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方孝孺建議削藩是為時過早嗎?建文與成祖削藩之異同

方孝孺建議削藩是為時過早嗎?建文與成祖削藩之異同

二人同樣都「釋」過兵權,但目的和自身實力卻不同,當然最終的結果也就不同。宋太祖之所以要「杯酒釋兵權」,一者希望「皇權控制兵權」,二者宋太祖並不能「控制軍隊」他只是「軍隊勢力中最大的一方」。

唐末五代時期屬於「無父無君」的時代,趙匡胤採用強勢「釋兵權」也未必不會步劉承祐(後漢劉承祐想殺趙匡胤的老領導柴榮的老領導郭威,結果被郭威推翻)後塵。

在軍隊中,趙匡胤只是最大的軍頭兒,但不是唯一的軍頭。能與趙匡胤抗衡的人有。

相反朱元璋嚴密控制軍隊,朱元璋的隊伍里他是唯一的軍頭兒!

(1)宋太祖以「讓軍人貪污為代價」換取軍人的忠心,而這對宋朝的軍人戰鬥力影響太大了

在「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中,趙匡胤說過類似的話,即:人生苦短,白駒過隙。眾愛卿不如多積金寶,廣置良田美宅,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如此,君臣之間再無嫌猜,可以兩全。

很明顯,朱元璋是希望軍頭們去貪腐、去搞「盈利性業務」、去搞「權色交易」,希望用「金錢腐蝕掉軍人們的企圖心」。宋太祖也做到了。

石守信是趙匡胤主要關注對象,在「杯酒釋兵權」之前,他對軍事較為仁慈,對錢財看得也比較淡,對趙匡胤也是忠心耿耿。「杯酒釋兵權」後,石守信變了模樣,石守信在內的曾經很「正」的軍人在做節度使過程中,都非常「貪腐」。

史料中說他「專務聚斂,積財巨萬,尤信奉釋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輦瓦木,驅迫甚急,而佣直不給,人多苦之」。

對此,趙匡胤毫不在意。

(2)朱元璋則以強勢勢力,要求「軍人必須匍匐在皇權之下」。宋太祖對軍人說「兄弟們,只要不造反,金錢美女隨你們的便」,明太祖對軍人說「天下是老子和我們朱家的,現在國家很窮,你們都先忍著吧。未來如何,看著辦吧」

宋太祖的勢力是依靠「官場秩序」憑藉「戰功」得來的,但這種勢力更多的是一種「平衡」的藝術。

明太祖的勢力則是從死人堆里,在不斷地背叛中利用刀劍和人頭殺出來的,這種勢力的崛起其實不需要「平衡」的藝術,只需要刀劍說話。

也許,有人說宋太祖和明太祖出身不同,所以導致了二人採用方式的不同。但其實,更重要的還是,他們所經歷的環境不同所致。宋太祖陞官速度很快,靠柴榮提拔。其他許多人也是如此。但在農民起義中,朱元璋所經歷的則未必是明主,更多的是比他差很多的農民起義領袖。

大家都是政客,那就用政客的玩法兒;

大家都是刀客,那就只能刀法比試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左宗棠在太平天國運動初,為何遲遲不加入清軍
西方科學從宗教逃出獲得大發展,中國科學逃出儒家了嗎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