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小尺度營造,呈現大格局——最美學校設計

小尺度營造,呈現大格局——最美學校設計

教學樓北立面

由零壹城市建築事務所(LYCS Architecture)從2016年開始設計的義烏新世紀外國語學校如今已投入使用,也剛結束了它的第一學期。這個位於浙江省義烏市主城區的學校是杭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的分校,共有48個班的小學與24個班的初中。它作為僑商回國的開篇之作,也是零壹城市一直以來持續關注與探究的高密度城市與教學空間設計問題的典型實踐之一。

主入口視角

走進義烏新世紀外國語學校,整體設計所呈現出的是一個富有親切感,充滿童趣和探索慾望的校園,以孩子的視角為出發點,引入「走讀式」、「社區式」和「社會式」的教學環境,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也是一個兼備義烏本土根基和國際化視野的舒適校園。

教學樓和宿舍樓西南人視

?

A.M. 8:00丨入校

高密度環境下的舒適尺度

首層平面圖

整個校園場地是一個呈45度朝向的矩形,建築密度達到1.4,遠超0.8的平均標準,場地空間利用非常緊張。如此高密度環境下的校園建築規劃設計,是一場空間的遊戲也是一道數學題:通過規劃的布局最終滿足一個容積率的等式。解開這道「數學題」的同時又能滿足校園親切舒適的尺度成為了規劃的核心問題。

爆炸軸測圖

聚焦這一問題,設計首先對學校的功能和體量進行分析,並整理出每一個教學單元和空間模塊,然後將各個教育用房單元根據自身所需的日照、採光、通風以及朝向條件進行合理高效的布置和擺放。公共教學用房以及校園公共空間鋪開布置在首層,以使校園公共活動更多的在首層發生;教學樓、宿舍和風雨操場等建築體量布置在二層及以上,以保證良好的日照、採光和通風。

這樣的布置的策略是將大量同質化的教學單元集中布置,將節約下來的土地空間留給公共教學單元和公共空間,這也與新世紀外國語學校的小外交官教學體系高度契合。

宿舍樓入口南立面

A.M. 10:00丨課堂與課間

本土根基與國際視野的有機融合

學校所在的城市義烏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聯合國與世界銀行等權威機構譽為世界第一大市場。在兼具本土根基與國際視野的大環境下,新世紀外國語學校同樣也有著傳統國學文化與國際化教學體系兼容並重的教育理念,那麼建築空間如何應對理念所需的教學空間要求成為設計聚焦的又一個問題。

軸測圖首層局部特寫

教學空間內院

教學空間內院

在教學空間的設置上,在基本的公共教室和實驗室之外,首層還設有閱覽室、音樂報告廳、藝術沙龍、舞蹈室、美術教室、書法教室、專家交流中心、校史館、畫廊等功能。並且各個功能被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以院落為中心集中布置,形成知識之院、科技之院、人文之院、藝術之院等主題空間。與此同時,為了整體打造校園環境,設計從空間結構、人造物與自然物的角度出發,將建築、室內和景觀融合在一起,達到一種「浸潤式」的教學空間體驗。

教學樓走道空間

活動室空間

書法教室空間

A.M. 12:00丨午間

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包含了教師辦公、教育培訓以及少量餐飲空間,建築高度達45米;風雨操場可容納兩個標準籃球場,豐富學校的體育運動功能。將國際化與本土化所需要的教學空間有機結合。

風雨操場室內空間

餐飲空間

餐飲空間

餐飲空間

洗手間

此外,設計在教室與地面集中活動場地之間創造了中間層級的活動場地,讓課間短暫的時間也能讓學生充分玩耍。把教學樓和宿舍樓局部的體塊掏空形成半開放的活動空間,將掏空與開洞這種二維的建築元素增加了一維,表面上看是把原有的實體空間減少了一部分,實則掏空的部分成為了學生課外活動、接觸自然的場所,增加了整體空間的豐富程度,反而達到了100-1=101的效果。並且,活動空間被設計為統一的明黃色,配合午間陽光的光影效果,為校園增添活力的同時增強辨識度與歸屬感,促進學生們的溝通交流。

教學樓活動空間

宿舍樓活動空間

宿舍樓活動空間

?

