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防大學加速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

國防大學加速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作者:胡恬?羅金沐

盛夏時節,一場持續5天的戰略對抗演習,在國防大學兵棋大樓導演大廳落下帷幕。

來自戰略指揮培訓班30餘名指揮員,展開無底案實演實推,在激烈博弈中錘鍊戰略指揮能力。推演的結果,與幾周後局勢的實際走向高度契合。

這是國防大學踐行習主席訓詞要求,加速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的一個縮影。

2017年7月19日,新調整組建的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成立大會暨軍隊院校、科研機構、訓練機構主要領導座談會在北京八一大樓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授軍旗、致訓詞,出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習近平將軍旗鄭重授予國防大學校長鄭和、政治委員吳傑明。解放軍報記者 周朝榮 攝

2017年7月19日,習主席為新調整組建的國防大學授軍旗致訓詞,這所起源於毛澤東創立的紅軍軍官教導隊的紅色軍校,站在了新的歷史起跑線上。

「習主席指示要求的核心,就是國防大學要把培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作為重中之重、急中之急突出出來。」該校領導表示。

重建重塑兩年來,該校黨委堅決踐行習主席訓詞要求,舉向戰之旗,立起訓戰標準,推動辦學育人直通戰場、貼近部隊、對接崗位,向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交上了新時代練兵備戰的「國防大學答卷」。

向戰而生,一場最艱巨的戰爭準備

「因打仗而生,為打仗而建。」這是國防大學從紅大、抗大一路走來,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採訪中,該校一位知名教授告訴記者:「國防大學在戰火中誕生和發展,從來都是鍛造打仗人才的大熔爐。」

該校領導表示,「為打仗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是國防大學的優良傳統,也是須臾不可偏離的辦學主線。承揚紅大、抗大光榮傳統,就是要緊緊圍繞習主席提出的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聯合指揮大學這個目標,在備戰打仗上聚焦用力。」

勝戰,是打出來的。「勝戰之問」,是習主席向全軍發出的歷史拷問,也是擺在國防大學人面前一張沉甸甸的考卷。

治軍必先治校,勝戰必先育才,是已被歷史和實踐證明了的鐵律。大學黨委深刻認識到,回答統帥之問,培養勝戰之才,是新時代國防大學的使命所在、價值所在。

資料圖

按照習主席指示要求,學校黨委籌劃工作、部署任務,都把向核心職能聚焦用力作為根本著眼點,目光緊盯打仗,一切活動圍繞培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展開。為此,學校採取一系列舉措立起備戰打仗的鮮明導向:

——深入開展辦學思想大討論,圍繞「建設什麼樣的國防大學、怎樣建設國防大學」「培養什麼樣的人才、怎樣培養人才」,理清辦學定位;

——出台校黨委抓好備戰打仗工作的《決定》,建立校常委掛鉤聯繫點制度,深入教研一線調研幫帶,研究解決聯合作戰人才培養中的矛盾問題;

——建立和落實校黨委機關軍事學習制度,先後組織20餘次專題學習;

——制定聚力糾治和平積弊的《措施》,向學風、教風、研風、考風不嚴不實問題「開刀」,樹立尚武、勝戰的戰鬥作風。

「無論是教學科研還是管理,無論是黨委機關工作還是課堂授課內容,處處都與打仗有關。」在這場「頭腦風暴」中,備戰打仗與院校無關、與己無關的錯誤思想被克服了,「地方化」「社會化」現象被摒棄了,全校上下研究軍事、研究戰爭、研究作戰蔚然成風。

科技大講堂。

國家安全學院「國家安全戰略籌劃與決策的程序方法」研討式教學,邀請美國著名戰略學家、「凈評估」方法創始人之一的巴里·沃茲作主題發言;

在「周五學術報告」廳,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工程大學馬偉明教授作「科技創新驅動」輔導授課;

在「科技大講堂」,清華大學薛瀾教授以「第四次工業革命與中國創新面臨的挑戰」為題作專題講座;

「戰爭影視廳」「周六講壇」「後天課堂」,科技、管理、法治大講堂……

「軍官的培養,是一場最艱巨的戰爭準備。」這是國防大學的前身軍事學院院長劉伯承元帥的名言。調整組建後的國防大學,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老校長的辦學理念。

