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一旦中國拿到這項技術,從此將束手就擒,美:這是最後一次機會

一旦中國拿到這項技術,從此將束手就擒,美:這是最後一次機會

近日,據媒體報道,中國和烏克蘭關於馬達西奇公司的收購談判已經接近尾聲,中國即將拿到這家公司的股權和技術,這個消息讓西方世界很緊張,有美國專家稱:這是最後一次機會。

因為這家公司擁有強大的發動機技術,而中國最短缺的恰好就是發動機,一旦中國拿到這項技術,西方世界從此將束手就擒,因此絕不能讓中國獲得這項技術,否則想阻止也來不及了,有軍迷對此評論稱:發動機技術突破後中國的航空實力將突飛猛進,難怪西方國家這麼緊張。

航空工業是軍用技術領域的核心技術之一,對於特種機型的製造和生產,需要長期的技術攻關,積累成熟的經驗才可以研發出適合特種機型需要的配套設備。

否則,整體項目的攻關進度就會因為某一技術要領的卻是而無法實現,美國和俄羅斯在冷戰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其中在軍用航空領域就開發了各自的專屬戰略運輸機以及轟炸機。

縱觀當今世界大國,普遍都在軍用航空領域進行了長期的布局,中國是其中較晚的一個,畢竟曾經受制於經濟以及技術上的缺陷,導致國內的大型飛機項目無法展開,只能通過應進別國的現有機型才能滿足軍方的需求。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軍隊現代化建設加快的背景下,中國對特種機型的需求呼聲日益高漲,對此,西飛就在2013年成功試飛了運20大型運輸機,一款性能與結構基本上接近美國同代戰略運輸機,終於實現了對現有的俄制運輸機的技術超越。

在開發運20的過程中,可以明顯的看到,在機體設計以及氣動布局上,中國的航空部門無論從技術研究還是製造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雖然該機未來會全面換裝國產大功率航發,但現有機型還是直接使用了俄制D30渦扇發動機,四台發動機可以滿足該機220噸的起飛重量。

然而,運20的誕生是為了解決空軍對戰略運輸機以及預警機平台空缺的燃眉之急,未來,中國還需要研製更大更先進的平台,特別是國產大型戰略轟炸機的研發也已經在日程上,對於中國航空技術人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對大功率航發的攻關也日益緊迫。

作為蘇聯時期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烏克蘭還有很多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技術單位,所以中國在此時此刻選擇和烏克蘭緊密合作。

特別是積極獲取大功率軍用渦扇發動機的核心技術,對後續國產大飛機和戰略轟炸機的發展將是極有利的舉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楠竹一 的精彩文章:

速度比印度還要快,法國為何再次放鴿子,巴鐵:盟友已送來大寶貝
一周內發動4次襲擊,伊朗鐵杆盟友終於出手,美:戰爭信號已發出

TAG:楠竹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