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程暴雨鰲太行裝備體驗分享

全程暴雨鰲太行裝備體驗分享

經歷了瘋狂的連續一個禮拜通宵加班連續編完7個竣工決算後,終於厚著臉皮從領導那請到了半個月的假期,原本完美的計劃是連上國慶假期,剛好能把鰲太和狼塔C V一次性走完,但是世事總是不隨人願,在走完鰲太,趕到新疆昌吉和樹領隊匯合的同一天,大領導的奪命連環CALL殺到,果然勉強趕工完成的竣工決算里有一隻出了嚴重問題,為了避免捲鋪蓋下崗的悲慘命運,只有狠心取消了狼塔計劃,在月底前趕回杭州處理。於是三天內從西安飛烏魯木齊,從烏魯木齊趕到昌吉,又打飛的去重慶吃了頓火鍋,再轉機回杭州,徹底變成了彈簧人~其間在昌吉只和樹領隊打了個照面,相約明年第一期的C V再圓夢了。

雖然沒能走成狼塔,但這次旅行仍然給我好好的上了一課,這節課叫做鰲太。之前的想法只是把鰲太作為走狼塔之前的一個熱身,也順便作為玩家大本營群的一個群活動,於是自己充當領隊,帶了三個今年剛被大玩家哄進戶外圈,幾乎零經驗的妹紙,鄒鄒,小寶,悠悠,加上一個蘇州驢友minya,一行五人,準備去好好地欣賞下湖光山色。但是,等待我們的卻是鰲太最猙獰的一面,從第二天開始,暴風雨就不期而至,一直持續到我們下山,彷彿永無止歇。。

第一天中午12點整從塘口上山,天氣晴好,甚至可以說有些炎熱,5點半順利到2900營地紮營。帳篷的安排是大玩家SD UFO,小寶TNF MICA FL1,鄒鄒的EASTON KILO 2借給minya用,自己則混悠悠的BIG SKY REVOLUTION。

三個妹紙毫無搭帳篷經驗,minya也對KILO2無法理解,大玩家只好一個個手把手教,忙到天擦黑才完工~

半夜開始狂風大作,從視頻里可以看到,第二天清晨風勢仍然完全沒有止歇的跡象。

左起UFO,KILO2,MICA FL1

悠悠的帶窗版Revolution

第一天晚上風聲咆哮噪音難忍,幾乎一夜未睡,4點多就起床晃悠,自己吃好早飯後挨個叫早,7點半玩家隊又踏上征途~走出沒多久,山上大霧毫無朕兆地瀰漫開來

狂風時常能吹得人站立不穩,要靠登山杖才能保持平衡

到了導航架,霧變得像牛奶般濃,從此時起,幽靈般的鰲太山霧就陰魂不散地跟了我們全程

碰到了來自廣州的石頭和洋洋兩位經驗豐富的老驢,無嚮導走大鰲太,令人欽佩。這兩位後來在大爺海還上演了浪漫的一幕~

到了第二天下午,淅淅瀝瀝的雨就開始下了起來,大玩家可憐的黑卡也不爭氣的起了霧,又丟了鏡頭蓋,從此只能雪藏起來,損失了後面幾天的照片資料,這也是本次徒步最大的一個裝備失誤,沒有考慮到相機的防水措施。

第二天,玩家隊在狂風中翻越蕎麥梁,在水窩子營地紮營。果然到了半夜,原本的毛毛細雨演變成了中雨,一直到早晨仍未停歇。大家冒雨上路,第三天的飛機梁也讓我們吃了不少苦頭,鄒鄒的大腳趾撞傷,minya同學在快到2800營地的時候也扭了腳,各種不順讓我這個領隊頗感沮喪。

在2800營地還發生了件頗為靈異的事情,鄒鄒和悠悠紮營的位置,據嚮導說就是前段時間失蹤的一位女性驢友的紮營位置,空留帳篷,不見人的影蹤。當晚一個帳篷內兩個妹紙竟然同時做了怪夢,悠悠夢到一個迷路女孩,鄒鄒夢到沒有臉的陌生人,兩位起床後都寒毛直立,拔營的速度都提高了很多

