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常州訪南宋殘碑記

常州訪南宋殘碑記

常州雖為歷史文脈悠久之地,但古迹保存情況堪憂,前幾年以城市改造之名破壞了很多古迹。今日所見這塊南宋古碑能夠躲過歷次破壞得以保存,其幸運已經遠勝很多灰飛煙滅的古物了。

圖一:縣學遺址碑,由常州籍書畫家謝稚柳書寫

圖二:縣學遺址內景,中間為大成殿,兩側分設碑廊

2019年4月14日,上海社科院與常州大學主辦的「江南與常州地方文獻研討會」會後第二日,由葛金華院長陪同,隨鄭威老師、孫田女史一路先訪惲南田墓,後至東坡公園艤舟亭,再游常州著名的前後北岸區。在探訪常州家譜館後,來到了縣學遺址大成殿所在地(圖一、二)。

來前已對常州碑刻現狀略有了解,僅知尚有一些明清碑刻,另外也聽說縣學所在地收藏了部分當地石刻,葛院長介紹系此前負責領導在前幾年拆遷潮中從全城各地搜羅而來。碑刻陳列在兩側碑廊之內,多為清代民國時期的,由左側循序行至右側廊末,忽見兩塊殘碑嵌於牆內,分別為同一碑的上段碑首和下段右大半(圖三、四、五),由於右下部分殘缺,無從知撰書者信息。碑額有「晉陵乾明寺古殿記」四行八字隸書,碑文楷書,雖因殘斷不能連綴,略讀碑文有「大中九年」、「皇宋」、「太平興國」等字,正文末行有「慶元」,結合碑文歐顏融合的書法,碑額典型的隸書風格,知為宋時物,乃此行所見最古之碑,急急拍照留念。

圖三:碑石上半殘石,隸書碑額由鄒鎡書寫

圖四:碑石下半殘石

圖五:碑石局部

歸滬後檢索資料,找到《江蘇通志稿》抄本《金石十三卷》中有著錄該碑:

晉陵乾明寺古殿記在武進

拓本連額高四尺又四寸,廣二尺二寸,正書十九行,碑斷二截,斷折數字,遂不能連字數,字徑五分。

據通志稿,撰書者如下:

迪功郎常(缺)縣主簿鄭仚撰

奉議郎知常(缺)主管勸農公事周堪書丹

迪功郎(缺)巢縣主簿鄒鎡隸蓋

通志稿所錄文字更為完整,可補殘石缺損部分。全文不錄,今補全闕文製成碑圖,可見大略(圖六),其中通志稿抄錄有漏字,如正文第六行,「余為加敬慕」,通志稿遺漏「加」字。

圖六:復原的全碑,闕文用《江蘇通志稿》抄本補全

碑文末行「慶元」下還殘存「己」字,慶元是宋寧宗趙擴的第一個年號,一共六年,僅慶元五年干支為「己未」,故立碑時間在慶元五年。

另通志稿此條後有編者按語:

按文明寺在縣南三十里三渦溪,俗名三渦寺。唐大中五年建,名緣果。太平興國中改曰乾明,後復改文明崇孝禪寺,殿前有衫二株,干大數十圍,枝皆下垂,特異凡木,自唐迄今五百祀,蒼然與古殿俱存,明洪武中增創僧伽等屋,今寺漸圮,杉亦不存,米芾留題雲,陳文老、劉巨濟、米元章戊辰春祠游,刻石尚在。

其中建寺時間與碑文有抵牾。碑文曰:

乾明為寺,隸晉陵。自唐儀鳳二年,額以緣果。至皇宋太平興國三年而錫今名。中更唐武宣廢(缺),而佛殿重建,起緒於大中九年之冬,落成於乾符六年之夏……

兩者比較當以碑文為準,最早建寺並命名為緣果,是在唐高宗儀鳳二年(677年),武周時寺廢,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冬天開始重建佛殿,而非大中五年。很可惜,北宋米芾的題名刻石今已不知所在。

常州雖為歷史文脈悠久之地,但古迹保存情況堪憂,前幾年以城市改造之名破壞了很多古迹。今日所見這塊南宋古碑,較《江蘇通志稿》所據的百年前拓本,殘損破壞更甚。不過,能夠躲過歷次破壞得以保存,其幸運已經遠勝很多灰飛煙滅的古物了。

文 | 田振宇

聲明| 圖文來源網路,旨在分享傳播,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原文僅代表原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書藝公社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布後的三十日內與書藝公社聯繫。

END

歡迎·加入學習交流群

| 群福利 |

1)珍稀碑帖高清大圖放送

2)珍稀吉金書畫古籍電子版

3)免費藝術書籍限量贈送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藝公社 的精彩文章:

中國書壇,300次的問!
何紹基——變古為我

TAG:書藝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