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繼光壯烈犧牲,但堵槍眼這幾個字還不能形容他的偉大

黃繼光壯烈犧牲,但堵槍眼這幾個字還不能形容他的偉大

上甘嶺。

在五聖山前面,面對美軍陣地的,有兩個由志願軍防守的高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這場被稱為「絞肉機」的戰役,之所以被命名為上甘嶺戰役,是因為一個叫做上甘嶺的小山村。

小山村位於兩個高地背後的窪地里,住著十幾戶人家。

這場戰役我軍稱為「上甘嶺戰役」,而美軍則稱之為「三角形山戰役」。我軍以附近村莊命名此次戰役,而美軍則是根據上甘嶺地形命名。因為597.9高地是由東北和西北兩條山樑組成的,形似三角形,美軍因之命名。

上甘嶺面積約3.7平方公里,有12個陣地,0~11號,內有3大8小共11條坑道,30多個簡易防炮洞。坑道多為土挖坑道,部分坑道頂部有石灰岩遮蔽,具有一定的抵抗炮火的能力。

讓全國人民淚目,見證偉大英雄黃繼光壯舉的事迹就發生在597.9高地上。

1952年,抗美援朝已經進入打打停停的階段了,美國人為了在談判桌上爭取主動,在范弗里特的要求下,美軍遠東司令克拉克同意進行「攤牌行動」,所謂「攤牌行動」,指范弗里特制定實施的為了改善美軍金化防線狀況,扭轉美軍已經陷入只守不攻的不利態勢,打破僵局,發動的為達到有限目的的一次局部軍事行動。

在克拉克的支持下,1952年10月14日凌晨3點30分左右,美軍使用320多門重炮,27輛坦克,40餘架飛機,7萬餘人發動進攻,美軍火炮以每分鐘6發的射速,將無數鋼鐵傾瀉到了上甘嶺上,我軍坑道內的一個戰士直接被炮聲震死,戰場宛如地獄。我志願軍前期由於判斷失誤,因此傷亡慘重。

一方面,我軍未能料到敵人會如此大動干戈, 胸猛來襲;另一方面,我軍認為,敵人主攻方向是西方山,斗流峰,因此未對上甘嶺進行及時增援。此外,由於炮火太過密集,上甘嶺地區的電話線被炮火炸斷,十幾根備用天線剛露頭就被炸毀,無法及時傳送消息。

美軍炮火一停,就開始衝鋒,防守11號陣地的我軍全部出動,但是在和美軍拼殺幾次後,就只剩下1人,2號陣地的我軍見1號陣地即將丟失,派兵增援,但是部隊在行進的過程中,損傷過半,只得退回自己陣地,但是由於傷亡過重,2號陣地也隨即丟失。兩個陣地丟失後,7號陣地陷入孤立,最終也被美軍攻佔。只有9號陣地孤軍奮戰,9號陣地每次只派遣3人到地面作戰,其餘在坑道內躲避炮火,地面部隊傷亡1人,就從坑道內補充1人,由於採取了正確做法,所以9號陣地才得以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的頑強屹立。

打了一整天,到了黃昏,45師師長崔建功終於得到戰況的具體消息,但是上甘嶺我軍表面陣地已經大部分丟失了。於是,師長命令135團連夜展開反擊,奪回陣地。134團待命,隨時參加戰鬥。

在此後幾天的戰鬥內,美軍一直都很不理解,很多已經被炸平的土地上,蛋殼遍地,血肉模糊,但是美軍一上來,就會有志願軍從各個地方冒出來,這種火力、這種環境,他們從那裡出來的?怎麼活下來了?美國人很詫異。

由於戰場地形的限制,志願軍採取了「添油加醋」的戰法,一個班、一個排、一個連的進攻,前一匹倒下了,後面的補上去,因此,對於戰士們來講,只要加入了戰鬥,活下來的機會很渺茫,沒辦法,戰鬥太頻繁,根本沒有喘息的機會,更別說休整,換防了。

在爭奪597.9高地的時候,135團6連傷亡慘重,在攻克5、6號陣地後,部隊已經損失殆盡,無力再攻。此時,營參謀長張廣生率領2連前來支援,與6連合兵一處。隨後部隊再拿下4號陣地,然後繼續進攻0號陣地。

在進攻0號陣地時,部隊只剩下了16人,然而形勢緊急,馬上天就亮了,師部命令一定要克服困難,不惜一切代價拿下0號陣地。但是,面前敵軍的4個地堡組成了交叉火力,前面只有刀山火海,進攻困難。張廣生和6連連長萬福來將剩餘戰士3人編為一個小組,實行進攻,但是3個小組都戰亡了。

此時,已經沒有其他戰鬥人員了,於是營部通訊員,屬於6連的黃繼光站了出來,他主動請纓,無奈之下,萬福來將黃繼光和其他兩個6連通訊員吳三羊、肖登良編成一個隊,黃繼光任班長,由他們負責去炸掉碉堡。行動中,六連指導員馮玉慶和排長鍾仁傑用機槍掩護,黃繼光等3人交叉掩護,行動迅速,很快就炸掉了2個碉堡,但是吳三羊犧牲,肖登良重傷,只剩下黃繼光還能戰鬥。而面前,也剩下一個主碉堡了。

黃繼光孤獨前進,卻隨後中彈倒地,但他仍舊滿懷信念,向敵人主碉堡匍匐前進,一路爬,一路鮮血噴涌。他將手雷扔進碉堡,但是只炸塌了一個角落,敵人換個槍孔,繼續射擊。此時黃繼光已經遍體鱗傷,筋疲力盡。更重要的是,他沒有了武器,縱然他是猛虎,沒有了尖牙利爪,又怎麼能消滅面前的敵人呢?

無奈之下,他爬進敵人的射擊死角,並用力向身後的戰友招了招手,此時,後方的馮玉慶突然明白黃繼光的意圖,他大聲向張廣生和萬福來喊道:「黃繼光要賭槍眼」。話音未落,黃繼光突然一躍而起,張開雙臂用自己寬闊的胸膛封堵了敵人的射擊孔,這時,已經衝上來的馮玉慶端著機槍大吼著撲向敵人的碉堡,子彈最終都射進了地堡,陣地終於被攻克了。

15軍的軍史上這樣記述上甘嶺戰役:「危急時刻拉響手雷、手榴彈、爆破筒、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炸地堡、堵槍眼,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是的,為了偉大的祖國,為了能夠給新中國一個和平的環境,無數中華兒女都願意挺身而出,馬革裹屍,保護這來之不易的勝利。那些英勇戰鬥、負傷、犧牲的志願軍們,永垂不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浪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退位讓賢,胡適為何沒能當上總統?
古代中國一直被侵略,為何領土卻不斷擴大?

TAG:千古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