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Game RTX 2070 Super評測 頂級非公又越級

iGame RTX 2070 Super評測 頂級非公又越級

或許很多人看到GTX 16系列發布的時候就覺得NVIDIA已完成圖靈GPU的全部布局,其實英偉達也正是這樣計劃的。然而誰也沒有料到AMD的Navi架構顯卡會來得這麼快,這麼猛。

AMD在顯卡展示的時候稱,5700 XT將瞄準英偉達的RTX 2070,5700則瞄準的是英偉達的RTX 2060。而結果也確實如AMD預計的那般,無論是性能還是性價比,AMD確實都贏了。但英偉達可不是英特爾,比如然不會放任對手搶佔市場自己還慢慢擠牙膏的。於是很快,我們便迎來了Super系列。

目前被英偉達冠以Super名號的有三款,RTX 2060 Super、RTX 2070 Super以及RTX 2080 Super。前段時間我們測試了RTX 2060 Super,其性能表現讓我們驚喜。畢竟是Super系列中各項參數同比提升最高的,頂級的非公版顯卡性能甚至越級略超RTX 2070了。這次我們拿到了同樣的來自iGame的RTX 2070 Super顯卡,也是作為頂級非公版的存在,能否也有同樣的越級表現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RTX 2070 Super規格對比

我們從規格圖可以清晰的看到RTX 系列各款顯卡的核心規格。由於2070的TU106核心已經是2304個流處理器的完整核心了,所以2070 Super想要再升級必然只能使用更高級別的核心,沒錯,就是2080上的TU104。當然,也不可能用與2080相同的核心規格,所以TU104-410的流處理器為2560個。

也就是說,RTX 2070 Super和RTX 2070相比,最大的變化是核心的變化,流處理器數量從2034個提升到2560個,紋理單元也對應從144個增加到了160個。顯存規格維持不變,依舊是14Gbps 頻率和8GB容量。NVIDIA官方對於RTX 2070 Super的性能描述是可以看齊上代旗艦GTX 1080 Ti!

總的來說,從參數方面預計的性能表現來看,2070 SUPER和2060 Super都一樣,與其說是同級的升級款,不如說是更高檔次顯卡的略微「降級」。 2070 Super的核心頻率其實還要比2080的核心頻率更高一點,達到了1605MHz。Boost頻率也達到了1770MHz,比2080高了70MHz。所以雖然2070 Super比2080的流處理器要少一些,但更高的頻率讓2070 Super性能表現與2080差距更小了。

重點來了,iGame GeForce RTX 2070 Super Vulcan X OC這樣的頂級非公版,由於擁有iGame獨家的一鍵超頻,基礎頻率就達到了1770MHz,Boost頻率更是達到了1905MHz,它的性能表現有沒有可能更加接近2080呢?

iGame RTX 2070 Super賞析

iGame RTX 2070 Super Vulcan的設計仍然是家族式設計,包含強大的散熱,炫酷的外形,集功能性與美觀性於一身。

SWORIZER(施劍者)散熱器採用合金壓鑄,用沉台浮雕工藝打造出太空紋理裝飾,設計十分緊湊硬派。這個散熱器不僅好看,還採用了iGame真空冰片技術,運用均熱板的原理散熱效果比幾根銅管都要好,同時大面積的散熱鰭片完整覆蓋整卡,並且還使用了7跟熱管的豪華配置,基本上能夠應付任何負載的散熱。

在顯卡的外甲中部,有一顆智能溫度感應裝置,配合iGame的智能啟停技術,完全能夠做到低負載零噪音,高負載迅速提高風扇轉速,熱量不會堆積。

Vulcan系列全新升級LCD側顯示屏iGame Status Monitor 2.0,不僅可以實時掌握顯卡負載等各項具體參數, 比如風扇轉速、核心頻率等顯卡各項參數實時監控一目了然,還可以自定義圖案, 這是iGame Vulcan系列標誌性的設計。

Vulcan同時也具備大量RGB燈光,不過與普通玩RGB的誇張妖艷燈光不同,Vulcan的燈光設計隱藏在兩側的飛翼夾片下。燈光全部軟體可調。

上機點亮燈光,再加上iGame的主板和內存,可以實現燈光同步,十分漂亮。

配合iGame的軟體iGame Dynamik Light和iGame Zone II可以方便的控制屏幕顯示內容和燈光效果,不僅可以玩燈,還可以玩屏幕。

背板的RGB燈條也不僅是裝飾,還可以根據顯卡的實時使用率反饋呈現色彩變化。總之在外觀方面,Vulcan幾乎無可挑剔。

如果你注意看的話,你會發現2070 Super的右上角有金手指,沒有錯,在2070上被砍掉的NVLink又回來了!這也證明了英偉達對2070 Super的定位,絕對的次旗艦級別。

