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文物宋代就是國寶,元代卻被當煎鍋用,如今殘破不堪卻價值過億

此文物宋代就是國寶,元代卻被當煎鍋用,如今殘破不堪卻價值過億

近代以來,中國考古事業迅猛發展,國家對文物保護工作越來越重視,因此對於一些被盜墓賊破壞,或者意外發現的大型古墓都進行了搶救性挖掘,同時出土了大量令人嘆為觀止的稀世珍品,這些國寶用它們古樸肅重的身姿,為後世訴說著當年的歷史。中國的國之重器大多都是以這種方式問世的,但也有少部分例外,比如今天介紹的這件兮甲盤就不是近代才聞名世界的,它早在宋代就出土了,千百年來一直是古玩界的超級巨星。正是由於兮甲盤的來頭太大,所以它幾經人手,經歷的命運異常坎坷。

宋代時,西周兮甲盤驚艷問世,成為炙手可熱的一件國之瑰寶,它也是宋代出土文物中年代較為久遠的一件。但隨著戰亂流失,兮甲盤暫時消失在歷史煙雲之中。直到元朝時期,一位名為鮮於樞的宰相到下屬李順父家中做客,才重現發現了兮甲盤的蹤影,只可惜它早已不成樣子:李順父將盤足折斷,原本高挑的兮甲盤頓時成了矮冬瓜,李家人甚至還將兮甲盤作為煎鍋使用,盤內油漬厚重。鮮於樞平時喜好古物,便將其收入囊中,一生珍藏起來。兮甲盤在歷史的再一次出現是在清末民國時期。

兮甲盤被民國大家陳介棋收藏,但受其後的戰亂影響,兮甲盤再一次了無蹤影,此後有不法商販鑽空子,故而偽造品時有出現,只香港與日本兩地就曾冒出多件偽品,幸而當初陳介棋曾為兮甲盤做過拓本,所以這些假冒者均被推翻。

2010年,一位旅美華人偶然在美國的拍賣會上見到了兮甲盤,他看到盤內的銘文,知道此非俗物,於是悄無聲息地僅僅花了幾百美元就將其帶回了中國。經過鑒定,這件兮甲盤是真品無疑,隨後它被拍賣出了2.1億元的高價。那麼這件兮甲盤究竟珍貴在何處,它最初鑄造的目的是什麼,它盤內的銘文又記載著什麼呢?

兮甲,就是西周著名賢相尹吉甫,尹吉甫是尹國的君主,曾為周宣王的中興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而且他還是《詩經》的採風者和總編纂者,因此他被後世稱為「中華詩祖」。兮甲盤的主人就是尹吉甫,所以這件文物不僅有歷史意義,更有文化價值。

兮甲盤上共有銘文133字:「隹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王初格伐玁狁於,兮甲從王,折首執訊,休亡敃,王賜兮甲馬四匹、軥車,王令甲政司成周四方責,至於南淮夷,淮夷舊我帛畮人,毋敢不出其帛、其責、其進人,其賈,毋敢不即次即市,敢不用命,則即刑撲伐,其隹我諸侯、百姓,厥賈,毋不即市,毋敢或入蠻宄賈,則亦刑。兮伯吉父作盤,其眉壽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用。」

銘文大意是兮甲跟隨周宣王征伐玁狁,大勝而歸;此外,還記載了兮甲對南淮夷徵收賦稅之事,並對南淮夷人制定了法令。而銘文的最後一句就是尹吉甫鑄造兮甲盤的目的,即憑藉此盤所取得的成績,為後世子孫無盡享用。

兮甲盤133個字記述了西周的官制、戰爭、奴隸、封賞、稅賦以及貿易管理,對研究西周體制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如今兮甲盤早已名花有主,被某位神秘藏家擁有,不被大眾所見,但其身上所散發出來的魅力卻是無窮無盡的,值得我們報以敬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歷史 的精彩文章:

陸遊臨終之際硬撐著寫下一詩,僅28字,卻被譽為史上最狂的絕筆
為什麼大禹治水的畫像里都拿著一件「叉子」?用叉子怎麼治水?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