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個塑料袋被丟棄前只用了12分鐘

每個塑料袋被丟棄前只用了12分鐘


 被焚燒後殘留的塑料垃圾流入海中,把附近海水變成帶有焦糊味的「塑料湯」。 圖/Mandy Barker

被焚燒後殘留的塑料垃圾流入海中,把附近海水變成帶有焦糊味的「塑料湯」。 圖/Mandy Barker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塑料海洋


  英國每人每年使用290至300個塑料袋。按平均時間計算,每個塑料袋被丟棄前,只用了12分鐘。亂扔塑料袋的人也許不知道,遺棄在海邊的塑料袋曾被多達111種的海鳥誤吞。

  捲入海洋的塑料袋常被海龜誤認為成最喜歡吃的海蜇和魷魚。幾乎一半的海洋哺乳動物物種,包括海豹、鯨魚和鼠海豚,在攝入塑料袋後死於窒息和飢餓。



  塑料袋在廢棄之前平均會被使用12分鐘,當它進入海洋後需要10到15年才能分解。在這期間塑料袋會造成海洋動物的窒息或纏繞,但是最嚴重的問題是被當作食物攝入。當彩色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中,海龜常常將袋子誤認為成它們最喜歡的果凍魚和魷魚。圖/Mandy Barker


  除塑料袋,還有其他垃圾也會對那些海洋生物產生致命影響,繩子會套住好奇啄食的動物的喙和脖頸,當它們身體長大後繩索勒緊,最終把它們絞死;釣魚線會纏繞水生動物的身體,使它們呼吸、進食、滑水每個舉動都要奮力掙扎;丟棄的漁網將繼續「鬼釣」,不分青紅皂白地掃除魚、海豹、烏龜和鯨魚。


  當廢棄的捕魚設備,如工作服、手套、受損的龍蝦鍋和漁網沿著海底拖曳時,珊瑚就會被摧毀,棲息在珊瑚里的許多物種也會受影響。


  全球海岸線上發現的海洋垃圾中有90%與一次性塑料製品有關:瓶子,吸管,食品包裝和普通包裝。塑料無法生物降解,至多分解成較小的碎片。人們會在藤壺、海蚯蚓和片腳類動物這些濾食性動物的體內發現微塑料顆粒,而這些生物反過來又會被包括魚在內的大型海洋生物吃掉,最終被端上人類的餐桌,進入我們自己的肚子里。


塑料或者混合塑料是不能夠生物降解的,它只會分解成更小的碎片。這些塑料微粒和纖維被海洋中的濾食性生物攝入,然後再被魚類等大型海洋生物採食,最終通過食物鏈不斷富集從而危害其他物種。圖/Mandy Barker

塑料或者混合塑料是不能夠生物降解的,它只會分解成更小的碎片。這些塑料微粒和纖維被海洋中的濾食性生物攝入,然後再被魚類等大型海洋生物採食,最終通過食物鏈不斷富集從而危害其他物種。圖/Mandy Barker


  攝影師Mandy Barker童年時就喜歡在海邊玩耍,撿貝殼、浮木。隨著長大,她逐漸發現,海灘上這些美麗的自然造物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造垃圾取代,甚至她還曾在海灘上看到過冰箱和電視機。對這些東西來源的好奇,和對於背後可能存在的環境問題的思考促使她拿起相機,前去海灘記錄這些垃圾的來去與命運。


  近十年來,Mandy Barker一直追蹤海洋塑料污染,開拓自己的攝影主題。她與科學家合作,深入海洋塑料污染的第一線,拍攝全球各地的海洋垃圾。Mandy拍攝的塑料垃圾造型各異,看起來甚至還有些美麗。她期望通過迷人的視覺體驗和圖像所攜帶的警告信息,製造觀者的衝突感,讓他們看完圖片有一種「尾巴被蜇一下」的感覺,從而提升人們對海洋中塑料污染的認識。

絕大部分的被放飛的氣球在升空到達一定高度後爆裂成碎片,它們最終會歸入大海,而附著在氣球上的諸如彩帶和繩結也會使海洋生物造成誤食和纏繞。圖中所有這些氣球碎片都是從世界各地的海灘收集而來。圖/Mandy Barker

絕大部分的被放飛的氣球在升空到達一定高度後爆裂成碎片,它們最終會歸入大海,而附著在氣球上的諸如彩帶和繩結也會使海洋生物造成誤食和纏繞。圖中所有這些氣球碎片都是從世界各地的海灘收集而來。圖/Mandy Barker


  塑料湯


  Mandy的第一個相關攝影作品叫indefinite(不確定),她想通過攝影探索塑料垃圾需要多久才能降解。為此她去海灘收集塑料袋,線,繩,瓶,PVC……以創建每種塑料降解的時間表。


  她把這些收集的塑料,重新塑造成被塑料殺死的海洋生物的形狀。藍色的PVC手套手腕端被結在一起,許多根手指向外四張,好像放射的珊瑚,白色的塑料袋被做成漂浮的水母。


攝影師Mandy Barker和她從英國蘇格蘭西海岸回收的海洋塑料碎片。圖/Mandy Barker

攝影師Mandy Barker和她從英國蘇格蘭西海岸回收的海洋塑料碎片。圖/Mandy Barker


  聚合物科學家的研究表明,除非燃燒,所有塑料自誕生會一直留存於地球上。即便是分解成小碎片,也需要漫長的時間。據科學家估算,完成這一過程,塑料袋需要十到二十年,PVC手套需要30年,被鳥類誤食最多的塑料瓶需要450年。聚苯乙烯,俗稱塑料泡沫,永遠不可能分解或生物降解成肉眼不可識別的程度。


