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時期,八路軍的武器都從哪裡來?

抗戰時期,八路軍的武器都從哪裡來?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場上,八路軍一樁心酸的困境,就是武器稀缺。

在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八路軍120師9595名戰士,卻只有槍支5216支。發展到1939年,120師隊伍擴編到50873人,槍支也不過23714支。一半以上的八路軍戰士沒有槍,竟是常見事。就算有槍的戰士,子彈也困難。129師的戰士,平均每個人只有子彈22發。這樣的困難,也是當時八路軍部隊的縮影。許多革命電影里,八路軍戰士用木頭子彈「糊弄鬼子」的情節,就是當時的生動寫照。

在這樣困難的局面下,八路軍的武器,也分以下幾個來源。

首先一個,就是國民政府的槍支彈藥補充。

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共合作開始,槍械彈藥稀缺的八路軍,也得到了一些支援。比如1937年8月20日,國民政府就一次性補充八路軍子彈70萬發,迫擊炮彈620發,手榴彈15000顆。太原會戰時,閻錫山也補充給八路軍子彈百萬發。武漢會戰期間,國民政府又陸續補充給八路軍炮20多門,機槍200多挺,炸藥300多噸。對於八路軍來說,這批補充,也是十分重要。

但是,更多的時候,國民政府對於「補充八路軍武器」這事,態度卻相當的消極。抗戰爆發後常見的情況是,國民政府承諾的武器補充,經常落實不到位。扣發欠發成了常事。八路軍領到的裝備,經常是國民政府允諾的十分之一不到。如此情景,連日軍都看得明白。以日軍情報資料的說法:「(八路軍)雖不斷向蔣介石方面申請補給,蔣介石方面似乎給的不多。」

而除了國民政府的槍支彈藥補充外,蘇聯也援助了八路軍一批彈藥:1937年12月,蘇聯曾援助八路軍步槍15箱以及子彈31箱。1938年2月,蘇聯又提供了多達51輛軍車的裝備。但由於國民黨的干涉,蘇聯對於八路軍的援助幾乎斷絕。到1940年時,莫洛托夫明確表示:「在彈藥方面暫時不做許諾」。

可以說,這些「彈藥補充」,不管來自國民政府還是來自蘇聯,數量都十分有限,遠遠滿足不了戰場的需要。所以正應了那句歌詞:「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八路軍的武器裝備,還是要看繳獲。

所以,艱苦卓絕的抗日戰場上,八路軍戰士們每一仗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從敵人手裡奪武器。到1945年時,八路軍共繳獲日偽軍各類步槍槍械455608支,繳獲機槍7499挺,繳獲各類火炮1288門。當時的八路軍隊伍,已經發展到103萬人。可以說,繳獲得來的裝備,足以武裝近半數的八路軍戰士。

這個數字看上去可觀,但背後卻是極其悲壯的犧牲。在抗日戰場上,比殺死一個日軍更難的事,就是從日軍手裡奪武器。作戰兇殘的日本兵,通常不會讓八路軍輕易得到武器,甚至「戰敗亦不肯繳槍」。就以平型關戰役來說,這場殲滅日寇上千的戰役,八路軍付出了六百多人的傷亡,卻「只繳到不上一百條的完整步槍」。1941年八路軍後勤工作報告更總結說:八路軍的大多數戰鬥,繳獲常常不能補充槍支彈藥的損失消耗。最好的情況「有時亦僅剛剛夠本而以」。甚至「與日寇作戰,彈藥消耗極大,繳獲則較少」。那些「輕鬆奪槍」的給力場面,大多都只是影視劇里的誇張。

只看這情景,就知道一句「敵人給我們造」背後,是何等的悲壯:每一支繳獲的槍械,都是多少八路軍戰士悲壯的犧牲。

而比起這悲壯的繳獲來,八路軍更加重要的武器來源,就是自力更生。

艱難的抗戰時代,同時也是八路軍軍工業發展壯大的時代。以劉鼎吳運鐸為代表的八路軍軍工人員們,有著不同的出身,或出身窮苦家庭自學成才,或曾在海外受過深造,有著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家庭條件,卻都為了同一個抗戰的夢想,扛起了這個艱難的重任:造槍造炮!

所以,在抗戰最拉鋸的相持年代裡,八路軍的軍工生產,也不停取得可喜的突破,不但有了自造的「八一式馬步槍」,還能夠生產無煙炸藥,結束了先前只能生產黑色炸藥「邊區造」的歷史。新型的白生鐵燜火技術,更確保八路軍的兵工廠,哪怕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也能得到製造炮彈必須的鋼材。於是,八路軍的軍工生產,就這樣在日軍瘋狂的掃蕩下,倔強的異軍突起。

於是,到了抗戰後期,八路軍的武器生產,越發的突飛猛進。根據地的兵工廠,每月可以生產炮彈三萬多發。在抗戰的後半段,八路軍更生產了擲彈筒四千五百多個,迫擊炮近千門,手榴彈450萬枚,子彈780萬發。這看似普通的數字,卻意味著對抗戰,何等重要的支持。

一部八路軍的武器史,就是抗戰時代,中國人的艱苦奮鬥史。多少辛酸,多少悲壯,盡在其中。

參考資料:《八路軍文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笑傲江湖》劉正風為何拚死要金盆洗手?後邊藏著黑白兩道的規矩
安史之亂後,唐代歸義軍如何在夾縫中生存120年?

TAG:歷史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