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100多年前,一位法國人拍下當時的大清,和影視劇根本不一樣!

100多年前,一位法國人拍下當時的大清,和影視劇根本不一樣!

阿爾伯特·卡恩,法國猶太人,後來因為南非黃金和寶石礦山成功,成為歐洲富豪。他熱衷慈善事業,從1908年開始,他派遣大量攝影師去世界各地,拍攝七萬兩千多張彩色照片,記錄了二十世紀初葉五十多個國家的民眾的日常,成為世界映像史的一大壯舉。

阿爾伯特·卡恩(Albert Kahn,1860-1940)

1909年1月,卡恩和他的司機來到中國,彼時,慈禧太后剛剛去世,溥儀登基,他的父親載灃成為攝政王。卡恩記錄的正是滿清被推翻前中國的現狀,他鏡頭下的大清無疑是寶貴的歷史資料。他拍攝的地方包括內蒙古、北京、山東等地。

卡恩拍攝的一百多年前的北京,而且是高清影像,街景集市、車馬、食肆、各式轎子、儀仗、送葬、買賣、禮儀…樣樣不少,太珍貴了!

溫馨提示: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視頻

春節前夕,街頭兜售春聯的小販。

四位女性合影 1912年7月北京

在國子監讀書的學生和老師們,面容中似乎有一股憂愁之色。

1913年,山東曲阜,一個年輕人靠在孔廟大殿的石柱上。當時的人們都還留著長辮子。

頤和園十七孔橋 1913年6月

北京街頭 1913年

北京的一戶人家,滿洲女人和她的孩子。

寫信

官員

泰山寺廟裡的修行者

賣糕點的老人

灕江邊的少女

在市集出售對聯的商販

石料廠的工人們正在加工石材。

1912年,大同橋,一個男子打著傘靠在石橋上。

新娘

滿族村落的一戶人家。丈夫和妻子隔得有些距離,他們養了五個孩子。

清朝士兵持槍而立。

喇嘛,頭上的帽子很顯眼。

瀋陽街景 1912年5-6月之間

1912年6月28日 紫禁城遠景,北京

一位裹腳的婦人坐在石頭上。

內蒙古,住在帳篷里的居民,這就是成吉思汗的子孫們。

街頭,人們正在聽說書人說書,畫面看起來有些詭異。

當時的孩子由於家庭貧困的緣故,好多都沒有穿衣服。

當年頤和園的石舫。

晚清時期的長城,一片蕭條,人跡罕至。

瀋陽城門 1912年5月

北京天壇 1913年5月25日

明十三陵,兩個男子站在石像旁。

北京郊區南苑附近 機場 1913年6月

街景

一個側躺著的慵懶婦人,她身著粉色的衣服,一隻手支撐著腦袋,雙眼微閉好像正在閉目養神。

濟南大明湖

鐘樓

滿族的村落民居

當時沒有人理解他做的這些「無聊傻事,甚至有人罵他造作的白痴,直到2008年,BBC才為其出版一本攝影集,永久藏於法國博物館,他的遠見和貢獻才被人賞識。

欣慰的是,100年後的今天,我們有幸再看到這些照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都愛地理 的精彩文章:

阿聯酋富豪要從南極拖冰山回國供水
聯想被罵「美帝良心」、華為被贊「民族希望」:為什麼聯想會落到這個地步?

TAG:我們都愛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