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留在香港這麼難,我為什麼還是沒有離開

留在香港這麼難,我為什麼還是沒有離開

「一個人的咳嗽、貧窮和愛無法掩藏」,年輕人的疲憊也是一樣,會在你儘力偽裝的間隙里無所遁形。

1

在地鐵上,可以不必假裝「我很快樂」

Instagram上有一個話題#mtrsleepers#,Po主記錄了香港地鐵上睡著的年輕人。這些照片里的香港年輕人,坐在地上、攤在地鐵站的長椅上、在等待下一列遲遲不來的地鐵時靠著牆壁也能睡著。

相冊中港人的睡姿,談不上得體,工作一天的女白領粉底都已微微脫妝,蹭在了地鐵的扶手玻璃板上;把背包緊扣在胸前的男生仰著頭張著嘴。

港人的壓力從來不是秘密。18年初美國一項年度調查報告顯示,在調查的55個國家,香港在「不快樂國家或地區」中排名第七。

18年6月,香港的網紅托哥(Torres)在地鐵內做了一項測試。在擠滿人的車廂中突然開始唱一首粵語歌《世界真細小》,這是一首很正能量的歌,Torres在每一句後都停下來邀請乘客合唱,結果全場無聲。Torres跟記者說「平日坐地鐵覺得車廂很靜,「個個都好似好慘咁」,才想拍片發放正能量,讓大家開心一下。」結果最後唯一一個跟著他拍手的,是一個外國人。

香港網友在Toress的Facebook下面留言,有人說光看視頻尷尬癌都要犯了,有人說羊群效應,也有人無奈:

「如果這個車廂里的香港人有一半能有反應,可能已經是國際新聞。香港人好難快樂,Try more」

2

被房價榨乾的港漂青年

疲憊的不僅是香港本島的青年人。從內地赴港的港漂青年也被這裡的巨大的壓力裹挾,房價是繞不開的話題之一。當然不乏TOP3畢業生,讀的是所謂「神科」,不用陷入以薪養房/樓的窘迫境地。

但大多數的畢業生仍然是還可以的學校/專業畢業,拿著還可以的薪資,不願意完全放棄生活品質去住公屋、和4、5個人合租,但也拿不出更多的錢去租大圍區(香港的高檔住宅區)一個兩居。

網易《看客》曾經報道過一位港大學生Jessica找租房的經歷——從內地來香港的Jessica,畢業於香港大學,目前已從事金融行業兩年,和房東合同到期後選擇新的房子。

香港有一種特色的「劏房」,劏即「分割」。在香港,業主或二房東會將一個40平方米單位的內部隔成3至4個小房間,每個小房間即為一個「套房」。一般來說,劏房面積由幾平方米到十平方米不等,每個月租金則要四至七千元港幣(約合三千至五千多人民幣)。

圖片中的房子不過兩隻手臂展開的寬度,這間房子的租價為6800元港幣(約合5600元人民幣)。在香港,劏房的租客通常為草根階層、新來港人士或單身人士。棲身於香港劏房的群體,過著一種港式的「蝸居」生活。

我們在TVB里看到那些公寓,怎麼也有80平的大小,更加符合港漂在內地習慣的「家」的定義,還有高高的樓層和香港不眠夜的金色夜景。真實生活不是TVB,卻比TVB更加殘酷,美好的夜景是要花錢的。一個月1萬的合租房租,很多時候普通港漂還是只能把這樣的房子當成自己一個目標,然後轉身去租更便宜的。

圖/網易·看客 | 這樣的房子月租可能到3萬元港幣(約合2萬5人民幣)的月租金,從事金融行業的Jessica月薪為16000元港幣(約合人民幣13000元),若租在大圍這套「豪宅」,僅有3人合租的話,則需要月租10000元港幣,占其月薪的60%

3

夢想的一切早已標好價格

香港當然也有不坐地鐵的90後、00後,他們可能上下班或上下學都有自己家的車接送。但壓力也並非不存在。在這裡,還有一種暗地裡貼在你頭上的隱形標籤,叫「階級」。

香港一家本地的媒體有一篇文章叫《香港階級論:家庭背景如何影響一生前途》,這篇文章詳細揭開香港階級的面紗,原來曾經被群嘲的「贏在射精前」的香港中產教育理論,雖然無稽可笑,但不是無據可循。

香港獨有的社會文化中,家庭背景是否會影響一生的前途?

