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松用一隻老虎換了個「都頭」,相當於現在什麼官?並不算低

武松用一隻老虎換了個「都頭」,相當於現在什麼官?並不算低

武松是名著《水滸傳》中的高人氣角色,整個《水滸傳》前三十二回里,武松的故事就佔了十回的篇幅,而武松身上的經典情節也非常多,比如什麼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夜走蜈蚣嶺、單臂擒方臘,但這些都比不上「武松打虎」來得家喻戶曉。

武松本來是跟人打架惹出了事,逃到滄州橫海郡柴進莊上避難的,柴進顯然不是很欣賞武松,因為武松那時候比較年輕氣盛,脾氣不好,得罪了他莊上很多莊客。直到宋江出現,才改變了武松的待遇,武松又聽說當初打的那人沒死,決定要回老家清河縣。

和宋江依依不捨地分別後,武松一個人開始了回鄉之旅。只走了幾天,就走到了陽谷縣的地面,不過這會兒離縣城還遠,必須翻過前面那座景陽岡,才能走大道。不巧,那時候正是夏天,武松走得又熱又餓又渴,見著前面一個酒店,不假思索就走進去歇腳了。

而這個酒店正是《水滸傳》中最有個性的「三碗不過崗」。所謂「三碗不過崗」,意思是客人來這店裡,只能吃三碗酒,再多吃就醉了,沒法過前面的景陽岡去。武松雖然進店前看了招牌,卻不曉得什麼意思,所以一到店裡見小二隻給他倒三碗酒,立刻發飆了。

店家給他解釋了半天,武松不當回事,威脅店家繼續給他倒。就這麼著,武松一共吃了十八碗酒也沒最,在店家驚恐的眼神中瀟洒地出門了,至於店家好心告訴他景陽岡上有老虎的事,喝多了的武松也沒放心上。

等真看到榜文,知道老虎傷人確有其事後,武松又礙於面子不肯迴轉,這才有了後面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情節。武松的威猛把那些獵戶都驚得不輕,連忙簇擁著他去陽谷縣裡請功。知縣因為武松立了這個大功,卻並不驕矜,看著既有本事又忠厚,這才參他做了個都頭。

很多人都好奇,武松用一隻老虎換了個「都頭」當,這個「都頭」相當於現在什麼官呢?需要注意的是,《水滸傳》的故事背景是宋朝,但都頭這個官職稱呼,起源於唐朝。晚唐時期,軍隊里會有「都」這個編製,把軍隊分為幾個部,每一部的統帥,就叫「都頭」。

在唐朝,都頭手下有多少兵馬是不一定的,少則幾百幾千,多則幾萬。宋朝也有都頭這個官位,分為馬軍都頭和步軍都頭兩種:「諸處馬軍每一都槍手、旗頭共十三人,其八十餘人並系弓箭手;步軍每一都刀手八人,槍手一十六人,其七十餘人並系弩手。」

所以這麼算起來,在宋朝,都頭手下基本就是管著一百個士兵的樣子,相當於現在部隊里的一個連長,以武松的功勞,得到的這個官職並不低。但是,宋朝縣城衙門裡只有縣役,根本沒有「都頭」這個職務,軍隊里才有,我們都被施耐庵忽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史 的精彩文章:

臣子死前揚言:又不能誅我十族!皇帝暴怒,真在九族後又加了一族
皇帝怒斥宰相整日不做事,宰相回懟了一句,皇帝:原來你是對的!

TAG:說史 |