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原本已經滅絕的生物,為何會突然「復活」了,科學家也感到頭疼

原本已經滅絕的生物,為何會突然「復活」了,科學家也感到頭疼

在大自然中,我們一直都知道,因為「優勝劣汰,物競天擇」,會有不少的生物會因為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而被大自然淘汰,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滅絕。並且,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滅絕的生物是不會再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但是最近卻出現了一件顛覆我們傳統觀念的事,科學家發現有已經被確認滅絕的生物「復活」了,並且是在自然狀態下的「復活」。對此,科學家們暫時也沒有合理的解釋。

這次科學家發現「復活」的生物是白喉秧雞(Dryolimnas cuvieri),這是一種被確認在13.6萬年前就已經滅絕的生物。它們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是印度洋中海洋西部最後存留下來的不能飛的鳥。雖然科學們們不知道為何這種確認滅絕的鳥會再一次出現在地球上,但這確確實實是一個驚喜的發現。

一般來說,因為進化,即使是來自同一祖先同一物種,但是在不同的時代,所以不會認為它們是一樣的生物。甚至有雜誌指出,這種現象是非常罕見的,幾乎是不可見,但是這確確實實的發生了,還是發生在幾乎可能性為零的塞舍爾。雖然科學家不明原因,但是該猜測的還是得猜測,該調查的還是得調查。

科學家們在調查了塞舍爾的歷史記錄後發現,白喉秧雞曾生活在這邊的一座環礁上。由於它們的生物特性——不會飛的限制,當它們的棲息地被淹沒後,自然而然的,這種生物也就落得了滅絕的下場。在經過十萬年後,原本沉沒的環礁再一次出現在地球上,經歷了沉沒和恢復的環礁,應該再無可能出現白喉秧雞的足跡,然而近期卻再一次發現了白喉秧雞的生存跡象。

因為環礁曾經歷過沉沒和再一次出現,所以就有人猜測,若是環礁再一次被上升的海水淹沒呢?顯然這種鳥會再經歷一次滅絕,可它們會再一次的「復活」嗎?科學家們也不敢打包票說會還是不會,畢竟目前還沒弄清楚它們「復活」的理由。但是也是科學家推測說,會不會沉沒的環礁當時留下了白喉秧雞的「蛋」,然後在環礁重新出現的時候,這個「蛋」再次被孵化?或者是當時的白喉秧雞進化了,它們會飛了,然後在近期出現了「返祖」的現象?

雖然滅絕的生物再一次出現在地球上這種現象很罕見,但並不是沒有出現過。例如費南迪納島加拉帕戈斯龜、巨型蜜蜂、台灣雲豹等,都是科學史上「滅絕而復活」的例子。而且,前兩者是被證實確實存在的,後者雖不知真假,但是也說有拍到過照片。

筆者認為,面對在我們傳統觀念中不該出現的現象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能一味地否定其存在,我們真正該做的是,尋找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以及對現有生活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爵跡探索 的精彩文章:

10億年之後地球會是怎樣的景象?科學家:人類或早已不存在

TAG:爵跡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