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沒空調的歐洲人熱到破紀錄 全靠硬核避暑

沒空調的歐洲人熱到破紀錄 全靠硬核避暑

聽說,這一周,再高冷的人出門都會變暖。

全國多地中了「中伏」的埋伏,開啟「上蒸下烤」模式,氣溫飆升至35攝氏度以上,一出門就是「露天桑拿節」。

熱浪同樣沒饒過北半球其他地方!

這一周,席捲北美後,持續高溫天氣又降臨歐洲。7月22日以來,歐洲多國最高氣溫達到40攝氏度以上,紛紛破紀錄。

多國政府部門嚴陣以待,發布高溫預警。對家裡很少裝有空調的歐洲人來說,高溫太難熬,避暑靠「硬核」。

空調少,歐洲人很難熬

在法國,22日起熱浪就席捲全國,多地氣溫刷新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紀錄。截至24日,氣象部門向北部20個省發出高溫紅色預警,首都巴黎25日最高氣溫達到42攝氏度。用美聯社的話說,這溫度比法國夏天「正常狀態」高出15攝氏度。

法國國營鐵路公司24日發布公告,呼籲乘客推遲或取消25日在紅色高溫預警地區相關的出行計劃,並承諾免費辦理改簽或退票服務。法國電視台、廣播電台和公共交通系統輪番向民眾告知高溫可能帶來的風險,提醒民眾及時補水,尤其要關注孤寡老人。

在德國,氣象部門對全境發布高溫警報。截至25日,德國境內監測到的最高氣溫為40.5攝氏度,刷新紀錄。

在德國和法國,很少有市民在家裡安裝空調。持續高溫下,不少民眾不得不坐到街邊的噴泉旁避暑。

在比利時,北部城市小布羅赫爾最高氣溫達到39.9攝氏度。按照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的說法,這是自1833年以來的「比利時最高氣溫」。

在比利時南部的天堂動物園,飼養員先把雞肉和西瓜等食物凍在大號冰塊中,再餵給老虎和熊。動物園給大熊貓的居所開啟了空調,以確保熊貓不會中暑。同時,參觀這家動物園的遊客也可得到一瓶免費礦泉水。

我們可能在經歷「有史以來最熱」

這周開始的高溫天氣是繼今年6月後歐洲遭受的第二波,原因是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熱氣流雲團北上,籠罩歐洲。

本周早些時候,美國中部和東部大片地區同樣遭熱浪侵襲,部分地區體感溫度高達46攝氏度。外國媒體報道,全美近1.5億人遭高溫「炙烤」,熱浪造成至少6人死亡。連日高溫還導致紐約市一場大停電,波及5萬多用戶。

7月21日,在美國紐約,一名參加夏令營的學生用小電扇降溫。新華社記者張鳳國攝

專家表示,高溫天氣在歐洲、亞洲和澳洲的大部分地區確實越來越頻繁。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18日發布的全球氣候報告顯示,今年6月全球平均氣溫達到140年來同月最高,今年會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之一。

這份報告說,20世紀全球6月份平均氣溫為15.5攝氏度;今年6月全球平均氣溫比這一數字高0.9攝氏度,同時也是連續第414個比20世紀同月平均氣溫高的月份。過去140年間,6月氣溫最高的10個年頭中,9年出現在2010年以後。

-END-

記者:陳晨 周嘯天 李昕陽(實習)

編輯:金正 唐志強

視頻剪輯:王玉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國際 的精彩文章:

貿易摩擦陰影下,美國中餐廳的日子還好過嗎?
金正恩與特朗普板門店會面帶來什麼?期待超越握手!

TAG:新華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