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張固執的反對票,挽救了中央紅軍

一張固執的反對票,挽救了中央紅軍

1935年3月10日開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苟壩召開了擴大會議。這次會議上,一張「固執」的反對票,使整個中央紅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厄運。

3月10日,紅一軍團發來電報,建議進攻打鼓新場。主持中央工作的張聞天馬上在苟壩召開20餘人參與的中央會議。毛澤東分析認為一旦不能迅速攻克,勢必陷入重圍,應該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但反對者只有他一人,其他同志一致贊同要打。經民主表決,少數服從多數通過了進攻決定。

會議爭論之激烈難以想像。

據記載,毛澤東堅決反對,「你們硬要打,我就不當這個前敵司令部政委了!」但會議採取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表決方式表決,結果將毛澤東前敵司令部政治委員的職務表決掉了。

那時,毛澤東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把滇軍調出來」實現「跳出重圍」的戰略構想。思來想去,為了革命大局,他說服了負責起草進攻命令的周恩來推遲下令,又去說服朱德。深更半夜,一盞馬燈伴著毛澤東走過坑坑窪窪、幾里長的田埂小路。

如果沒有此行,歷史可能會重寫。

後半夜,軍委二局截獲電令,得知國民黨中央軍、川軍、滇軍正從四面八方向遵義、鴨溪、打鼓新場集結……如果進攻,紅軍將面臨「圍剿」。事實證明了毛澤東意見的正確——打鼓新場不是可打可不打的問題,而是關係到紅軍存亡的問題。

3月11日一早,會議繼續進行,放棄了進攻打鼓新場的計劃。原有的多人集體指揮軍事行動的領導方式,弊端暴露。3月12日,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新「三人團」,全權指揮軍事。新「三人團」的成立有利於在敵情瞬息萬變的複雜戰爭環境下,保證正確軍事指揮的實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雍正硃批:「朕就是這樣漢子!」
長平之戰,名將白起為何禁止士兵吃羊肉?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