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48噸重的瀘定橋,每根鐵索1.6噸,清朝工匠如何在一年內建造

48噸重的瀘定橋,每根鐵索1.6噸,清朝工匠如何在一年內建造

上學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名叫「飛奪瀘定橋」,想必大家仍記憶猶新。這篇課文講的是當年紅軍為躲避敵人圍追堵截,強渡大渡河,搶佔瀘定橋的故事。當時河對岸還有敵人把手,22名紅軍戰士冒著槍林彈雨,硬是攀著鐵索過橋,奪下橋頭,為後續部隊渡河提供了便利條件。

距離這段歷史,已經過去了八十多年,但那條由錚錚鐵索連成的大橋,還毅然挺立在大渡河上。那麼,對於這座橋,大家又了解多少?

瀘定橋又名大渡橋,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大渡河上。清朝以前,藏漢兩族要想進行物資交流,只能靠大渡河上的渡船,有時遇到惡劣天氣渡船不能航行,兩岸交流就會中斷,造成大量損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康熙皇帝下令修橋。

瀘定橋全長一百餘米,其主體都是粗重的鎖鏈,統共13根,兩邊橋欄各2根,橋面9根。這些鐵鏈都是精鐵打造,是由近千個鐵環串聯而成,每根都有近1.6噸重,統共加起來有21噸。如果再加上橋上其他部件,那足足有48噸。

這麼粗重的鐵鏈,如何跨越上百米的距離搭建呢?這個問題不僅大家好奇,之前的工匠們也很發愁,畢竟那時候可沒有起重機或是弔橋,成噸的鐵鏈要單靠人力,是很難拖拽到河岸的。

一開始,人們嘗試用筏子或是渡船,將鐵鏈從一頭牽到另一頭。但大渡河河水湍急,鐵鏈在水中難以拖拽不說,渡船載著這麼重的東西也很難穩住,最後只能作罷。後來,經過大家集思廣益,一個相對可行的方案被提出,那就是以繩帶鎖。

工匠們先在河兩岸做了兩個大轉盤,用粗繩連接,然後在繩子上串上竹筒,再把鐵鏈穿入竹筒內,最後,讓壯漢們轉動轉盤,將對岸的繩子轉過來,這樣繩子上的鐵索也就跟著過來了。

不得不說,古代工匠的智慧,實在是高明。通過這個辦法,瀘定橋的主體鐵索很快就運到了對岸,工匠們又在橋頭挖了地龍樁,將鐵索和地龍樁澆築在了一起,最後搭上木板,一座大橋就建好了。

建造這座大橋,看起來非常困難,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很容易。工匠們加班加點,最後只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任務,這效率實在是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書生微視頻 的精彩文章:

越南專家說越南人與漢人關係不大,血緣更親近泰國人,網友都笑了
這款手槍全世界僅產100支,特殊職業者專用,一槍能打爆熊的頭

TAG:歷史小書生微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