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寫憫農的李紳和鑿壁偷光的匡衡成名後會成為巨貪?

為什麼寫憫農的李紳和鑿壁偷光的匡衡成名後會成為巨貪?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憫農》相信大多數人都很熟悉,淺顯易懂的詩句道盡了廣大農民的辛苦,警示每一個人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糧食。

因為這首詩很多人理所應當的認為詩人是一個節儉之人,一個愛護百姓的好官員。但是就像從小鑿壁偷光的匡衡最終成為了貪官那樣,青年時期憫農的李紳到了他飛黃騰達之後也變成了一個窮奢極欲之人。

匡衡都還是一個渴求知識艱苦奮鬥的正能量形象。隨著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漸漸變成當地人人皆知的美聞,就有個老師受到感動,願意免費帶著他學習、借他書看了。然而,匡衡長大後參加考試,連續考了九次都考不上,可能他並不是一個應試型選手吧!由於匡衡考試成績不理想,他一開始只能做個小官。但是他鑿壁偷光的故事不知道怎麼又傳到了當時的皇帝耳朵里。

就是哪個以鑿壁偷光苦讀書而聞名於世的。他的故事今天還在傳頌,以激勵青少年奮進學習。可嘆他靠自身努力當官以後卻走上貪贓枉法之路。利用職務之便,非法侵佔土地四萬多畝。把別人的忠告置之不理。最後以貪贓枉法之罪貶為庶人。晚年生活十分凄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苛律 的精彩文章:

《水滸傳》中,晁蓋為何不對野心勃勃的宋江加以限制?
孔子所說的君子與小人和現在人所說的君子小人是同一種意義嗎?

TAG:苛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