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貴州山洪大災的背後,原來是這個原因

貴州山洪大災的背後,原來是這個原因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1099-貴州多災多難

作者:趙百靈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貴州西部最近出大事了。

根據新華社發布的權威消息,7月23日發生在貴州六盤水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的山體滑坡,已經造成了15人死亡,30人失聯。專家估計,滑坡到小小村民聚居區的土石達到了200萬立方米,能裝滿兩個多水立方。

類似這樣的新聞,在貴州頗為常見。這個擁有壯美喀斯特地貌、洶湧江河、豐富礦藏的省份,同時年年都要因為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上全國新聞。

貴州泥石流高易發區域主要分布範圍

這是怎麼回事呢?

河岸邊的災難

2008年,期刊《貴州氣象》刊登了一篇由貴州省氣象台發表的文章,對貴州境內的幾座重要城市:貴陽、安順、六盤水在歷史上的山洪災害情況做了普查。論文將山洪按照不同的死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做了特大、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的分類。

劃分依據參考

《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試行規定》

其中特大型的定義非常嚴格:受災死亡人員達到100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10億元以上。這樣的損失放在貴州可能能讓一個縣級單位崩潰。所幸80年代到2008年,全省並沒有發生這樣嚴重的災害,主要以中小型災害為主,並伴有少量大型災害。本次發生在水城縣的災害,也屬於國家標準中的中型災害。

列舉三個縣2018年的地區生產總值

如果遇到一場特大型山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統計結果顯示,1981~2008年,僅這三市轄區內發生的災害就達到了120次,造成了303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逾15億元。各市各年代的災害發生總數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出21世紀的山洪類災害明顯變多

但這並不完全是因為災害本身

更多災害被記錄很可能是通信技術進步的結果

不過這張圖還不能說明所有的問題。

表面上看,省城貴陽和省西陲的六盤水(也是本次災害地區的上級單位)發生災害的次數差不多。但在災害的具體量級上,六盤水的等級明顯較高。在這近30年的時間裡,六盤水發生的大中型災害比例高達46.5%,遠高於貴陽的31.0%和安順的28.6%。

每座城市的紅色和橙色部分相加

就是大中型災害的總比例

可以看到六盤水的中型災害比例異常高

也從側面反映了黔西的地質情況不穩定

而在更詳細的普查中,研究人員還發現了全省境內的內的一些重點災害地區。六盤水水城縣名列其中,其他還有盤縣(現六盤水盤州市)、安順關嶺、鎮寧、貴陽修文、息烽、開陽等縣級單位。它們的災害總次數達到了75次,占普查總數的62.5%。

大山之間的貴陽-息烽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這些地區的共同特點是位於烏江中上游地區或者南北盤江的上游,正是大河收納小支流的階段,水網特別密布。貓跳河、鴨池河、打幫河、巴浪河、水果河等當地重要次級河流都是在這些地區匯入幹道的,再加上貴州山區的海拔落差,水流既大且急。像全國聞名的黃果樹瀑布,就位於安順鎮寧和關嶺交界。

值得一去

(圖片來源@耳東)

這還只是三市山洪的統計數據。在貴州,山洪往往會引發更恐怖的泥石流災害。據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貴陽勘探設計研究院郭維祥等介紹,僅在1989年一年,貴州發生的泥石流就達到50處,總傷亡150多人。

而近幾年最嚴重的泥石流災害則要數2011年黔西南望謨泥石流。

在這種地形大搞基建也是非常不容易了

(貴州黔西南-望謨)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2011年6月5日夜間,當地突降暴雨,全縣8個鄉鎮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山洪泥石流,總受災人數達到了13.9萬,其中37人死亡,15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8.6億元。泥石流不僅直接沖毀了當地道路,還把山上的樹木土石堆在了交通要道上,救援隊進入各鄉鎮救災時必須不斷開路,嚴重拖延了救援時間,很多傷亡者就是在無盡的等待中離開人世的。

顯然這種在貴州很常見的房屋

在泥石流面前防禦是非常乏力的

(圖片來源@阿偉老闆)

貴州怎麼就這麼多災多難呢?

