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學這學那,孩子的腦子夠用嗎?聽聽腦科學專家咋說的

學這學那,孩子的腦子夠用嗎?聽聽腦科學專家咋說的

聽腦科學專家談教育——

學這學那,孩子的腦子夠用嗎?

5月11日至12日在青島舉行的腦科學與教育國際論壇上,專家學者們用科普的表達方式與大家分享了「腦科學與教育」研究的前沿信息和新發現,以及腦科學對教育教學、學生學習帶來的改變——

過度使用拼音輸入法會影響閱讀功能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交流工具,是個體思維的最有效的載體,對兒童青少年來說,語言是他們習得的最重要的能力。對於中文閱讀能力的發展,不少兒童有著非常嚴重的大腦功能缺陷,即關鍵腦閱讀功能區的活動強度不夠,這是造成他們閱讀障礙的原因。

5月11日至12日青島舉行腦科學與教育國際論壇。郭菁荔 攝

「現在電子設備的廣泛使用,減少了我們的書寫幾率。頻繁使用拼音輸入法及智能聯想輸入法,這對我們的中文閱讀能力發展是有影響的。」國際神經科學學會主席譚力海說,研究發現,過度使用電子設備使小孩子的閱讀年齡滯後兩個年級的比例為28%。

拼音輸入法的過度使用會不會影響大腦閱讀中樞的發育和發展呢?譚力海說,研究發現,每天使用拼音輸入法65分鐘的兒童,其大腦關鍵閱讀區域的激活明顯弱於較少時間使用拼音輸入法的兒童。具體表現是,左腦額中回和左腦額下回這兩個核心的中文閱讀區域的發育發展嚴重受到了使用拼音輸入法的影響。

「我不反對兒童在一年級學習拼音,拼音是學習漢字的『拐棍』,是必須要學的。但在學會了以後要限制使用拼音輸入法的時間。」譚力海說,我國兒童青少年使用的電子設備,必須配備書寫空間,使用半小時拼音輸入法之後機器自動停止這個功能,自動切換到書寫。否則,語言能力、中文書寫能力將受到影響。

濫用大腦「關鍵期」反讓孩子輸於「起跑線」

教育需要遵循腦活動的規律,其中一個規律是腦功能發育的「關鍵期」。腦的可塑性是保持終身的,但是在某一個時期,它的可塑性特彆強。在這樣的時期,如果外界條件發生變化,它的條件和功能發生的變化就非常劇烈。中國科學院院士、神經生物學家、復旦大學教授楊雄里說,在這種情況下,適宜的經驗和刺激,是運動、感覺、語言及其他腦功能正常發育的前提。一般認為,人的視覺最敏感的時期是出生後半年內,可以長達4-5年。

5月11日至12日青島舉行腦科學與教育國際論壇。郭菁荔 攝

在現實社會裡,教育作為塑造人身心的一種社會活動,作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綜合反映,它必然有自己的規律,必然隨著各種外界因素髮生變化。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進行具體的教育走向、教育方式、教育資源分配安排的時候,不應該只遵循腦科學規則,還必須考慮其他因素。以學外語為例,從腦科學的規律來講,當然是學得越早越好。但是我們在「關鍵期」,要學的東西何止是外語?人們常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學外語、學音樂、學美術要趁早……在這樣的「關鍵期」,孩子做得了這麼多嗎?讓孩子所有的學習都在「關鍵期」來做,目的是讓他們不輸在起跑線上,但是結果卻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了。

放手讓他自己做是激活孩子大腦最好的方法

為什麼說要反覆練習呢?「習」這個字,如同鳥的翅膀,必須反覆飛。神經科學家、台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學而時習之。每天練習是有道理的。當我們學習的時候,會長出新的神經連接。孩子小的時候每一秒鐘長4萬個神經連接,兩歲時他們的神經連接比成人多了50%。「0-6歲是關鍵期,大量的神經連接在改變。6-12歲比較少,12歲到18歲青春期的時候又是一個關鍵期。所以對孩子的教養來講0-6歲、12-18歲,兒童期和青春期極為重要。」

讓孩子動手做,會造成神經的連接,會讓他學習不犯錯。所以,父母親不能讓孩子成為媽寶,不要替孩子做,要讓孩子自己做。洪蘭說:「動作會造成神經的連接,我們在大腦里可以看到勤能補拙,熟能生巧,一個行為做一萬個小時以後,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沒有什麼三歲定終生的說法,大腦用進廢退,有個孩子天生沒有手,但是他能用腳拿刀熟練切馬鈴薯。這是一個循環,大腦產生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以後又反過來改變大腦。所以不能罵孩子是豬或者笨,每天說他笨,最後真的變笨了。」洪蘭說,請每天善待你的孩子,因為每天怎麼過日子影響神經的連接,最後影響孩子行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腦魔法師 的精彩文章:

比知識更重要的是,讓這個世界聽懂你
這輩子,決定你是富是窮的只有兩個人

TAG:全腦魔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