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道德經》廿三章 希言自然——治人事天莫若嗇,於無聲處聽驚雷

《道德經》廿三章 希言自然——治人事天莫若嗇,於無聲處聽驚雷

「希言自然」,是說不多言辭,自然之道也深究道本,可知自然與社會,皆為動態平衡之過程,蓄勢而發,是謂有「言」,如此則舊平衡被打破,新平衡得以建立,於茲陣痛必然相隨,傷損在所難免由於「勢」能有限,發之也急,泄之必速,故天地布施風雨,亦不能經久不息,是以「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王道治世,亦復如是,窮兵黷武猶如「飄風」,政令煩苛恰似「暴雨」,帝王縱慾而輕言,則違背民心,日消月損,氣數殆盡,大廈傾頹,只在一瞬,故為政者不可不察修身之道,亦復如是,故固本而培元,多蓄而少發,長生久視之道也,是以,「治人,事天,莫若嗇」,此之謂也。

《道德經》廿三章 希言自然——治人事天莫若嗇,於無聲處聽驚雷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原文】

希言自然。

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孰為此?天地,

而弗能久,有況於人乎?


【今譯】

不多言辭,是合乎自然之道的。

迅疾之風,不到一個早上就停息了;

急驟之雨,不到一個整天就下完了。

這是誰的作為呢?是天地。

天地尚且不能讓風雨經久不息,又何況是人呢?


【簡評】

道體作為自然的本原,其小無內,其大無外,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不過是道體種類繁多的排列組合形式而已。道體作為本原,正如佛家所云,「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故而守恆,此其一。自然的發生、發展和演化,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舊的平衡不斷被打破,新的平衡不斷建立,以其變動不居,故稱「易」,此其二。變易之過程,可分為兩類自發過程,由有序,到無序,熵值增加,稱為自然力自覺過程,由無序,到有序,熵值減少,稱為生命力生命之力,在「自覺」,在「自組織」,故而可與自然力相抗衡,故有願力,有行動,可作用於因,以求得所念之果,此謂之「主觀能動性」,可抗衡自然之因果,或曰宿命人生,乃自然力與生命力之抗衡,宿命論者,大失其道,悟道、行道、佈道,知行合一,自度度人,盡乎人事,余皆隨喜,方為人生正道。

《道德經》廿三章 希言自然——治人事天莫若嗇,於無聲處聽驚雷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自然之道,「希言自然」,是說自然之中,劇烈的變易是少見的,風雨雷電、地震海嘯,都很少發生。這些劇烈變易的背後,是蓄積了一定量的「勢」,內在的「勢」能,突破了既有約束,就會得到釋放,「破」而後「立」,逐步建立新的平衡。自然力之內在擴張需要(熵增而失序),與維持原狀的既有約束之間,如同陰、陽互體,是一對內在矛盾,既共存一體,又相互抗衡,因此危險也就孕育其中,也是新的平衡建立之機遇。事物處於平衡之時,雖然劇烈變易尚未發生,但是內部卻是暗流洶湧(各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一旦條件具備(緣),則變動劇烈發生(果),因此,雖則「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無聲之處,自有驚雷醞釀,此為自然之道。

帝王之道,亦復如是。帝王治世,道德以化,約之以禮,束之以法,然民心變動不居,所謂「智者」亦時刻窺伺時機,因此帝王常常夜不能寐,思乎防患於未然。故而上古帝王,莫不「夕惕若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唯恐忽視了什麼,做錯了什麼,授人以柄,自貽其咎,故而在發布政令之前,審慎而又審慎,必然「希言自然」,以至於期乎「無為而無不為」的至高境界。帝王為治,選賢任能,廣布耳目,「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便是廣泛收集信息(此乃大數據也),精心研判,期乎對天下民心動態瞭然於心,是謂「於無聲處聽驚雷」,防患於未然。於帝王之道,窮兵黷武便是「飄風」,政令煩苛便是「暴雨」,天地布施風雨尚且不能經久不息,更何況是人呢?於是乎,帝王的內心之中,公心與私慾之間,便構成了一對矛盾,後者是本性,前者則關乎民心,需要好好的做一番平衡,放大公心的,大多是明君,而放大私慾的,通常會敗亡,經史之中,何其多也!

《道德經》廿三章 希言自然——治人事天莫若嗇,於無聲處聽驚雷

治人事天莫若嗇,深根固柢可長生

大舜告訴大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是說,道之心微妙難測,人之心變動不居,帝王治世之要旨,在於洞察其精要,通曉其道本,誠心正意,執持中道,守道不移。既然「希言自然」,而乃「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於是乎「治人事天莫若嗇」,故而聖人治世,選賢任能,執持謙退,含藏內斂,靜默淵峙,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無相處觀物化,故而「我清凈而民自正,我無為而民自化」,必不得已之時,審時度勢之後,方可有所作為,卻又以其「善行無轍跡」,好似「無為」,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卻又「無不為」,一切卻又那麼自然,以至於「民皆謂我自然」。

修身之道,亦復如是。生命力與自然力的抗衡,構成了生物體的生命過程。而修鍊的本質,可以理解為通過願力和行為,來對抗自然力,降低熵值,從而提高生命活力,延長生命時限願力越強,行為愈篤,則精進效果愈佳修行之道,絕學以求道,篤行以修道,師友以助道,覺悟以得道,如是而已然修道之人,常常囿於成見,囿於宗派,囿於文字,囿於已知,殊不知大道本一,皆為自然;百家同源,皆宗於道。治人事天,莫若嗇」,因此修身之道,在於固本培元,減少耗損,故而寡慾,故而靜養,正所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其間微妙,妙不可言,有悖於本號探究傳統哲學之宗旨,故不贅言。

《道德經》廿三章 希言自然——治人事天莫若嗇,於無聲處聽驚雷

大美自然,悠兮其貴言



【文章皆為原創,圖片源自網路。自度度人隨喜,轉發分享多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