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愛才、惜才,但這四類人即便才華再高,他也不會重用

曾國藩愛才、惜才,但這四類人即便才華再高,他也不會重用

在湘軍集團這支龐大的隊伍中,曾國藩作為最高領導,將麾下人才分為了幾等,並根據他們不同的特點予以任用。不過在用的同時也會有一些禁忌,曾國藩的用人禁忌大致有四個,即四種人不能重用。

第一種,不勝繁巨之人不能重用。

繁是事務繁多,巨是關係重大。繁和巨疊加在一起,任何一方面失誤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這就促使曾國藩在用人時就會考察這兩方面的能力。一般來說,具有這種工作性質的人往往都是高層領導,因為對於那些統領、高官們,曾國藩特別提出來「繁巨」這個概念。

在任用郭嵩燾一事上,曾國藩就認為他不能勝任繁巨之事。郭嵩燾很早的時候就與曾國藩有交情,也是同科進士。同治元年的時候,曾國藩的攤子已經很大,官居兩江總督,其時,李鴻章也在上海立足,出任江蘇巡撫。李鴻章建議讓郭嵩燾出任蘇松太道。

不過曾國藩不以為然,說郭嵩燾的脾氣為官場難容,如果任用他擔任此職,將來必惹麻煩,即誤了他自己也會誤了公事。客觀地說,曾、郭相似二十餘年,曾國藩素有知人之明,看出郭嵩燾文人氣質太重,性格直而偏激,思想敏銳勝於常人,知而必言,言必激怒他人,不宜做官。

但李鴻章一心想要鞏固自己的地盤,感到郭嵩燾即便有曾國藩所說的缺點,也畢竟是自己人,怎麼說也比原來江蘇的官員可靠,因此堅持保薦。但為了照顧老師的面子,李改薦郭嵩燾任蘇松糧道。

後來,李鴻章又一再地向曾國藩提議推薦郭嵩燾擔任更重要的職位,最後曾也同意了。幾次提拔之後,郭嵩燾最終當上了廣東巡撫。可到了廣東之後,郭嵩燾還是出了問題,幹了沒幾個月就將地方上的人都給得罪了,最終落得個革職留任,後來還被朝廷直接免職回家了。由此可見,曾國藩的眼光還是毒辣的,如此的一個人,在使用的時候確實應該慎重考慮。

第二種,才高德薄、名聲不佳的人不能重用。

曾國藩認為這種人在舉薦提拔的時候一定要慎重,有的人才能非常高,但是德薄。德薄倒不是說沒有品德人格,而是指個人修養不足。這樣的人曾國藩也遇過不少,周騰虎就是其中一個。

周騰虎的名氣聽起來不大,但他卻是曾國藩第一幕僚趙烈文的妹夫,在趙的舉薦下,周騰虎一度受到曾國藩的重用。我們知道,湘軍的軍餉主要依靠厘金。周騰虎其人在籌辦厘金方面很有辦法,也較有成效。因此,曾國藩就想將他提拔到一個更高的位置上。

可讓曾國藩意外的是,他每一次提拔周騰虎都會招來天下輿論的反對,到後來甚至被輿論所不容,搞得曾國藩十分被動,周騰虎最後也因此鬱鬱而終,三十幾歲就去世了。

說到底,周騰虎其人有才能,不足的就是德薄,將他提至高位很難讓人信服。經過這次教訓後,曾國藩後來在提拔人才的時候,都會顧及天下輿論這方面,對才高德薄之人持慎重態度。

第三種,升遷太快的人,暫時不能重用。

清代官場向來講究論資排輩,通常情況都是為官一任為三年,因此,三年一升遷是正常的速度。不過快速超車的人總是不在少數,比如惲世臨等人,經曾國藩的舉薦,兩年內連升三級,由道員升任巡撫。但後因名聲不佳,升遷太快而被彈劾降職。

同治四年九月,清廷打算讓李宗羲署漕運總督,徵詢曾國藩的意見。他認為一歲三次升遷,已經是非常的禮遇了。李宗羲雖然為官清廉,但才略稍短,如果做封疆大吏,未免晉陞過快,還需經過歷練。

第四種,本人不願意做官的人,或不願意受人恩德的人,就不要違背他的意願,否則舉薦反成讎隙,費力不討好。

這種事在曾國藩身上倒是沒有出現過,但他也是深有體會。因為毛鴻賓(時任兩廣總督)曾舉薦過郭嵩燾擔任廣東巡撫,李瀚章為廣東布政使。等到郭嵩燾上任後,毛鴻賓就時不時露出有恩德於郭的神態,最終導致兩人發生矛盾。

兩人先是爭奪權力,後來發展到彼此切齒、恨之入骨的程度。平心而論,郭嵩燾並不是一個十分想當官的人,也不是一個喜歡受人恩德的人,毛鴻賓這種做法讓他覺得很不舒服,這才導致了毛鴻賓吃力不討好,朋友變為仇人的齷齪事。曾國藩以此為鑒,所以很重視這一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代督撫手握實權為何沒人造反?不是不想,而是有三個硬傷
她是道光的嫡皇后,卻陰差陽錯幾次更換葬地,以致死後不得安寧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