  由於塑料降解的速度嚴重依賴於周圍環境,Mandy將所有這些材料的分解命名為indefinite(不確定)。


  你難以想像,生活在北太平洋環流邊的一隻信天翁雛鳥,它的消化道里會有多少塊塑料。Mandy在自己另一個系列的作品「湯」之中給出了答案。

  湯,用來描述懸浮在海中的塑料碎片,尤其指北太平洋地區積存的巨量垃圾,那裡俗稱「垃圾補丁」。該系列拍攝的所有塑料從世界各地的海灘中收集,代表了全球的海洋中不同時間存在的塑料碎片。


  在「湯」系列中,Mandy不再滿足於單個垃圾的特寫,她使用了更加複雜而精巧的美學構圖,向世人傳達塑料垃圾正無邊際蔓延的恐怖事實。


  這一系列的作品均以黑色打底,畫面深邃,營造出賽博朋克式艷麗的廢墟感。無邊無際的垃圾漂浮在黑暗的洋面上,如同科幻片中廢棄的飛行器或荒蕪的星球懸浮在宇宙中。


海洋塑料顆粒的微觀樣本。當浮游生物體內沒有塑料時,它是透明的。這些由回收塑料提煉出的微觀樣本被製作成了一種新的生物種類,攝影師用這種方式隱喻塑料顆粒存在於人類世界中並無處不在。圖/Mandy Barker

海洋塑料顆粒的微觀樣本。當浮游生物體內沒有塑料時,它是透明的。這些由回收塑料提煉出的微觀樣本被製作成了一種新的生物種類,攝影師用這種方式隱喻塑料顆粒存在於人類世界中並無處不在。圖/Mandy Barker


  Mandy將垃圾排列成星團的模樣,意在隱喻遍布海床到海面,極地到赤道的塑料碎片,其存在如同星團或「宇宙」般無邊無際。宇宙還隱喻著恆久的時間,遙遠的不可見的恆星散發的光芒需要數年才能抵達地球,而海洋中看不見的塑料物品有過之無不及,它們數百年內不會生物降解。


  在「湯」系列的結尾,一隻信天翁消化道內的塑料碎片被展出,500個碎片緊湊地拼成一幅五彩繽紛的圓環,縫合海洋污染的敘事:海龜象徵著塑料對海洋生物吸引的開始,雛鳥卻象徵著無辜的動物被誘騙攝入塑料後死亡的結局。


一隻來自北太平洋環流中的信天翁幼鳥,在其消化道中發現了500多塊塑料碎片。圖/Mandy Barker

一隻來自北太平洋環流中的信天翁幼鳥,在其消化道中發現了500多塊塑料碎片。圖/Mandy Barker


  聯手更多人

  除卻個人行動,Mandy還嘗試與科學家和普通公眾合作來實施她的垃圾拍攝項目。


  2012年,Mandy獲頒皇家攝影協會頒發的環境攝影獎學金,讓她有資格跟隨一支科考船隊從日本出發橫跨太平洋,沿途追蹤2011年3月11日日本海嘯引發的垃圾污染。


  「每2分鐘看到一個塑料物品漂過我們的遊艇。但這僅是在海洋表面,在海洋下面,肉眼可見不同深度中還懸浮更多的塑料,然而這些都無法收集。檢測的結果令人不安。每份拖網樣本中都存在由塑料袋,塑料瓶和其他塑料製品分解成微塑料顆粒。」她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2012年7月23日,受颱風「韋森特」影響,香港海岸附近150噸準備用於生產的塑料顆粒從集裝箱中泄漏,造成了當地海面包括沙灘極大的垃圾問題。圖/Mandy Barker

2012年7月23日,受颱風「韋森特」影響,香港海岸附近150噸準備用於生產的塑料顆粒從集裝箱中泄漏,造成了當地海面包括沙灘極大的垃圾問題。圖/Mandy Barker


  在魚群系列中,所有垃圾被排成受垃圾污染影響的魚群的形狀。包括鯡魚,笛鯛,還有一天早上跟隨科考遊艇的海豚,以及受到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災難影響而變得具有放射性的金槍魚魚群。


  為了喚醒更多人參與關注海洋污染,2014年世界盃期間,Mandy從熱點話題足球入手。她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召集人們收集和發布他們在海面或海岸線邊發現的被遺棄的足球。


  僅僅四個月,Mandy就從全球各地的海洋中回收了992個球。她自己在英國蘇格蘭的23處海灘收集了228隻球。僅2014年3月一天,Mandy在蘇格蘭西海岸某個暴風雨後的海灘就收回了大約150個足球以及許多其他塑料物品。


  她用其中769隻足球製作了名為「判罰」的作品。借用足球比賽中這一術語進行雙關,Mandy想要傳達,如果人們不實施有效的塑料垃圾管理,對我們的海洋負責,終將得到懲罰。


 769個海洋垃圾足球,它們由89名志願者在四個月期間從全球41個國家和島嶼的144個海灘共同收集而來。圖/Mandy Barker

769個海洋垃圾足球,它們由89名志願者在四個月期間從全球41個國家和島嶼的144個海灘共同收集而來。圖/Mandy Barker


  2017年6月,Mandy參加了白鯨II探險隊,前往蘇格蘭內赫布里底群島位置偏遠的島嶼。2019年,她將繼續與科學家一起參加世界上一些最偏遠地區的研究探險,繼續自己有關海洋垃圾的拍攝項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格陵蘭島出現異常高溫 單日融冰量達20億噸
科學家首次觀測到超低溫下鉀-41原子的「擦肩而過」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