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普通的父母如何培養天才神童,需要做到這五步

普通的父母如何培養天才神童,需要做到這五步

普通的父母如何培養天才神童,需要做到這五步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天才神童充斥各類娛樂節目中,人們愛看,也愛討論,常聽別人說,「這孩子智商真高。」「這孩子基因好。」「他父母肯定是大人物/有錢人。」話外之音就是我承認你是天才,神童,但這一切都來自你的優良基因,你的良好家庭環境,你的運氣。


關於天才,我們有一些誤解

智商是個偽命題

很多父母覺得天才的智商都特別高,而普普通通的孩子智商不高的話,是永遠成為不了天才的。

但事實如此嗎?說一個調研案例,據韓國圍棋高手智商調查的一份研究報告中顯示,韓國頂尖圍棋高手平均智商為93,而同齡非圍棋手的普通人平均智商為100。

基因影響作用不大

身邊很多人都說過這樣的話,「我天生五音不全,不會唱歌。」「我不是學習的材料,因為我祖先的基因就沒有這一項。」

基因其實在天才的成長匯總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近些年湧現的各類天才,他們的父母看上去就很普通。

如果非得說說基因的作用,那麼可能在孩子的專註力,耐力方面提供更多的幫助吧,但它發揮的作用會逐漸消失。

一萬小時定律有前提條件

網上流傳一句話,某一個領域你練習一萬小時,就會成為該領域方面的專家。

這種似是而非的說法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同,重複的練習確實可以提高技藝,但到了一定的階段,如果沒有更先進的方法或者更優秀的人給予指導,再練習一萬小時也不可能成為專家。

一萬小時定律是另一種天才後天培養的安慰劑,它把目標的實現變得理所當然。

普通的父母如何培養天才神童,需要做到這五步


天才的背後是不斷地練習

公認為天才神童的莫扎特,6歲開始隨父親在歐洲各國巡迴演出,在這之前,他變能彈奏大鍵琴、古鋼琴、演奏小提琴。

但莫扎特是天生的神童嗎?

需要注意的是,莫扎特還有一個姐姐,他的父親是一位音樂教師,還寫過一本關於如何教導年幼孩子學習音樂的書,而且他父親已經在莫扎特的姐姐身上測試了自己的想法和理念。

可以推測,在莫扎特4歲之前極有可能已經在不斷練習各種樂器,這在當時的歐洲從未有人做過,當時的社會認為,小孩子就讓他玩,不用特意培養。

但在現代,打開網路,隨便搜搜,到處都有三四歲的孩童拉著小提琴或彈著鋼琴的視頻,他們演奏的水平甚至高過大部分的成年人。


父母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天才不是先天的,而是後天培養出來的,作為父母,在培養天才孩子時,可以做些什麼?

首先,父母要做到專註

放下手機,離開電視,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孩子身上,培養孩子的自律,刻苦,負責的價值觀,同時也要潛移默化地讓孩子認識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一天到晚刷手機,看無腦電視劇的父母很難培養出專註、勤奮自律的孩子,而自律專註是一個人成材的關鍵品質。

其次,父母要對孩子的行為給予反饋

對於孩子的進步,父母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及時而準確的表揚是對孩子行動的認同和獎勵,是孩子自我實現的重要確認點。

第三,陪孩子找原因並糾正

孩子的思維及判斷力肯定有所欠缺,在孩子做錯事情或停滯不前時,要及時與孩子溝通,共同找出問題所在,和孩子一起糾正它。

第四,培養方向要源於孩子內心

很多家長喜歡將自己的想法,愛好,未實現的人生目標強加於孩子身上,逼迫孩子參加各種興趣班,輔導班。

當動機不是來自內心時,行動就不會持久。

要想培養孩子某一方面的技能,首先要讓孩子對這個方面感到好奇,產生興趣,父母通過鼓勵不斷強化孩子的好奇心,興趣,這樣的效果會更好。

史上最傑出的冰球運動員馬里奧,從剛剛學會走路起,就和他的兩個哥哥一起模擬玩冰球,他的父親發現了他的興趣,就在前院建造了一個溜冰場,讓他們從小練習冰球,馬里奧不斷練習,和高手學習,終成一名天才運動員。

最後一點,所謂天才,除了刻苦練習,不斷改進,沒有捷徑可走。

普通的父母如何培養天才神童,需要做到這五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