在採訪中,大學領導語氣堅定地表示,「從國防大學走出來的將校軍官,將來是要領兵打仗的!培養駕馭明天戰爭的聯合作戰指揮人才,是我們追求的勝仗目標!」

向戰而行,實現課堂與戰場的無縫對接

今年初,來自各戰區、各軍兵種和軍委機關、武警部隊近200名指揮員班學員,在國防大學為期一年的學習培訓結束前,經歷了一場難以忘懷的畢業大考。

參加此次畢業聯合考核的兩個班次,分別為聯合作戰指揮培訓班和領導管理與指揮培訓班。考試內容為崗位任職能力板塊,歷時一周,故稱「考試周」,也被學員稱為國防大學最嚴考試。

學員在擬制想定作業。

畢業考試突出學員政治能力、戰略能力、指揮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和專業素養的綜合考核,通過畢業方案設計、現場答辯、隨機抽考,檢驗學員學習成果轉化為備戰打仗的能力素質。

「大家把考試當成一場戰爭來打,複習,查資料,請教教員、同學,管理學習時間等被當做聯合要素來指揮。」

回想起畢業大考,儘管過去半年了,在指揮員班學習的一位學員依然記憶猶新。

「國防大學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瞄準未來可能發生的戰爭,可能的作戰對手,在貼近實戰中錘鍊我們指揮員能打仗、打勝仗的本領。」

該校以聯合作戰人才專業化培養為突破口,對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進行全面重塑。國家安全學院國際戰略教研室主任馬剛,參與了課程體系改革這場攻堅戰。他建議:新課程體系要突出用習近平強軍思想鍛造指揮員戰略思維,讓習近平強軍思想透進時代課堂。

今年初,他們在戰略指揮培訓班開設了「經典理論導讀」課程,共設置11堂理論大課,既講馬列經典,又講軍事經典,引導學員用經典滋養戰略思維。隨著《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導讀》《論持久戰》等一堂堂精彩大課的展開,學員們掀起了研讀原著、學悟原著的熱潮。

戰略指揮培訓班一名學員講,「專門安排學習經典,對高中級幹部十分重要。只有研讀原著才能獲得真知、取到真經,從經典著作的ABC,上升到能力信仰的DNA」。在最新一次戰略班課程評價中,學員評價優秀率在90%以上。

該校教育訓練部領導介紹,這是大學創新教學模式,堅持用習近平強軍思想鍛造指揮員戰略思維的具體舉措。通過自學、講授、研討、練習、考核一體融合,對接一線部隊,直面未來戰場,教練學員指揮打仗的方法要領。

聯合作戰學院聯合指揮系首任主任王勇男,是國防大學第1期師資班畢業留校的教員。針對新時代指揮員「五個不會」「兩個不夠」依然突出的問題,他和他的團隊以衝鋒的姿態,像組織戰役一樣,打了兩場教學改革的硬仗,先後構建了聯合作戰指揮課程體系1.0版和1.1版。大學教學督導組專家和學員一致評價:這是一套符合打仗要求、全流程全要素的聯合作戰人才培養專業化課程體系。

「聯合戰役軍團指揮員戰時主要指揮工作」課程教學結束後,陸軍合成某旅一名旅長說:「這個版塊『研』和『練』的比重高達70%,57個教學日,安排了12個專題、27項作業內容、4種作業身份、37項作業成果,強度之大、轉換之快,難度之高、要求之嚴,超出我們的預料。」

指導教官制和小班化教學,是創新教學模式打出的「組合拳」。不久前,他們組織三十餘名高中級學員,赴部隊開展現地教學。與以往不同,此次現地教學隊伍多了郭武君、舒健等5名指導教官的身影。

指導教官提前介入現地教學,給學員部署考察重點和研究題目,讓大家帶著問題走出校門。一周時間裡,指導教官跟隨考察調研部隊建設和練兵備戰情況,並把考察調研情況第一時間融入教學。

對此,指導教官組組長郭武君教授深有感觸,「在向學員提供智力服務過程中,教官也受益匪淺,實踐經歷得到拓展,活力、動力、創造力得到發揮。」「指導教官制」教學模式推廣以來,各課程板塊教學內容持續動態更新,學員學習精準度和課程評價滿意度顯著提升。

創新教學模式的背後,是他們打破傳統教學模式藩籬,全力推進教學轉型的生動寫照。新國防大學組建伊始,該校黨委常委分別帶隊深入北京、上海、石家莊、南京、西安等地所屬學院的教學科研一線進行調研,召開座談會百餘場,聽取各學院的意見建議,梳理出影響制約學校發展的13個方面問題,出台《著眼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聯合指揮大學,全力推進教學科研管理創新意見》,圍繞能打仗、打勝仗這一核心要求,以教學科研管理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主要工作的創新為突破口,帶動學校全面建設發展水平整體躍升,為培養專業化聯合作戰人才提供有力支撐。

