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最後的牛瘟病毒被測序和銷毀

最後的牛瘟病毒被測序和銷毀

20世紀牛瘟殺死了撒哈拉以南非洲超過90%的牛。圖片來源:Reinhold Thiele/Getty

研究致命家畜疾病——牛瘟的科學家正在努力銷毀僅存的大部分牛瘟病毒樣本。牛瘟是繼天花之後被消滅的第二種疾病。但近日媒體報道稱,事實證明,消滅該病毒最後實驗室庫存的整體進展緩慢。

2011年,當這種疾病在野外被根除時,世界各地的數十家實驗室都持有相關病毒材料,其中一些實驗室的安全標準很低。

現在,國際權威機構正在重新推動銷毀或將牛瘟樣本集中在高度安全的設施中,以減少意外或故意釋放的風險。而且,一些實驗室正在參與一項名為「測序與銷毀」的研究項目,即對它們所儲存的各種牛瘟菌株的完整基因組進行測序,然後將其永久摧毀。

美國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理論生物學家Paul Fenimore表示:「世界並沒有脫離險境。」他表示,雖然國際上整合和消除庫存的努力已經大大降低了牛瘟捲土重來的風險,但只要實驗室庫存依然存在,意外釋放的可能性也隨之存在,如果牛瘟「逃逸」,可能會「在國家或地區層面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牛瘟與麻疹屬於同一科,但不感染人類。它能導致牛出現發燒、嚴重腹瀉和痢疾等癥狀,幾天後病牛就會死亡。19世紀末,當牲畜進口將這種疾病引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時,那裡90%以上的牛都死於這種疾病。隨之而來的是毀滅性的饑荒,這些事件被認為是非洲歷史上最嚴重的災害事件。

因此,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總幹事Monique Eloit表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和OIE同意摧毀實驗室儲存的牛瘟病毒,或者只允許少數FAO-OIE指定的高度安全設施保存該病毒。1980年天花被根除後,世界衛生組織也進行了類似的努力——今天,唯一公布的庫存地是美國和俄羅斯的兩個經批准的實驗室。

而且,權威機構也認為牛瘟是最危險的農業生物恐怖主義威脅之一,最大的威脅正是實驗室冰櫃中早已被遺忘的樣本。Fenimore指出,2007年英國暴發的口蹄疫疫情,可以追溯到沃金市動物健康研究中心皮爾布萊特研究所排水管道泄漏。這說明即使在世界級的設施中,意外病毒釋放也是可能發生的。

起初,銷毀牛瘟庫存(包括活病毒、疫苗、血液和組織樣本)工作進展迅速。但FAO首席獸醫官John Lubroth表示,近年來,情況發生了變化。部分原因是FAO和OIE沒有權力強制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賴於宣傳。

2011年,35個國家的44家實驗室儲存了牛瘟材料,兩年後,23個國家的28個實驗室擁有這些材料。目前,仍有14個國家持有某種形式的牛瘟材料,其中包括6個指定設施。

於是,FAO和OIE於2015年啟動了「測序與銷毀」項目。今年6月,根據該計劃,皮爾布萊特研究所成為第一個銷毀庫存的機構。該所從事牛瘟研究的Michael Baron說,他們處理掉了約3500瓶代表約50種毒株的材料,但保留了少量活病毒。

法國國際發展農業研究中心病毒學家Genevieve Libeau也表示,他們正在組織銷毀樣本。目前還不清楚衣索比亞、日本、美國等其他指定的牛瘟防治機構是否有確定計劃對它們的牛瘟材料進行測序和銷毀。

但相關機構也將保留一些活牛瘟疫苗,以便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研究人員表示,根除牛瘟和管理根除後時代的經驗將是寶貴的。「全球根除某種疾病將被重新定義為銷毀所有材料,實驗室或其他設施不再擁有任何東西。」Eloit說。(唐一塵)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悲痛!32歲北大博士猝死!別再996了!
Cell深入研究人類的「經驗之談」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