第四天早晨,我五點鐘被暴雨的雨點吵醒,一直等到六點半,雨勢仍然大得令人絕望,嚮導表示這種天氣不能翻越金字塔,另外一隻紮營在2800營地的隊伍也選擇了原地等待一天。但我看這個天氣未必能在一兩天內好轉,而我們食物和氣罐的儲備並不寬裕,最終徵求了大家的意見後還是決定兵行險著,繼續前進。到9點鐘時,雨勢略有好轉,在費盡唇舌並增加500元嚮導費後,嚮導終於同意繼續上路,廣州的石頭和洋洋也選擇和我們一同上路。

趕到金字塔下時,大玩家的攝像機也徹底沒電(帶了充電寶,卻忘帶了數據線,親娘咧,不仔細打包真是血的教訓。。。)冒著狂風暴雨翻越金字塔和塔1塔2塔3確實是刀尖上行走的活兒,不過大家表現都很出色,順利翻越,4點鐘趕到了西源營地,但是原本打算第四天趕到東源營地的原定計劃卻是泡湯了。

西源營地的水源離營地很遠,在一個大下坡,給妹紙們打水的任務又落到了大玩家肩上。。。好在雨勢終於變小,似乎鰲太山神準備對玩家隊網開一面~

第五天起床,雨竟然奇蹟般地停了!只剩下狂風繼續呼嘯,大家在飽餐了早飯後(除了大玩家,因為此人在忙著打水燒水==),10點鐘拔營出發,翻越九層石海,因為沒有了雨水的干擾,今天的行程顯得分外輕鬆。

翻過九層石海就是東源營地,略作休息後又要翻越一個大上坡,接下去就是萬仙陣,雷公廟,跑馬梁,一直到大爺海,對於經過四天鰲山考驗的玩家隊來說,這點行程不在話下。

九層石海

到了5點半,馬上就要趕到大爺海的時候,老天爺開恩,竟然連霧都散了,這是從第二天開始至今我們唯一一次見到穿透雲層的陽光,和深遠透亮的山色。

6點鐘趕到大爺海接待站,今晚自然要FB一下,本群主大宴賓客,接待站老闆娘把能想的菜全燒了,後來大家給她出主意發明新菜色~

這天剛好是中秋節,我們一大幫人瓜分了石頭帶來的一個月餅,大家都喝得微醺的時候,石頭做了一件超級浪漫的事,掏出戒指向洋洋求婚!真是屬於驢友的求婚啊,這段視頻現在仍在玩家群流傳

第六天早起,萬惡的雨又淅瀝地下了起來,真是能讓人悶出一口鮮血來。無論天氣如何,拔仙台還是要登一下的。

登完拔仙台,我們和石頭洋洋兩位道別,他們繼續踏上走鸚哥的大鰲太線路,我們則直接從六里坡下撤到厚畛子,然後連夜包車趕回西安腐敗去老~15號中午上山,20號晚上回到西安,全程足足花了5天半,雖然比預計的多花了一天,但是面對如此惡劣的天氣,已屬不易。一次在濃霧中摸索前行,在暴風中咬牙堅持的鰲太就此結束,沒有收穫美景,但卻收穫了考驗,Perfect Job!玩家隊!

在分析裝備之前,不得不先表揚下三位妹紙的出色表現,鄒鄒、小寶、悠悠分別在今年5月,6月,8月拜入大玩家門下,開始接觸戶外,幾乎都可以稱作零經驗戶外選手,原先在家裡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能自理人士,三個人的裝備也都是出發前由我全權操刀搞定。但是在這次鰲太行中,三人表現都非常出色,令我不得不驚嘆,原來每個軟妹子都藏著一顆女漢子的心啊~

三個妹紙中表現最強大的是悠悠同學,因為她有健身的習慣,身體素質較好,因此我安排了她和我,minya三人全套重裝,鄒鄒和小寶體質較弱,因此安排將小寶的Mica FL1和兩個人的睡袋交給嚮導背負,讓她們兩個能輕裝上陣。作為一個毫無戶外經驗的女孩子,悠悠在5天半的行程中一個人背負全套裝備,而且攜帶著1.4KG的大型雙人帳REVOLUTION,加上水和氣罐,背包重達15KG,但是沒有一句怨言,也沒有讓任何人替她分擔,實打實走完了鰲太全程。

鄒鄒同學作為一個愛碼字愛自拍的90後小清新,雖然拜入師門較早,今年六月已經由大玩家遙控培訓了第一節戶外課--墨脫徒步,鰲太是她的第二次戶外活動,但毫無露營經驗,身體素質也非常一般。在這次穿越中,她在第三天大腳趾撞傷,腳趾甲蓋幾乎翻掉,但卻能一聲不吭地堅持到營地,晚上躲在帳篷里痛得掉眼淚,早晨卻照樣早早起床幫大玩家打下手燒水做早飯,做各種力所能及的雜活,堅強得讓人感動。

