歡,於是太監向唐玄宗推薦了楊玉環。

唐玄宗一見楊玉環,果然非常喜歡。但是,就算喜歡,也不能直接就要過來,必須要有一些籌劃。於是,唐玄宗第一步,就是讓楊玉環到道觀去為自己的母親(也就是李瑁的奶奶)竇太后祈福。這樣一來,楊玉環就不得不與李瑁分開了。

有人可能會問,唐玄宗讓楊玉環當道姑,楊玉環就當道姑啊?難道李瑁和楊玉環不反抗嗎?其實,這就是「禮儀」在發揮作用。唐玄宗是讓楊玉環給唐玄宗的母親祈福,這是一個關涉「孝」的問題。「孝」是人間倫理的最基礎問題,是立身之本、立家之本,立國之本,李瑁和楊玉環能反對嗎?

更何況,這是來自於皇帝的命令,還關涉到「忠」的問題。兩個大問題擺在李瑁和楊玉環面前,他們沒有任何一點反抗的機會。

第二步, 提高楊玉環的輩分。

唐玄宗讓楊玉環給竇太后祈福的時候,並沒有說讓她以「孫媳婦」的名義,而是以「道姑」的名義。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不以「孫媳婦」的名義,楊玉環的輩分自然就不會局限在「孫輩」了。

同時,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有「一代不管一代」的說法。也就是說,對於「孝」的理解,都是這一代的事情,一般與隔代沒有關係。因此,唐玄宗讓楊玉環給他的母親竇太后祈福,而不是給別人祈福(比如李瑁的母親武惠妃),他這樣做,顯然是大有深意的。也就是要抬高楊玉環的身份,至少達到讓楊玉環成為竇太后兒女輩的那種既成事實。

第三步,讓李瑁和楊玉環斬斷關係。

楊玉環和李瑁分開了四年,唐玄宗一直不說讓楊玉環還俗。李瑁肯定是等不及了,肯定是問了唐玄宗情況。唐玄宗說,你等不得,那就重新給你選一個壽王妃吧。於是,就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新的壽王妃。

這樣一來,雖然並沒有說讓楊玉環與李瑁離婚,但因為壽王妃另有其人,實際上,楊玉環與李瑁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再加上之前已經把楊玉環的輩分抬高,這樣,就為唐玄宗把楊玉環迎進宮,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不過,不忙,唐玄宗還有更穩妥的措施。

第四步,讓時間稀釋矛盾。

唐玄宗給李瑁娶了新的壽王妃後,唐玄宗並沒有立刻就把楊玉環娶進宮,而是又等了一年。唐玄宗為什麼要又等這一年呢?

其一,讓時間稀釋李瑁心中的憤懣。李瑁已經有新的壽王妃,他的情感應該發生轉移了。而且經過五年的時間,李瑁心理上已經接受了此生不可能再與楊貴妃在一起的事實。這樣,李瑁就不會激烈反抗了。

其二,讓時間稀釋大臣們心中的疑惑。大臣們對之前唐玄宗的一切操作,其實都沒有任何意見。因為唐玄宗沒有做錯任何事情。當五年後,唐玄宗決定把楊玉環娶進宮的時候,有了時間的稀釋,大臣們也認可了這件事。就算不認可,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了。所以最終並沒有任何大臣表達異議。

老謀深算的唐玄宗,就這樣一步一步實現了把兒媳婦變成自己老婆的目的。

(參考資料:《新唐書》《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朱棣為何在32歲以後就不生孩子了,那一年朱棣究竟遇到了什麼
乾隆一生有三任皇后,他最愛誰,她們的結局分別是怎樣的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