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718型還是905型—海軍第一代綜合補給艦的前世今生

718型還是905型—海軍第一代綜合補給艦的前世今生

說到718型補給艦,可能有些網友感覺陌生,718型補給艦是海軍第一代綜合補給艦。關於該型艦的型號,小編也曾糊塗過,2018年,該型艦洪澤湖號退役時,小編誤認為洪澤湖號是905型補給艦,實際上905型是另一型補給艦,且只有1艘,就是進口的青海湖號(885)。

言歸正傳,下面說說718型補給艦的來歷。

上世紀60年代,我國在掌握彈道導彈和核武器的關鍵技術後,決心發展東風5型遠程導彈。但東風5的射程達10000千米以上,已經不能像之前那樣在國內完成全程飛行試驗,只能向遠洋發射,這就需要建造遠洋測量船和其他的配套艦隻。

1967年7月18日,國防科技工業部門及軍隊向中央提出報告,初步意見是要發展測量船、護航艦艇和後勤補給船隻等一系列遠程導彈試驗配套艦船,該工程因此命名為「718工程」。受當時國內技術水平的限制,718工程所涉及艦船和艦載直升機一直拖到1980年才全部配齊。具體為:遠望1號、2號測量船,051型驅逐艦、向陽紅5號、向陽紅10號遠洋調查船、925型打撈救生船、9000馬力遠洋救助拖船、遠洋油水乾貨補給船、超黃蜂大型直升機等。

所以,海軍第一代綜合補給艦因718工程而得名「718工程遠洋油水乾貨補給船」,718型綜合補給艦隻是後來的說法。當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該型艦隻是簡單的油水補給艦,順帶有一定的乾貨補給能力,沒有彈藥補給能力,動力又是單車單槳,航速只有18.5節,不能算是合格的遠洋綜合補給艦,

718型補給艦共建造4艘。海軍購買3艘,出口1艘。首艦採用了從丹麥進口的主機,後續建造的幾艘採用了國產動力,在外形上也有些出入,但主尺度相同。

一號艦X615,1976年6月開工,1979年12月交付東海艦隊。

二號艦X950,1978年8月開工,1980年1月交付南海艦隊,1989年轉為民用,原因不明。

三號艦X575,1978年12月開工,1980年12月交付北海艦隊。

四號艦A47,出口給巴基斯坦,艦名叫納賽爾號。但也有觀點認為,出售給巴方的補給艦是根據合同建造的T250型遠洋補給船,不能說是轉手的718型4號艦。

網上關於該型補給艦的資料很多,但因舷號經過多次變更,所以感覺有點亂。

X615下水時的舷號為R327,1979年服役時改為X615,1986年命名為豐倉號,後舷號更改為東運615、615,2002年改名為鄱陽湖號,舷號882,服役於東海艦隊。

X575下水時的舷號為R326,1980年服役時改為X575,1986年命名為太倉號,後舷號更改為北運575、575,2002年7月改名為洪澤湖號,舷號881,服役於北海艦隊。

2003年,海軍輔助船統一改編號是按照北海,東海,南海的順序來的,所以北海艦隊的575號被改為881號,東海艦隊的615號被改為882,南海艦隊當時有3艘其它型號的補給艦,就是883、884、885,再後來886、887、888就按照誰先服役來排序號的。同理,當時的925型打撈救生船,北海的861其實是三號船,東海的862是一號船,南海的863是原來二號船。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清楚了,洪澤湖號(881)因為序號排在第一,被媒體認為是「中華補給第一艦」,其實是錯誤的。1980年,去南太平洋執行任務的是X615和X950,並沒有X575,因此,「中華補給第一艦」應該是鄱陽湖號。718型補給艦隻剩下鄱陽湖號一艘還在服役,預計也將很快退役,現在海軍的補給艦已全面換代,與美軍比起來,就差快速戰鬥支援艦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錄談 的精彩文章:

到底是資本主義第一強國,美軍這伙食很不錯啊
霧都雄鷹旅殲16搭載神秘前視紅外掛架,海航表示我也要

TAG:牛錄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