小寶同學,本來是這次最不被看好的一個,也是我最擔心的一個隊員,因為她原本在杭州時最為嬌氣,住賓館從來只住五星級,吃飯最挑剔,出門專車接送,估計連公交車怎麼坐都不知道~但這次鰲太徒步,她非但忍受住了5天潮濕惡劣的露營生活,而且幹勁十足,每天都跑在隊伍的最前面,第五天minya傷痛不支的時候主動幫minya背包,被大家尊稱為寶爺~雖然一回到西安,馬上跑到希爾頓訂了1700的房間,露出了腐敗的本性

這次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她們積極樂觀的精神,渾身上下都洋溢著正能量,無論環境怎麼惡劣,從來沒有過氣餒低落的時候,始終勇敢面對,甚至我和minya兩個男生都受到了她們的鼓勵,三個妹紙一台戲,這場鰲太大戲真的被她們演活了~

這次鰲太徒步,三位妹紙學會了用登山杖,學會了搭帳篷,學會了和自然打交道,領略了戶外運動的樂趣,這也是我這次夭折的鰲太狼塔連穿最大的成就~

關於鰲太的裝備體驗

這次鰲太關於裝備的使用,得圍繞著一個字「雨」。

不得不說,雨水真的是軟dao殺人啊,這次持續多日的降雨連嚮導都感嘆從未碰到過,但我在上山前,完全沒有估計到這種情況的出現,因此在行程中多次有狼狽的局面。

最讓我心痛的就是相機的早早退出,出發前考慮成像考慮便攜思前想後買了黑卡RX1R,竟然完全沒考慮到防水性,成像再好,拍不了又有何用!在第二天的大霧中行進了一天後,還沒怎麼淋到雨,鏡頭裡已經是一層霧氣,結果整個鰲太最驚險最震撼的路段都沒能留下照片資料,真是痛心疾首啊。。。所以今後各位在新購相機走戶外的時候,還是建議多考察考察那些三防的款式,其實也不乏成像好的型號,至少,也得為自己的相機準備一個防雨袋。

攝像機Contour Roam2表現不錯,但是忘記帶充電線,這個另當別論了。。。

其次,在大雨面前最早掉鏈子的就是------背包。這次帶著花崗岩的雪豹46,應該說各方面都表現不錯,但是,第三天在飛機樑上暴風把防雨罩吹飛以後,它就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悲劇。每天都濕得透透的,到營地可以擰出水來,再加上這次防水袋只帶了兩個,最後包里幾乎都沒有乾燥的東西了。。。一方面有我的失誤,因為走得匆忙,沒有把防雨罩的扣件扣在包上,但是就算扣住,防雨罩在暴風中也很難維持和包的貼合,因此我覺得防雨罩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要想面對連日的大雨氣候,可能防水包才是最好的選擇。近期我會考察一下Mchale,Zpack,HMG或者Cilogear等牌子的cuben面料背包,看看是否有適合長線的款式。

第三個掉鏈子的是------帳篷,這次本著輕量化的原則,全隊帶的都是超輕帳篷,從UFO到KILO2通通是全紗網三季帳,即便結構優秀能扛風,從外帳縫裡吹進的雨水卻是無能為力的,因此從第三天開始,大家都飽受濕身之苦,內帳積水,睡袋進水,倒是悠悠的REVOLUTION表現最好,進水相對較少,所以第四天三個妹子統統擠進了這支巨大的雙人帳里~根據這次的經驗看來,選擇帳篷時,三季帳里擁有寬大嚴密外帳的半紗網型號應該得到優先考慮,同時,外桿帳在雨天搭建擁有突出優勢,令人印象深刻。

第四個掉鏈子是衣服。當然不是衣服本身滲水,WESTCOMB SHIFT LT在4天雨水洗禮中仍然能做到滴水不透,但是,問題出在了衣服的尺碼上!WESTCOMB的衝鋒尺碼略大,它家的S碼版型我剛好能穿,因此為了更輕量,我入手的是S碼的SHIFT,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愚蠢的選擇。衝鋒衣並不是穿著感覺不緊就可以的,S碼的衣服對於178cm的我來說有兩個致命的問題,袖子略短了一截,無法完全遮蓋住裡面的抓絨,導致雨水從袖口滲入,後襟也短了一截,平時感覺不出來,但在登山時彎腰弓背是常事,於是雨水自然能從腰部流進褲管,讓衝鋒褲形同虛設。因此各位切記,衝鋒衣的尺碼一定要就大不就小。

