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天門這個孩子考上北大了,可他的話卻戳中無數父母的心……

天門這個孩子考上北大了,可他的話卻戳中無數父母的心……

小編小時候,常常糾結

我長大了

是讀北大呢?還是讀清華?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我多年

天門這個孩子考上北大了,可他的話卻戳中無數父母的心……

後來,長大了

才發覺,我

那個時候,還真是想多了

再後來,當自己的分數只夠上北大青鳥

才懂得,人生

有些夢,永遠都是夢

天門這個孩子考上北大了,可他的話卻戳中無數父母的心……

《好風憑藉力 送他上北大》

丁國梅/文

天門這個孩子考上北大了,可他的話卻戳中無數父母的心……

很多人都有北大清華夢,這無可厚非。就如同一些家長選擇高中時,首先就打聽,這個學校往年出過多少北大清華生?似乎都是奔著這個夢想而去的。

然而,有一個孩子,小時候並不出色,也沒有糾結這個夢,卻穩打穩紮一步步走進北大,這個孩子就是肖樂信,天門中學三(1)班學生。

天門這個孩子考上北大了,可他的話卻戳中無數父母的心……

說起來肖樂信似乎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爸爸肖孟平是天門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兼班主任,媽媽也是初中老師。可偏偏小時候的肖樂信一點都不長臉,性格內向,膽子還特別小,在幼兒園不愛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不合群,總是喜歡一個人玩拼圖、積木,一個人搭、拼半天,自娛自樂。幼兒園老師們背後議論:這個孩子智商是不是有點小問題?

天門這個孩子考上北大了,可他的話卻戳中無數父母的心……

直到二年級之前肖樂信都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別人家很多孩子都能考雙百分,肖樂信從來沒有過。爸爸媽媽想,順其自然吧,只希望兒子健康快樂成長就行。可偏偏小樂信還體弱多病,動不動就扁桃體發炎,三天兩頭打針。爸爸媽媽聽朋友建議,讓小樂信報一個跆拳道班,起一個強身健體的作用吧。

天門這個孩子考上北大了,可他的話卻戳中無數父母的心……

那天晚上小樂信跟著爸爸媽媽一起來到跆拳道館,在跆拳道館門口,無論爸爸媽媽和跆拳道老師怎麼勸,他就是死死地拽住過道上的柱子不進去,等爸爸媽媽諮詢參觀半天出來,小樂信被蚊子咬得渾身都是包,但他就是不走進有空調的屋子內。

爸爸媽媽只好把他帶回家,經過各種軟硬兼施加旁敲側擊,小樂信終於答應去報名學跆拳道。一段時間後,跆拳道老師說:「肖樂信真是個好苗子,一招一式非常到位,像他這麼小的孩子大多數只是隨便擺個樣子,而他每個動作都很規範、很講究。」

天門這個孩子考上北大了,可他的話卻戳中無數父母的心……

後來通過參加游泳繪畫等活動,細心的爸爸發現,小樂信只要對某種事物感興趣了,就能一絲不苟,接受能力非常強,而且是個追求完美的孩子,有一股倔強的鑽勁,不學是不學,一旦參加了就會力爭最好。

三年級的時候,小樂信參加了一次數學競賽,回到家裡,一個人趴在桌子上寫寫算算,嘴裡嘀咕:哎呀!還是錯了一道題,太可惜了。

天門這個孩子考上北大了,可他的話卻戳中無數父母的心……

結果那次競賽小樂信破天荒考了全校第一,果然就只那一題錯了。教語文的爸爸很快發現,小樂信對數學很感興趣,於是,爸爸就買回許多數學方面的書籍及練習題本,放在肖樂信的房間。每天回到家,小樂信就對著那些枯燥的數字、公式、幾何圖形演算,樂此不疲。此後,數學基本上能保持年級數一數二。五六年級,一般學生只能處理常規幾何圖形,他就懂得常用輔助線的做法。基本上數學競賽都是一等獎。

天門這個孩子考上北大了,可他的話卻戳中無數父母的心……

肖樂信的初中是在華泰初中部讀的,華泰初中有一個特點,就是會把每次的考試成績(不管大考小考)都弄一個排名表張貼,這對於好強的肖樂信來說是一個有力的鞭策,可他語文和英語是短板,拉分不少。這就尷尬了,因為肖樂信的爸爸是語文老師,媽媽是英語老師。

