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一定規矩就被打破?讓孩子「守規矩」的前提,是家長要有「原則」

一定規矩就被打破?讓孩子「守規矩」的前提,是家長要有「原則」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時候,爸媽就會告知我們出門要等紅綠燈,按時上下學,做什麼事情之前都要遵守規矩,不遵守規則的孩子不是好孩子,那時候懵懵懂懂也不太懂爸媽說的是什麼意思,當我們長大後,已為人母,才懂得規矩的重要性。

現在,為人父為人母的我們也要開始教孩子"遵守規矩"了,隨著教育觀念的改變,放養式的娃越來越多,遵守規矩對他們來說似乎很難,在爸爸媽媽把孩子當成心頭肉的今天,只有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為先,孩子遵守規則為後。

一定規矩就被打破?讓孩子「守規矩」的前提,是家長要有「原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聽幼兒園老師說過,一 一 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孩子,有長長的睫毛,甜美的酒窩,可走到哪裡同學老師就嫌棄到哪裡,很大部分原因就是這孩子不遵守規矩,俗話說沒規沒矩,老師上課她說話,下課小朋友統一喝水她跑在廁所玩水,小朋友在玩區域角她不遵守區域規矩,午睡後所有小朋友都疊被子,她不起來,而且,壞習慣還不少,這小毛孩每次都能氣到別人咬牙切齒,就算漂亮又如何,孩子不懂得遵守規矩,她的家長很後悔對她進行放養式教育,每次跟她立規矩,這孩子都假裝聽不到,家長一味的忍讓放縱和沒有堅持原則到最後只是會害了孩子,有教養、明事理的孩子,無論走到哪,都會受到歡迎。而缺少規矩、不懂得謙恭禮讓的孩子,到哪裡都會讓人反感。

一定規矩就被打破?讓孩子「守規矩」的前提,是家長要有「原則」


家長立規矩要"兒童化"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建立規矩或者引導孩子遵守規矩的時候語言難免過於規範嚴肅化,導致孩子對於家長建立的規矩不感興趣,或者完全不聽,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通過不斷慢慢學習和積累已有或新的經驗來獲得能力的,有時候大人話很明顯孩子很不感興趣,既嚴肅又無聊,那麼家長會教與不會教的差別就在於怎麼引導孩子更好的遵守規矩,舉例說明下:

不會教的家長:孩子想吃糖,但是媽媽告知吃飯之前不能吃糖,吃了你的飯就吃不下了,孩子反抗,媽媽態度堅硬,如果這次吃以後都別想吃糖了!門都沒有。

會教的家長:孩子想吃糖前,媽媽跟孩子來一個小約定,這個約定只屬於媽媽和孩子共同擁有,約定的內容2個人都要遵守,第一小約定呢就是每次吃飯前都不可以吃糖,所有人都一樣哦,而且吃飯前吃糖可是會長蛀牙的,我們一起遵守約定好嗎?拉鉤!

我們要知道,給小孩子立規矩,說到底是幫她建立對規則意識的認知。既然是在建立認知,一個前提條件自然是,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話語和邏輯,去跟她介紹規則。

更重要的是,立規矩還是一個平等交流、建立親密關係的過程。可不少家長愛用的立規矩邏輯卻是——"你想要這個嗎?那就乖乖聽我的"、"你不按我說的做?那就要懲罰你"。他們總想用規矩當場解決問題,讓孩子在恐嚇之下乖乖束手就擒。

一定規矩就被打破?讓孩子「守規矩」的前提,是家長要有「原則」

不守規矩的孩子不成方圓,長大難成大事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古語很好地說明了秩序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缺乏明確的規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就非常容易產生混亂,規矩是人類生存與活動的前提與基礎,人們總是要在規與矩所成形的範圍內活動。人們要遵守規矩,只有這樣才能讓社會、個人更好地發展與進步。


在《家庭教育》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活潑;沒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規矩,不活潑叫做呆板。"

聽起來比較難理解,但事實並不會,"比如養羊的地方,周圍用鐵柵欄起來,羊在柵里吃草喝水,東奔西跑,這叫做活潑好動,這很正常,養羊的人不去干涉它,如果跳出柵外,就是放肆,就不得不干涉。不出柵,這就是規矩;如果在柵里,卻不准它吃草喝水,或是東奔西跑,如此就是呆板了。"

我們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如果規矩太過刻板,太過限制孩子的信心,那麼讓孩子的天性受到了壓抑和扼殺,那麼這種規矩就是毫無意義的,沒規矩的孩子就像圈外跑的養牛,放肆,再怎麼樣,都不會受歡迎。

一定規矩就被打破?讓孩子「守規矩」的前提,是家長要有「原則」

家長請收下這幾點錦囊

俗話講,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小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制定的規矩來約束他,那麼就會造成孩子為所欲為的性格,更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的還是壞的,長大後更是和很多人格格不入。家長要對孩子進行引導。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去遵守,家長要掌握一些方法,那麼以下幾個小錦囊可以幫到家長:

1 堅持原則

要孩子跟孩子講規距的時候,家長也要樹立原則,這個原則是一定不能打破的,一旦家長先妥協,先打破,那麼就沒有規矩而言了。

明明跟孩子約定好半個小時看手機,但是時間到了,孩子卻不遵守,哭孩子就哭,哭完之後呢,家長就妥協了,那麼下一次孩子還是會用同樣的方法,家長這個時候應該堅守自己的原則,哭也沒用,等孩子哭完了,冷靜下來了,再跟孩子解釋,原則就是原則,說好了就去,要去遵守,不能不守信用。

一定規矩就被打破?讓孩子「守規矩」的前提,是家長要有「原則」

2 表揚及時

當孩子遵守規則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時候,家長應該要及時表揚孩子,強化孩子有遵守規矩的行為,表揚及時,就是要在適當的時間表揚孩子,不能等到時間都已經過了,然後家長再轉過身回想一下,再來表揚孩子,那個時候已經過了,沒有作用了。

3立規矩要有靈活性

立規矩要有靈活性,有些規則孩子小的時候做不到,但是他長大可以,這時候家長就不能用強制性的話語去引導孩子,我們可以這樣說:你現在做不到,要等你長大了之後才能做,立規矩也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去適當的做出改變,靈活運用。

每個家庭,由於生長環境的不同,所立的規矩也不盡相同。可能會由於周圍環境的變化,出現新的問題,那就要給孩子立新的規矩。規矩一旦確立,就不要輕易打破,否則,規矩就成為一紙空文,失去了它應有的約束力。面對孩子,有許多規矩在執行起來會有困難,但是,只要父母堅持,孩子就會習慣成自然,就會減少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會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實!

一定規矩就被打破?讓孩子「守規矩」的前提,是家長要有「原則」

我是小C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