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改變歐洲的三場中國戰爭,前兩場中國贏了,卻害慘了歐洲!

改變歐洲的三場中國戰爭,前兩場中國贏了,卻害慘了歐洲!

亞馬遜雨林中的一隻蝴蝶,輕輕的一震翅,或許就會引發美國一場龍捲風。同樣,發生在東亞中國的戰爭,卻可能影響到歐洲各國的命運。

在中國歷史上,一共有過三場戰爭深刻改變了歐洲,前兩場中國都贏了,卻「禍害」了歐洲,但第三場中國輸了,卻拯救了歐洲文明!

漢匈之戰

漢匈之戰的結果,除了匈奴被打的差點滅族之外,還有一個悲催的苦主,這就是羅馬帝國。

本來,匈奴與羅馬帝國相隔萬里,一個快樂的生活在東亞大草原上,一個瀟洒的做西方土霸王,卻因為漢朝,讓兩者有了多次親密接觸。

在大漢兵鋒之下,除了投降的匈奴之外,還有一部分逃出生天,西遷至中亞,後來又來到了歐洲。在東亞,這幫殘兵敗將不算什麼,但在西方,這批匈奴人卻成了裁決人間的至高神!

匈奴人一路滅國無數,猶如一把鞭子,不停的抽打沿途各個民族國家,為了生存這些人不得不西遷,引發歐洲史上規模最大的人口大遷移。更為重要的是,匈奴人還是對羅馬帝國動手了,尤其是被稱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不僅導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還和日耳曼部落一起滅了西羅馬帝國。巔峰時期,匈奴人征服了半個歐洲,包括羅馬帝國在內,無數國家向其納貢。

唐突之戰

唐突厥戰爭極為短暫,其中一個原因是,早在唐朝之前,突厥就分化為東西突厥,所謂合則強、分則弱,所以唐朝相對討巧,難度不如漢匈之戰。因此,在公元630年和657年,就分別徹底擊敗東、西突厥。令人意外的是,唐突厥戰爭卻又一次「害慘」了歐洲。

但與匈奴人一樣,一部分突厥人在唐朝兵鋒之下,也不斷西遷,進入了中亞和西亞。甚至後來先後建立加茲尼王朝、塞爾柱帝國、花剌子模帝國(被蒙古滅亡),稱霸中亞、西亞地區。直到後來建立了奧斯曼帝國,於是羅馬帝國和歐洲再一次成為苦主。

1299年,奧斯曼國家獨立以來,就一直擴張。1396年,在多瑙河畔大敗匈、法、德等國組成的十字軍10萬人,征服巴爾幹半島。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就是如今的伊斯坦布爾。

奧斯曼帝國對於歐洲文明的影響,可謂深遠加深遠,猶如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掛在歐洲人的頭頂,讓歐洲人膽顫心驚了幾百年。所以,一戰之後,西方國家千方百計的要解體奧斯曼,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宋蒙之戰

宋朝與蒙古的戰爭,看似只發生於東亞,其實拯救了歐洲,甚至拯救了世界。

原因很簡單,蒙古帝國戰線很長,但兵力卻有限,宋朝頑強抵抗了半個世紀,自然導致蒙古帝國投入其他地方軍力變少。

尤其是第三次蒙古西征,因為蒙哥大汗喪命釣魚城之下,於是為了爭奪汗位,西征軍隊就此撤回,從此再也沒能組織西征。試想一下,如果蒙哥大汗不死,第三次西征會打到什麼程度?埃及,以及與埃及一海之隔的南歐、西歐可能都不能倖免。

可以說,東亞的中國戰場,有力的支持了西線戰場。宋朝抵抗的越激烈,時間越長,對歐洲人貢獻越大。話說,二戰的時候,也是東方中國戰場,有力的支持了歐洲戰場,中國人又為歐洲人做了一次大貢獻。

國學大師錢穆評價一針見血,「佔領中國,蒙古的武力也因與中國相戰消耗極巨,宋亡而蒙古亦趨衰弱......整個蒙古帝國的衰亡,主要始於中國」。可見,宋朝的確拯救了歐洲文明。

客觀的說,前兩次發生在東亞的戰爭,的確「害慘」了歐洲,尤其導致東西羅馬帝國的滅亡。然而第三次戰爭,卻拯救了歐洲文明。

值得一提的是,歐亞大陸較為發達的文明地區,唯獨西歐沒有遭到蒙古入侵破壞,而西歐能在近代率先崛起,這兩者之間有沒有必然聯繫?而且,蒙古帝國入侵之前,中國文明、伊斯蘭文明等都比歐洲發達,為何遭到入侵之後,卻變得愈加保守封閉落後?蒙古帝國對文明究竟有何影響,還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可惜如今中國學者鮮有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雜評 的精彩文章:

英國祖先外貌之謎,專家復原之後顛覆認知:黑皮膚、黑頭髮!
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到底敗在何處?事實簡單到令人不堪回首!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