由於燈和顯示屏,iGame RTX 2070 Super Vulcan的供電比公版要更高,採用了8 8pin的供電介面。

視頻介面方面,RTX 2060 Super Vulcan配備了3和DP,一個HDMI介面和一個USB Type-C介面。一件超頻按鈕為iGame獨有設計,按下時藍燈點亮即為超頻模式,我們所有的測試均在OC模式下進行,以呈現非公版的最強實力。

理論性能測試:性能接近2080了。

接下來我們開始實際測試,為了保證不影響顯卡發揮,我們選擇了同樣頂級的CPU,主板和內存。具體型號如下:

CPU:酷睿i9 9900K

主板:iGame Z390 Vulcan

內存:iGame DDR4 3200 8GB*2

SSD:七彩虹(Colorful)SL500 480GB

HDD:WD 2TB藍盤

電源:海盜船RM 750X

顯卡性能的理論測試毋庸置疑選擇3DMark,畢竟它是目前最靠譜的顯卡性能測試軟體,它有5個測試項目,FireStrike、FireStrike Extreme、FireStrike Ultra、TimeSpy、TimeSpy Extreme。

這幾個測試可以模擬DX11和DX12遊戲在不同解析度環境下的遊戲表現,並且還有針對光線追蹤和DLSS的性能測試。我們將RTX 2070 Super的測試成績與公版的RTX 2060/2070/2080做對比。

從3DMark的數據看來,2070 Super表現十分亮眼,在各項成績中都接近了2080的成績。由於表中的2060 Super也是iGame的Vulcan X OC系列,所以成績比較突出。綜合來看,官方「開核」外加iGame再超頻的2070Super確實已經非常接近2080了

遊戲性能測試:2K解析度下多款遊戲超過2080

遊戲測試我們選擇了幾款對顯卡性能要求較高並且熱門的遊戲作為測試項目。

iGame RTX 2070 Super在《孤島驚魂5》遊戲中表現相當不錯,2K解析度下達到了99fps,相比2070提升幅度接近9%。

在《戰地5》中,我們直接選擇最高畫質並且將DXR效果開到最高,打開DLSS深度學習抗鋸齒。可以看到2070 Super無論是2K還是1080P都可以超過70fps,達到流暢的水平,並且與2080的成績十分接近了。

《鬼泣5》是一款非常火的動作遊戲,炫酷的動作畫面非常的需要高幀率。2070 Super的幀率非常驚人,又是在2K解析度下超過了2080,1080P解析度下又被反超。 不過看來《鬼泣5》確實優化不錯,對硬體要求並不算高。

《古墓麗影:暗影》這款大作也是我們顯卡性能測試中的常客,也是第一批支持光線追蹤的遊戲大作。我們將《古墓麗影:暗影》中能開的特效全都開到了最高,並且打開光線追蹤和DLSS。2070 Super的在2K解析度下的成績又超過了2080,相比2070的成績提升多達20%。

由於《最終幻想15》的benchmark並不顯示幀數,而是在跑分之後給出一個分數。我們採用默認的標準畫質測試,可以看到同樣的結果。在2K情況下,2070 Super表現要好於2080,達到了9477分。

總結一下,2070 Super相對於2070升級幅度比較可觀,在2K解析度下很多時候可以超越2080的表現。完美的詮釋了越級這個詞,以70系列達到了上代旗艦1080Ti的水平,也超越了同代更高級別的顯卡。

拷機、超頻表現:散熱強大

我們在外觀賞析的時候已經介紹了Vulcan散熱器的厲害,那麼這樣用料紮實的散熱器可以將2070 Super的溫度控制在什麼程度呢?一般的拷機測試我們就直接省去了,我們直接挑戰超頻之後的溫度。

iGame官方已經將2070 Super顯卡超頻,我們究竟還有沒有空間呢?用iGame Zone II試了試手上這塊顯卡的體質,還不錯,可以在官方超頻的情況下再超57MHz,Boost頻率來到了1962MHz。超頻之後的性能提升並不明顯,3DMark跑分浮動較大,不做參考。

不過溫度方面還是非常給力的,在室溫25℃的情況下,用甜甜圈拷機溫度穩定在70℃。超頻之後還能將溫度控制在70℃,不得不說Vulcan的散熱十分給力。

頂級非公2070 Super完全可以當2080來用

通過上述的理論測試和遊戲實測可以看出,iGame RTX 2070 Super的性能表現十分亮眼,一鍵超頻之後的2070 Super在很多情況下可以獲得2080一樣的表現甚至完全越級。再考慮到2070 Super和2080的定價,那麼2070 Super無疑有著非常高的性價比。

現在的RTX 2080顯卡價格都還在5400元往上,而一塊頂級的非公版2070 Super價格也不過4700元。如果你追求2K遊戲環境,並且對散熱要求很高,那麼2070 Super可能會是更實惠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鏡網 的精彩文章:

借鑒了谷歌模式,華為在一個個領域持續深入,鴻蒙OS厚積薄發
iOS13實錘蘋果將取消3D Touch 因為真的太雞肋?

TAG:零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