香港最頂層:塔尖的政商精英

這一層級的人,來自億元級別富豪、頂尖專業人士/上市公司高層和政府高官。

億萬級別的Super Rich,大部份都是商人,他們的企業是各行各業的龍頭。高級專業人士,在法律,醫學,測量,會計等專業領域獨當一面,是行業精英。最典型的包括我們經常在港劇中看到的各類職場人,或者CEO,CFO,COO等各類CxO人士。

塔尖的子女,清一色都在國際學校(例如German Swiss,英基,CIS等)或在英美名校接受最上乘的教育,畢業後順理成章進牛劍、哈斯耶等頂尖名校,畢業後,又大多進入投行,對沖基金和其他頂尖企業,月入50,000起跳。部分做幾年野,得到一點社會經驗後,便回到家族企業,管理上億元的資產。

香港中產:被誤解為「好有錢」的人

這一層級的人,也是術業有專攻只是未能達到頂尖的專業人士,或中小企業的老闆、公務員(和國內公務員待遇可不同)。香港中產是最被誤解的一個階級。看似是社會精英,但其實距離塔尖的距離,是普羅大眾無法想像中的遙遠,要維持體面,並沒有那麼容易。

圖/網路 | 老港劇里有不少這樣的中產故事背景

香港中產的子女,成長背景有著極大的Variation。父母輩教育方式沒有固定的模式,從普通平民學校而且「放養式」不干預管教,到讀名校或國際學校再加高壓式都有,加上個人的天賦和後天的自我要求,這一層的年輕人或者實現階級躍遷,或者墜入塵埃從此平凡。

平民百姓:各行各業的中流砥柱

「粗略來說(以及政治不正確來說),月入3-4萬以下的,基本上都可以歸類為非中產(或Lower middle class)的平民百姓。」

他們子女縱然也有機會入讀名校,但越來越成為「個例」而非「主流」。與「寒門再難出貴子」相似的軌跡,家長無法給予更多的機會和幫助,只能要麼無為而治讓子女解放天性,要麼按照社會統一的「努力範式」——去上各式各樣的輔導班。

平民百姓子女也有在DSE(香港高考)得到優異成績而考入神科,成為專業人士或Banker,晉陞為中產階級。但自小成長的眼界、環境、機遇、人脈都讓這波年輕人沒有那麼容易而已。

生存者謬誤時刻上演,眼中只有已經登頂的精英和富豪,容易忽略在人均居住面積僅有16平米的地方,各項資源的爭奪中,有多少人黯然離場,以及那些早已在你出生前就標好價碼的目標與夢想。貧富差距赫然的社會中,總能看到很多令人驚駭之後無力的真相。

4

不唱衰,因為哪裡的年輕人都一樣

這世界上,自然也不是只有香港年輕人的疲憊。同理,香港年輕人自然也不是只有疲憊,也有自己的成就與滿足、喜怒哀樂和一方奮鬥。

也有人從內地去香港留學、工作,能在生活中體會到充實和成就感,並且能與港島的壓力相恰。房價、階級、標籤、工作,樣樣都改變不了時只能改變自己的態度。

香港的地鐵,也可能是北京的地鐵,深圳的寫字間,上海的便利店。

生活在別處,可別處也不易。就像前面的Jessica一樣,暫時住不起30,000的大圍區公寓,那就在旺角為自己找一處落腳的地方,允許自己在地鐵里露出疲憊的一角,在任何地方接受自己的處境並踏踏實實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參考文獻:

網易看客:《看客》第447期:「港漂」租房記

StealJobs:《香港階級論,家庭背景如何影響一生前途》

- End -

不靠譜的主編:大表姐

撰稿:R. | 圖片:Google,網易看客,Instagram

本文未經表姐本人授權禁止轉載

在看表姐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UniCareer 的精彩文章:

今年考了730的那個廣西狀元是怎麼選專業的?
2019年薪資排行榜出爐,這些行業吸金能力太強了!

TAG:UniCare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