P.M. 4:30丨戶外活動

以小勝大的社區式校園

學校的老師們認可並且提倡教育不僅僅局限在教室空間內,走道、操場等都可以成為學習的空間,這個範圍甚至可以擴大到城市中的街道、巷弄、院子、廣場、公園等,讓孩子們通過融入社區去自我學習和成長,在整體的經歷和個人意識的逐漸形成中,個體能去和公眾生活乃至社會發生接觸,而這方面的教育是不能直接教授的。

首層「巷弄」活動空間

為此,校園中的教育活動場所不應僅著眼於教室,而是以城市規劃的視野作為出發點。校園首層的建築形態以當地江南水鄉的坡屋頂建築為原型進行排列組合,並置入了「街道」、「巷弄」、「院子」、「口袋公園」等有趣友好的場所,強化校園的「社區感」,「大街小巷」之間互相連通,並連接著一個個小而美、小而親的場所,生態開放,恬靜安逸,為孩子們帶來「浸潤式」的教學空間體驗,引發孩子們互動玩耍、學習交流的熱情。

「口袋公園」活動空間

「街角公園」活動空間

P.M. 6:00丨放學

追尋面向未來的傳統空間體驗

校園首層裙房的折面屋頂鋪滿了小青瓦,是中國傳統建築中最常見的一種材料之一。從上層建築向外眺望就可以看到,瓦片不僅起到建築屋面保溫防水的作用,還為整個校園帶來了一份優雅和淡然。校園內的場地東北側和西南側的標高有著3-4米的高差,屋頂的折面巧妙的結合了地形,在高差最明顯的地方屋頂與地面相連,使人能夠直接漫步到裙房的屋頂,感受到層層疊疊的瓦片所帶來的時間沉澱後的痕迹和感染力。材料和形式上的創新設計和面向未來的處理手法卻能夠將人帶入到本土化的傳統空間體驗。

宿舍樓首層的折面屋頂

宿舍樓首層的折面屋頂

一天即將落幕,在校園首層漫步時可以通過院子強烈的感受到上層建築的存在,首層裙房的各個院子呼應著上層建築的形態,雖然二者有著不盡相同的尺度,但上與下仍有著一種幾何和視覺上的張力,它們之間建立起的一種微妙的視覺關係,讓上層建築像是漂浮在「瓦海」上「指航燈」一樣,為校園帶去明確的空間指向性,兩者唇齒相依,相得益彰。

宿舍樓立面圖

整個學校的概念策略、空間形態和場所定義描繪了一副全新生動的體驗式教學圖景,設計作為實現的媒介為義烏新世紀外國語學校的師生提供了更多的教育體驗和可能性。而貫穿其中的設計聚焦點:教育類空間在城市高密度環境中的微妙立場、國際化教學體系與傳統國學文化兼容並重的有機教學空間建築空間、面向未來的傳統空間體驗營造,也是飛速城市化進程中的中國所普遍面臨的問題,更是零壹城市一直以來並且會持續關注的高密度城市與教育空間問題的研究點。

項目名稱:義烏新世紀外國語學校

項目地點:中國 義烏

項目面積:85,481平方米

設計公司:零壹城市建築事務所(建築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

設計團隊:阮昊、陳文彬、聶月亮、陳琪、沈雙雙、鄧皓

參與人員:吳時陽、蔣蕾蕾、吳濤、陳志林、蔡澤宇、徐駿、楊舸、奚淑瑛、周晉

項目時間:2016-2018(設計 施工)

攝影師:吳清山

推薦一個

最專業的地產 建築平台

每天都有新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建築 的精彩文章:

OMA新作:與曼哈頓博物館相連的新建築
美國最負盛名的新建築——文化博物館

TAG:搜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