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沐川:丹霞竹海草龍舞動 箭板古鎮山歌迴響

沐川:丹霞竹海草龍舞動 箭板古鎮山歌迴響

CCTV-10

2019.7.27 20:50 播出

《中國影像方誌》四川卷 沐川篇

沐川篇 預告片

「川旁有峰崖竦立,如人新沐,故曰沐川。」

——清·《讀史方輿紀要》

沐溪河旁,峰崖巍巍,狀似剛出浴的伊人,清新脫俗。於是,這片沐浴在煙雨中的山川得名沐川。

從唐代駐兵沐源鎮,到宋代屯軍沐川寨,常稱為少數民族「嘯集之地」的沐川,在長期的土司制度下終獲安定。

隨著土司制度的衰落與進一步的民族融合,公元1868年,沐川長官司被併入屏山縣。1942年,沐川正式建縣。沐川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沐川竹海:丹霞山裡的蕭洞飛虹

沐川,有著集中的丹霞地貌。沐川竹海內,「蕭洞飛虹」岩壁上的蜂窩狀孔洞、「銀子岩」上的紅色崖洞,箭板古鎮河邊的壺穴,形態各異、類型齊全的丹霞地貌景觀,展示著這片土地上令人驚嘆的神奇之處。

「蕭洞飛虹」

「蕭洞飛虹」岩壁上的蜂窩狀孔洞

「銀子岩」上的紅色崖洞

沐川鳳村鄉千佛崖,建造於明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600多尊依山而立的摩崖石刻造像,構思巧妙、姿態多樣,極具地方特色與生活氣息,見證著明代中原與川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與文化交流。

沐川草龍舞動千年農耕文化

每逢春耕秋獲的大日子,沐川的舞龍隊都會來到田間地頭舞耍草龍,這是當地流傳數百年的傳統民俗。「竹篾為骨、稻草為肉」,這是沐川的文化圖騰——草龍。

沐川草龍又稱黃龍,是起源於唐代的一種由稻草編扎而成的龍燈,每逢元宵節與「龍抬頭」,沐川人舞耍草龍後,就會在午夜時分進行「燒花」送龍神的儀式,將草龍燒掉,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1986年,陳煥彬開始跟隨父親學習草龍製作技藝。從「草把龍」到「網狀龍」、「鱗甲龍」,30多年來,陳煥彬不僅傳承了父親的製作技巧,還潛心研究、不斷創新,讓沐川草龍變成了藝術精品。

草把龍

網狀龍

鱗甲龍

2003年,陳煥彬精選了848000根稻稈,編扎了一條200.8米長的草龍,成功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草龍。

2008年,沐川草龍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沐川縣大型山水實景劇《烏蒙沐歌》的舞台上,裝飾一新的草龍,在夜空里舞動。

箭板古鎮:三縣交界的石板小鎮

箭板古鎮,位於沐川縣龍溪河下游,距岷江5千米,相傳在明清時期,因古鎮順河街形似長箭,一塊大石板恰恰壓著犍為、屏山、宜賓三地交界,故名箭板。

箭板鎮曾由犍為、屏山兩縣共治。這個位於商貿交流通道上的小鎮,因水陸雙重地理優勢,曾是方圓百里農副產品集散地和數萬百姓的油鹽場。

古鎮目前留存有200多間明清民居,多系穿斗結構干欄式木板店宅,房屋之間緊密相連,極具川西南民居特色。成片吊腳樓依河而建,不難想像當年商貿小鎮「趕場」時的繁榮景象。

2015年,箭板古鎮獲得了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建設資金扶持。

就地取材、拒絕新式材料的大量運用,是修復團隊「保護原生」模式堅持的原則。1200米長的順河街全由青石板鋪就,是岷江流域特有的一個沒有梯步的沿河集鎮。

《烏蒙沐歌》推動當地文旅產業發展

由勞動號子而來的薅草山歌,是人們在農耕時為了緩解勞累,一邊做農活、一邊說唱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山歌在大山裡縈繞迴響,從風土人情、孝老敬親,到戀愛婚嫁,沐川人用歌唱抒發著質樸的情感。有了山歌,傳統村落便擁有了靈魂。

2011年,沐川縣被納入國家烏蒙山區連片扶貧開發縣,開始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在沐川縣政府支持下,以傳承與保存傳統農耕、民俗、生態文化,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為宗旨的《烏蒙沐歌》進入創作。

演職人員中,年齡最大的70多歲,最小的不到5歲。會撐船的擔任船夫,牽馬的演馬幫漢子,精氣神好的去舞龍。人人參與的方式,讓《烏蒙沐歌》擁有了自下而上的生命力,真正成為了老百姓共同參與的當代文化建設工程。

2013年10月,《烏蒙沐歌》拉開首演序幕。

經過6年來的不斷創新,以序幕、風雲沐源川、詩韻沐川、茶馬古道、婚俗遺風、舞動金秋、美在沐川7個篇章組成、全景展示沐川文化脈絡的《烏蒙沐歌》,如今依然長盛不衰,成為沐川群眾最驕傲的文化名片。

沐川,一個被竹林包裹的地方,用自然的博大胸懷容納萬物生長,與人們共享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古老的農耕智慧,同新時代的生態發展,共同奏響了樂章。

用影像記錄當下,以地方表達中國

昨天的變遷,今天的影像,明天的歷史

中國影像方誌

沐川篇

播出時間:7月27日 20:50

監製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張蘭 胡悅 張羽(實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科教 的精彩文章:

漢代流行坐牛車,真牛
龍海:月港繁盛古厝優雅 「龍江精神」永流傳

TAG:央視科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