泥石流的三根支柱

恐怖泥石流的形成,必須要具備三個條件:利於泥石流發生的地形條件;鬆散的表層土石樹木;短期內充沛的降水。而貴州剛好完全滿足這三個基礎條件,幾乎是教科書式的山洪泥石流爆發地區。

先來看利於泥石流發生的地形條件。

一般而言,15~35°傾角的山坡最適合泥石流發育。在這樣的傾角下,坡上土石最容易受到雨水沖刷鬆動,進而在重力作用下從山上滑落,形成災害。如果傾角更大,就不僅是泥石流這麼簡單,還會有土石崩塌的危險。

險峻,首先是險

(北盤江兩岸的峭壁)

(圖片來自wikipedia@Glabb)

很多人都知道貴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說法。但也許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個數字還是低估的,貴州的山地面積佔到了全省陸地面積的95%,而且這些山地還不是普通發育形成的山地。貴州位於雲貴高原的東部傾斜地帶,地形褶皺非常明顯,大量山地都有很大的傾角。

八山一水一分田

已經是大大高估了水和田的比例

不過作為山地省,同時也是水利大省

貴州的山地遍布大傾角坡面,在千萬年雨水的沖刷下,還形成了大量密集的乾溝和河谷,地質侵蝕情況非常嚴重。這些谷地對於山區居民來說既是水源地又是生活區,可它們同樣也是泥石流要走的通道。居住區正好擋在泥石流勢不可擋的通道上,一旦出事就什麼都晚了。

即使境內最大的河流烏江沿岸

絕大部分區域也都不能用作耕地

(貴州境內烏江沿岸)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再來看構成泥石流的物質基礎:鬆散的土石和樹木。

貴州的喀斯特地貌甲天下,省內喀斯特地貌佔到了60%以上。這種地貌一般出現在碳酸鹽岩密集的地區,在溶解有二氧化碳的水流的沖刷下,石頭中的碳酸鹽(比如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的石灰石)會被微量溶解。長年累月的溶解破壞了石頭本身的結構,形成奇形怪狀的溶洞、天坑、石筍等等。

如果不是獨特的地貌條件

也不會有黃果樹瀑布這樣的奇景

(圖片@耳東)

喀斯特地貌當然是很美麗的,已經成為了貴州的旅遊招牌,但當喀斯特地貌發育過度時,就會出現被稱為「地球癌症」的石漠化現象。顧名思義,這種變化和沙漠化類似,都是幾乎不可逆的,在形成石漠的地區山體表層無法形成植被,水土保持能力極差。

貴州境內土壤侵蝕較為嚴重的區域

而沒有植被保護的下一個後果,就是裸露的石頭被水蝕或風化。碳酸鹽本來結構強度就低,經歷風化後很容易變成碎屑,最終成為懸在貴州人頭頂的一柄達摩克里斯之劍,只要遇到暴雨,就隨時會跌落。貴州山區在非暴雨季也經常道路不通,也是因為這個道理。

如果不是有植被保護

這樣的山路未必保得住

(貴州-晴隆二十四拐)

(圖片來源@杔格)

而當傾斜角很大的山坡與巨量固體物質組合後,又會在行進過程中下切河床,對河床沉積物形成攪底,帶動更多固體物質,甚至衝擊河岸。所以在貴州,要防治山洪泥石流,不僅要加固山體,還要進行河工改造,實在是一項耗資甚巨,又因為人口居住分散而布置困難的大難題。

河水總是在複雜的地形中七拐八拐

是人民的生命之源也是生命威脅

(圖片來源@阿偉老闆)