他們很懂兒子,要想樂信把語文英語趕上去,就要培養他愛好這兩門課,只要他喜歡了就沒問題了。

天門這個孩子考上北大了,可他的話卻戳中無數父母的心……

於是,只要是和兒子在一起,一家人的談資就是英語和語文。為了融入家人的談話,肖樂信開始鑽語文和英語,那股鑽勁一上來,倔勁又上來了,似乎要把這些年所失去的全部趕回來,他所有的課餘時間都在做相關輔導和練習,晚上不到十一點半絕不睡覺,每晚都是爸爸媽媽強行關燈才休息,為拉燈這事,肖樂信不知跟爸爸媽媽鬧過多少彆扭。媽媽心疼了,她甚至告訴樂信:「孩子,你爸爸是天門中學老師,上天門中學是肯定的,不用太拼了。」肖樂信說:「媽媽,你知道嗎?我最怕別人說這個,我想用自己的實力進天門中學。」

天門這個孩子考上北大了,可他的話卻戳中無數父母的心……

班主任爸爸肖孟平(中)與肖樂信(左一)和同學們談心

肖樂信最終以全市第十三名的中考成績被天中優錄,進了爸爸肖孟平的班級。肖孟平說:「我作為老師,在課堂上已經是傾囊相與了,哪個老師都希望自己所有的學生都有一個好成績。所以並不存在有什麼額外的東西給樂信。」

天門這個孩子考上北大了,可他的話卻戳中無數父母的心……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爸爸媽媽希望在生活上給與肖樂信更多的關懷。按規定,學校老師的孩子是可以辦一張出入證的,媽媽希望肖樂信每餐都回家吃飯,或者直接給他送到學校吃,因為家就在學校附近。肖樂信一口拒絕了,他從小就比較「糊」,對吃穿不講究。他沒有辦那個特殊出入證,每天跟同學們一樣,到學校食堂排隊打飯。他說:「爸爸媽媽,我不希望被特殊化,你們不可能一輩子為我遮風擋雨,未來的路終究需要我自己走。」

天門這個孩子考上北大了,可他的話卻戳中無數父母的心……

肖樂信在簽名牆留言

肖樂信的學習成績和自我約束力讓爸爸媽媽很放心,但他始終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為此,班主任爸爸肖孟平專門為他開「小灶」,每次學校有演講活動都「命令」肖樂信必須參加。作為語文老師,肖孟平會事先寫好演講稿,叫肖樂信練習。沒想到肖樂信根本不領情,他看一眼演講稿說:「爸爸,您的稿子我只作參考,我覺得這不是我的心裡話,我要自己寫,這樣的演講才會生動而不枯燥。」

肖樂信自己寫好演講稿,把自己關在卧室里對著鏡子反覆練習,包括口型站姿等。他自己覺得差不多了,就到爸爸媽媽面前演示,剛開始還有點膽怯,慢慢的就流暢自如了。以後在各種演講及辯論賽中肖樂信多次獲獎,性格也越來越開朗陽光。

天門這個孩子考上北大了,可他的話卻戳中無數父母的心……

旗手肖樂信

今年四月,高三年級舉行遠足活動,肖樂信主動請纓願當旗手。他莊重地接過校長授予的旌旗,始終走在隊伍的最前面。途中,老師們看到他累了,就建議換一個旗手,肖樂信微笑著婉拒了,可能是為了不辜負接旗時的那份初心與承諾,還有大家的鼓勵與信任!終於,歷時四個小時,圓滿完成任務。

高考後,肖樂信參加了北京大學的「博雅計劃」自主招生考試。考試前夕,很多學生都參加了一些培訓機構專門針對「博雅計劃」的培訓。肖樂信決定不參加,他說:「太貴了,一天幾千塊錢不如我們放鬆一下心情,參觀參觀首都。」最後,肖樂信獲得了北京大學「博雅計劃」自主招生考試加十分的成績。就是這十分,讓肖樂信拿到了進入北大的敲門磚,成功以689分步入北京大學。

天門這個孩子考上北大了,可他的話卻戳中無數父母的心……

肖樂信(左一)和同學們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環境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肖樂信說:「我就是一個普通人,但我很幸運,我非常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讓我一直生活在一個正能量、向上的家庭環境中。」

高考後的肖樂信也沒有停歇,他目前正在武漢某培訓機構學習英語,主要是想提升一下英語口語,他說:「以後的路還很長,高考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全新的、挑戰自我的起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