聯合作戰學院在對接部隊中開展聯合育人。

兩年來,他們聚焦備戰打仗加快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的一張張「路線圖」,正在變成一份份「成績單」——

構建全新課程體系,新增與聯合作戰密切相關的新興學科,重構戰略班、聯合作戰指揮班、領導管理與指揮班等重要班次新型課程體系,學員平均滿意度達90%。

深化教學模式創新,在指揮員班實行全體系全流程全要素實戰化指揮訓練,加大想定作業、案(戰)例教學、綜合演練難度強度。全面推開「學講研練考」教學模式,推行小班化、研討式教學和指導教官制,提升指揮員專業化培養質量。

深入推動理論創新,制定軍事理論體系建設規劃,設立研究軍事、研究戰爭、研究打仗專項課題,高質量完成83本教程編寫並進入教學試用。持續推進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兩年來共研究上報各類決策諮詢報告300多份,多份報告獲得上級領導批示。

營造備戰打仗氛圍。組織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帶機關軍事理論學習,開展全校性崗位練兵活動,邀請韋昌進、楊志亮等全軍戰鬥英雄和「海口艦」、陸軍等英模群體來校作報告,隆重表彰一批教戰研戰先進典型,武化戰化校園環境,設立周一戰備日,組織實彈射擊和體能考核,濃厚備戰打仗氛圍。

向戰而師,鍛造曉於實戰的教研方陣

習主席指出:「國防大學不是一般學校,培養對象不是一般幹部,教員必須有幾把『硬刷子』。」

名師支撐名校,名校造就名師。

圍繞「多出一些懂打仗的名師,帶出一批會打仗的高徒」,他們把師資隊伍作為立校之本、興教之源,下大力增強專業素養、專業能力和專業精神。

在國防大學,「藍軍司令」李文可謂人人讚佩。黨的十九大代表、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個人二等功……僅過去6年時間,李文就拿下12項「國防大學優質大課獎」。

1990年,李文來到國防大學從事外軍研究和教學,一干就是30年。作為中國最高軍事學府的「藍軍」司令,他帶領團隊打造的專業藍軍,成為「紅軍」的強硬「對手」和難啃硬骨頭。

「選擇以外軍研究為一生的事業,決不是逞一時之氣,更不是長他人威風,鍛造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軍隊,必須把作戰對手搞清摸透,方能百戰不殆。」他告訴記者。

李文教授

大學調整組建後,作為聯合作戰學院外軍系首任主任,李文考慮最多的是如何提升我軍打贏能力加強外軍研究。去年4月,外軍教學板塊開設《馬扎里沙里夫作戰戰例研究》課程。該課程在各班次教學中獲得了學員的普遍讚譽,被評為國防大學教學模式改革創新示範課。

圍繞建設「曉於實戰、善教打仗」的新一代名師隊伍,他們以「新時代國防大學人才工程」為依託,強力推進名師立校、名師立學、名師立教,下大力培養一批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名師名家,一大批後起之秀脫穎而出,匯入名師方陣。李海濤、傅達林、宋振國等一批中青年教研骨幹經在軍內外小有名氣,張嘯天、李睿等一批新秀30多歲就站上戰略班、指揮員班講台。

為打造曉於實戰的師資隊伍,調整組建以來,大學通過組織常態化教學比武、試教試講、骨幹集訓等活動,倒逼教研人員能力提升。廣泛掀起學習軍事、研究戰爭熱潮,組織教研參加對抗演習、想定作業、跟訓見學到部隊雙向代職、執行國際維和任務等活動,練就「硬刷子」。

「教學新人」授課比武。

兩年來,他們先後選拔200餘名學科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教研骨幹擔任系、教研室領導。通過大範圍選才、大思路育才、大氣魄用才,大學人才隊伍建設呈現出名家集聚、梯次銜接、滾動發展的良好態勢,教研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活力、動力、創造力得到空前激發,有效提高了鑄將育才的能力和水平。

與此同時,他們加強與外軍院校的國際交流,遴選教研幹部出國留學、考察訪問,安排教研人員參加外軍代表團來校訪問交流,開闊了世界眼光,拓展了思維視野。

數字是鮮活的。但折射了這樣一個事實——作為全軍唯一的綜合性聯合指揮大學,國防大學八大學院相互耦合、深度貫通,形成了一體辦學的人才布局。

如今,在陸地、海洋、天空,從國防大學走出的一批批聯合作戰指揮員,率領雄師勁旅鏖戰沙場。

中國軍網·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中國赴黎巴嫩維和部隊完成第17次輪換交接
「智慧軍營」給減負一個科技「支點」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