陸地上的基礎條件如此,只需要一場暴雨就能點燃這個火藥桶。而貴州偏偏又是一個夏天雨水極為充沛的地方。

我國西南地區大氣中的水汽來源非常充沛,一共有三股:

其一是繞過青藏高原南側被擠到雲貴上空的印度洋水汽;其二是穿過中南半島北上進入西南的來自南海的水汽;其三是來自太平洋由東南方向進入西南地區的水汽。三股潮濕空氣在雲貴兩省上空會合,其影響範圍可遠達四川中部和重慶。

而在來自西北新疆的高壓帶的影響下,冷空氣前鋒也差不多位於這一地區。有時,貴州還會遇到從蒙古高原經河套平原南下,穿越秦嶺達到川渝地區南部的冷空氣。溫暖潮濕的空氣遇上冷空氣,一下就轉化為了降水,可以說貴州到了夏天就不缺下雨的原材料。

貴州年均降水大致分布

即使在貴州降水量最少的區域

都比華北地區要多很多

(藍色為降水量最大)

種種因素,讓貴州自古以來就是山洪滑坡等自然災害的重災區。

不可不提的人為因素

以上我們介紹了讓貴州常年身陷山洪、泥石流等暴雨衍生災害的自然因素。但其實隨著貴州社會經濟,尤其是工礦企業的發展,對貴州本就脆弱不堪的地質基礎又是一次打擊。

貴州的基建水平已經冠絕全球

但工程安全事業仍然任重道遠

(圖片來源@阿偉老闆)

貴州是中國西南重要的礦產區,工礦業也是當地的重要經濟支柱。全省有礦山近6000座,可供開採的礦業資源主要包括煤礦、磷礦、鋁礦、汞礦,以及少量稀土金屬礦。其中,煤礦資源主要集中在貴州西部,從黔北到盤州都有分布;黃金等貴金屬分布在貴州西南部;還有集中在中部的磷礦和錳系鐵礦,可謂全省處處都是寶。

但貴州的礦業整合水平不高,小礦在過去很多年裡都是當地的主流。這些小礦遊離在政府監管之外,靠破壞性的開發盈利,對當地環境和工人健康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在山洪泥石流等災害中也有相當的影響。

可以說是大礦遍布,小礦無窮了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貴州省地礦局第二工程勘察院的邵林、李軍發現,貴州的工礦企業主要有兩個生產特點:

第一,地下採礦會產生大量廢棄渣土,這些工礦垃圾往往沒有得到妥善處理,一般就堆在礦區周圍的坡面和溝谷中。當泥石流發生時,這些渣土就會成為泥石流的固體原料,加劇其破壞力。實際例子是當時務川汞礦和銅仁汞礦等礦區周圍堆有數萬立方米的鬆散礦渣,而其溝谷下游有居民區,一旦爆發山洪後果不堪設想。

第二,是地面採礦活動大面積剝離地表土層和植被,加速了礦區的水土流失進程。他們發現在普安縣老萬場金礦、安龍縣戈塘金礦、晴隆金礦、鎮寧縣重晶石礦等礦區,土壤侵蝕強度都為劇烈,每年雨季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可達每平方公里6000噸。

就更別提盲目開採導致地面/山體沉降,造成的陡坡失穩,在非雨季也會造成的山石滑落、塌方等問題了。

如果說貴州泥石流頻發是因為氣候地理環境決定,那麼泥石流每每能造成巨量的損失,這些小工礦企業,則必須對此負一定的責任。

貴州近年來經濟進步明顯,省城貴陽更是將自己打造成了網紅旅遊城市,讓很多中國人心生追慕之情。但這還只是發展的第一步,全面整頓省內災害防備機制,儘力抵抗天災,嚴格杜絕人禍,是貴州走向更好明天的必由之路。

天佑貴州。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源@耳東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印尼的這個計劃,要移民百萬戶家庭,究竟怎麼做?
日本屠殺首都,這國家歷史上最悲慘的一頁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