第五個失守的是鞋子,乾燥的節操堅持到第五天,終於我的SL TREK也進水了,裡面的襪子也全被浸濕,作為上次太白雪天穿越的隊伍里唯一沒有進水的鞋子,這次鞋子進水,我到不覺得性能是主要因素,畢竟鞋子頂部是敞開的,進水的可能性有很多,下次我會選擇在這種天氣帶上雪套,可能能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

第六個失守的裝備,估計很多人都難以避免,手套。這次帶的是BD的windstopper面料手套,哪裡禁得住這種考驗,頭天就濕透了,但是走這種徒步線路,確實不太有人會帶累贅的GTX手套,畢竟市面上沒有填充的GTX手套實在是太少了。下次我會嘗試一下OR的Stormcell或者鳥的CADEN兩款新品,看看是否能達到敏捷 防水的徒步要求。

以上是面對雨天主要的幾個失策點。

除此之外,這次的裝備還有一個重要的不嚴謹之處,就是缺乏「備份」。備份的食物,備份的防雨罩,備份的襪子,備份的地釘......這次為了達到超輕的效果,幾乎都沒有考慮,上山前就憋著想用高速一口氣走完,這種理想化的想法,實在是太輕視自然的力量了。就像我們嚮導說的,在鰲太這種地方,被惡劣氣候困個一兩天實在是太正常了。凡事多考慮留一手退路,告別剛愎自用的態度,這是鰲太給我上的最重要的一堂課。

以上的裝備體驗倒也不多,而且這次鰲太最大的教訓也不在於裝備。也許很多人都覺得鰲太比較簡單,老實說,如果天氣晴好,強度確實不大。但鰲太的最大難點就在於變換莫測的天氣。這次大玩家我最大的失誤,叫做體能。

這次徒步之前,因為過分輕視鰲太線的難度,而且覺得只要有裝備一切都不是問題,我幾乎沒有做任何的體能訓練,而且為了請出足夠鰲太狼塔連穿的假期,出發前整整一個禮拜通宵加班,每天睡眠不超過3個小時,一直到出發當天的凌晨6點才完成工作,趕回家胡亂打了個包,就趕往機場。到了西安又忙著購置氣罐聯繫車輛,搞到深夜12點,結果在次日中午從塘口上山時就感覺身體發虛,連走到2900營地都感到疲憊不堪,當晚被風聲吵的一晚失眠後,第二天更是全身冷汗直冒,走蕎麥梁時雙腿如同灌鉛,走到水窩子營地累得連帳篷都不想搭,當晚7點入睡狂補了11個小時的睡眠後第三天才恢復狀態。經過這次我才明白,最好的裝備,就是體能,所有的輕量化裝備購建,如果沒有體能做基礎,就是一堆廢物。

在明年走狼塔C V之前,一方面我會在裝備的構建上堵住漏洞,更重要的是,我得好好把體能訓練一下,至少把背負能力提升到15KG以上,讓狼塔行走得更加瀟洒自如一些。

另外還有一點忘了說了,補充一下,就是裝備的磨損。

列舉一下這次鰲太行程中裝備的損傷情況:1.左手登山杖腕帶撕裂;2.左手手套與岩石磨擦出洞;3.速干帽被風吹飛;4.防雨罩被風吹飛;5.保溫杯跌落山崖。

按照原計劃,鰲太與狼塔兩個活動中間只有2天的間隔,但是出發前並未考慮到裝備常規損傷後的補充,後來向隊友借就成了唯一的辦法,如果各位也要安排兩個長線的連穿,那麼裝備損傷的補充問題也必須考慮到。

最後把上次出發前沒來得及發的一些裝備照片再發一下,對應裝備版的主題~雖然其中為狼塔準備的那部分物資最終都沒能用上

鰲太不算水和氣罐的凈包重是11KG

以及玩家隊的英姿~

給小編加個雞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8264 的精彩文章:

當你選擇放棄戶外時,看看這些人的經歷吧
荒原之上的文明中心,河西走廊之敦煌

TAG:8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